潘展鹏;刘涛
三七天麻通络散药物组成:三七100g,天麻60g,水蛭40g,全蝎40g,蜈蚣10条,地龙35g,蟾酥4g,龟板胶40g,阿胶40g,人工麝香3g,甲珠50g,人工牛黄20g,珍珠60g,鸡内金50g等16味药组成.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醒神开窍、扶正祛邪、平肝通络之功.主治瘀血痹阻、痰湿蒙塞心神、气虚血瘀、肝阳亢盛之证.
作者:张志民 刊期: 2007年第32期
尖锐湿疣又称性病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黏膜增生性疾病,多发生在男女生殖器部位,与恶性肿瘤有一定的关系,已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笔者对我院皮肤科门诊近些年来出现的206例典型尖锐湿疣病例,采用电离子手术治疗,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马洪卫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病员服作为医院方便病人管理,减少院内感染的一项措施已在我国各家医院广泛应用.但临床上见到许多医院将普通病员服作为产妇服,造成产妇哺乳及乳房护理时的不方便和不舒适.
作者:明雅焜;薛坚 刊期: 2007年第32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内部绩效分配已成为医院内部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分配得当能激发职工积极性、增强医院向心力.反之,则会影响到医院的内部管理.
作者:金芳;张健龙 刊期: 2007年第32期
产后6~8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称为产后尿潴留.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现就产后尿潴留的发病原因、护理措施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韩华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笔者从中药方剂、临床用量、炮制、煎服等几方面,论述了如何合理利用中药问题.提出要充分发挥中药临床治疗作用,必须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苏润珠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对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1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不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1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项目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P<0.01),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缩短(P<0.05),分娩方式、胎儿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效果好,能缩短产程,对母儿无不良影响,使用安全、方便,是一种可行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张玲;王若虹 刊期: 2007年第32期
1 益气养阴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女,40岁,干部.初诊日期:2002年11月10日,患者于2002年10月,因劳累突然晕厥,尔后自觉胸部憋闷、心慌气短、乏力,动则气喘,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遂来我院治疗,经某医院行动脉导管术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因无特殊治疗,转中医就诊.
作者:乔苏芳;史今姝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76例CIN患者在阴道镜辅助下行LEEP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异常结构处取活检病理为CIN者76例行LEEP术,术后病检:宫颈慢性炎症4例(5.2%)、CINⅠ32例(42.1%)、CINⅡ28例(36.8%)、CINⅢ9例(11.8%),原位癌累及腺体伴早期浸润癌3例(3.9%).术后降级者25例(32.9%),等级者44例(57.9%),升级者7例(9.2%),治愈率89.6%.结论 LEEP刀对CIN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效阻断癌前病变发展为浸润癌.
作者:刘梅 刊期: 2007年第32期
在CT室的工作中,CT增强扫描是CT诊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它对病变的确诊、鉴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碘造影剂对部分人有过敏反应,而且对少数人还相当严重,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作者:阮锦荣 刊期: 2007年第32期
自1988年~2006年我科收治耳廓完全断离和不完全断离外伤患者共计18例,经清创再植、抗感染、药物、高压氧等项综合治疗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力;关淑平;史彦明;郑春风;邹建峰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第二产程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50例产妇按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分为三组.A组为第二产程时间小于等于1h,B组为第二产程时间为1~2h,C组为第二产程时间大于等于2h.比较三组产妇的宫缩、产后出血、产后发热、新生儿窒息及手术产的情况.结果及结论 第二产程时间越长,难产、产妇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都相应增加.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使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Pion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3年4月~2007年4月间,应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或螺钉有限内固定治疗C型骨折18例,其中包括C1型11例,C2型4例,C3型3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期11.5~31mo,平均22mo.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期9~22wk,平均14wk.有2例患者出现皮肤坏死,1例出现钉道感染.术后采用Burwell-Charnley标准作X线评价,优良率为94.4%,术后患肢功能采用AOFAS标准评分,优良率为88.9%.结论 应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Pilon骨折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潘展鹏;刘涛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磺胺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因价廉、使用方便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就出现肾脏、肝脏、血液、皮肤等多方面的毒副作用的报道,而在中枢神经及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少,尤其是精神方面.
作者:陈忠星 刊期: 2007年第32期
既往对于孕13~20wk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我们采用水囊引产或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引产的方法,此方法需要宫腔操作,增加了孕妇子宫损伤和宫腔感染的机会.
作者:张晓翠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探索指端及指腹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 保留伤指掌侧固有神经,使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方法,修复指腹及指端缺损.结果 8例12指创口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半年,所修复手指长度、外观满意,感觉良好,耐磨、耐寒热.结论 该手术方法费时少,皮瓣厚薄适中、质地柔软,皮瓣颜色与受区相似,外观满意,是修复手指中小范围创面的理想皮瓣.
作者:黄文甫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治疗的佳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过去10余年间151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肠道肿瘤87例,占57.62%;腹部疝35例,占23.18%;粘连性肠梗阻和结核性肠梗阻各9例,均占5.96%;其它原因的肠梗阻11例,占7.29%.治愈137例,死亡14例.结论 老年人机体反应差,不应过分强调典型症状,保守治疗24~48h,症状无好转病情加重,及时手术处理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任同良;宋贤超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9例急性胰腺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SIRS为139例,SAP病例SIRS发生率(100%、75/75)明显高于MAP病例SIRS发生率(35.4%、64/181),P<0.05.SIRS异常指标出现2项、3项、4项在SAP分别为5、16、54例,在MAP分别为24、32、8例,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SIRS指标对判断AP病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凯;张小平 刊期: 2007年第32期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病因复杂、病情发展快、对机体生理影响大、死亡率高、诊断治疗困难等特点.目前其病死率仍高达5%~10%[1],我科从2002年3月~2007年3月共计收治急性肠梗阻患者8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钊 刊期: 2007年第32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期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性疾病,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儿童哮喘成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南方发病率为2%~5%.由于哮喘有反复发作和带哮鸣音的呼吸困难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正常活动能力,同时哮喘的时间愈久患儿的肺功能愈差.因此,尽快地缓解呼吸道梗阻,尽量减少或减轻哮喘发作,恢复和维持正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所有哮喘患儿及其家属所特别关心的问题.我科自2003年以来,以哮喘患儿的家庭管理为基础,同时加强哮喘知识宣教并适时运用中医推拿等方法管理哮喘患儿,通过近两年的观察与随访,实施哮喘患儿家庭管理在减轻和∕或减少哮喘发作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方姣荣 刊期: 200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