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功能检查标记物在功能性胃肠病检查中的应用体会

牟建民;孟桂兰;张玉民;郝秀莲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检查, 标记物, 功能性疾病, 功能异常, 消化道, 肠传输, 诊断, 信息, 国内, 便秘
摘要:胃肠功能异常是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结肠传输功能检查,为诊断便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15例误诊分析

    急性心肌便死(AMI)是冠心病严重的后果,临床上根据典型的胸痛病史、心电图的演变特点及血清酶学测定,诊断一般不困难.

    作者:马旭;马陟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甲状腺癌腔镜手术效果的回顾性探究

    目的 对甲状腺癌腔镜手术进行回顾性探究.方法 通过甲状腺癌病例分析,对甲状腺癌腔镜手术及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对比,论证甲状腺癌腔镜手术的可行性.结果 甲状腺癌腔镜手术能达到预期效果,且手术后效果更加美观.结论 在甲状腺癌治疗手术的临床对比中,甲状腺癌腔镜手术的美观性远高于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特别青少年及女性患者中更具优越性.该甲状腺癌腔镜手术设计合理,能达到要求的效果,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会城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荞麦临床应用研究

    1 荞麦概述荞麦也称荍麦(荞与同音qiao,通用)、三角麦.荞麦分为三种,即普通荞麦(甜荞麦)、苦荞麦(鞑靼荞麦)和翅荞麦.荞麦为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的蓼科荞麦属植物.《辞海》载:荞麦(鞑靼荞麦)原产于亚洲中部和北部,我国广为栽培,并有野生.

    作者:郑向黎;霍秀兰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护理工作中显性伤害及预防

    护理工作中的伤害及预防极少见报道.笔者经多年的观察实践,认为其伤害可分为显性伤害及隐性伤害两类.笔者暂谈护理工作中所受的显性伤害及预防,以期引起领导者的重视及护士本身的关注,大限度降低工作中所受的伤害.

    作者:郑菊华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1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不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1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项目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P<0.01),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缩短(P<0.05),分娩方式、胎儿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效果好,能缩短产程,对母儿无不良影响,使用安全、方便,是一种可行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张玲;王若虹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

    产后6~8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称为产后尿潴留.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现就产后尿潴留的发病原因、护理措施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韩华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小儿慢性声音嘶哑6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声音嘶哑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640例声音嘶哑持续1月以上的儿童进行纤维喉镜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640例小儿慢性声音嘶哑的主要病因:慢性喉炎317例(49.5%);声带小结241例(37.7%);声带息肉59例(9.2%);喉乳头状瘤11例(1.7%).经治疗:慢性喉炎治愈率92.1%,总有效率96.8%;声带小结治愈率94.3%,总有效率98.2%;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治愈率100%.结论 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是引起儿童慢性声嘶的主要原因,占总发病人数的96.4%.治疗首先应节制用声过度,避免滥用嗓音,慢性喉炎保守治疗效果较好,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主张手术切除.

    作者:陈启才;王登奎;刘连英;李克军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占我国孕产妇死因的首位[1].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占70%~80%[2],故积极防治宫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产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肖华荣;殷红阳;崔静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年轻未育妇女卵巢肿瘤1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年轻未育妇女卵巢肿瘤形成的可能原因,手术方式对此年龄组病人生育功能的影响,以及提高该年龄段病人生育能力的相关措施.方法 回顾2004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手术的年轻未育妇女卵巢肿瘤116例病人,对受术者的年龄、人工流产或药流的次数、手术方式、术后病理、术后肿瘤复发及受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30岁年龄段好发,共92例,占79.3%,以巧克力囊肿发病率高,为42.24%,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复发及其它并发症,经6~48mo的随访,86例已婚病人中有69例妊娠,其中已分娩43例.结论 目前卵巢巧克力囊肿发病率高,其形成原因可能与人工流产次数增多有关,提倡健康性教育,减少婚前性行为及人工流产对降低该病的发生有益,同时正确的手术方式对年轻未育妇女卵巢肿瘤术后的生育功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作者:胡素英;包申华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 为了配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的开展,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的护理措施,达到巩固疗效、促进康复的目的.方法 对63例视网膜玻璃体疾病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光凝、注气、注硅油等治疗,手术前针对不同病人、病情进行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和健康教育,术后采取俯卧位及自制多种支撑物的特殊护理,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处理.结果 63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对护理表示满意.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眼科手术中相对比较复杂的手术,其手术前及手术后的精心护理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任晓丽;梁惠玲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葛根素0.4g,对照组加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g,治疗1wk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2.2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显著,无明显毒性及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汪克敏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小儿非典型川崎病56例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而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认识.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典型KD只具备KD诊断标准中6项之4项或3项,冠状动脉病变是诊断非典型KD的重要依据.该组非典型KD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100%.结论 小儿不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许多疾病有相似之处,应及时做超声心动图,尽早明确诊断以利治疗,减少冠状动脉的损害.

    作者:陈志辉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原因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治疗的佳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过去10余年间151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肠道肿瘤87例,占57.62%;腹部疝35例,占23.18%;粘连性肠梗阻和结核性肠梗阻各9例,均占5.96%;其它原因的肠梗阻11例,占7.29%.治愈137例,死亡14例.结论 老年人机体反应差,不应过分强调典型症状,保守治疗24~48h,症状无好转病情加重,及时手术处理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任同良;宋贤超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论医院制剂的现状与发展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医院制剂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定位.方法 根据当前医院制剂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制剂生产规模的局限性,决定了医院制剂的经济效益.结论 医院制剂应立足发展特色制剂,走科技创新道路.

    作者:吴彩霞;王昌军;黄晓燕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膀胱三角区白斑30例电切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膀胱三角区白斑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 采用在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气化电切治疗膀胱三角区白斑,切除范围距白斑边缘1.0cm,深达粘膜下浅肌层.结果 本组30例,术前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膀胱粘膜鳞状上皮化生,行电切治疗.术后留置尿管3~5d.随访6个月~4年,1例复发,无恶变者.结论 经尿道气化电切治疗膀胱三角区白斑,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方法简单、易于掌控、治疗效果好.

    作者:王春岐;彭伟;刘建新;加那提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两种空气净化方式对空气洁净度的影响

    目的 比较空气消毒机净化法与自然通风法对输液室空气洁净度的影响.方法 两种方法均采用琼脂平皿空气采样进行细菌培养计数菌落,并对监测结果互作比较.结果 两种空气净化方法无显著差异,一般情况下自然通风法更经济、有效、实用、方便,不受条件的限制.结论 自然通风法是预防院内感染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医院设施建设应建立良好的通风环境和条件,通过合理而有效的通风,以达到净化空气、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宋翠琴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从举证责任倒置看护理记录书写的现状与对策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今后法院在诉讼中,如果医院不能对自己的医疗技术行为提供无过错证据,将要承担败诉责任.护理记录是医疗病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护理记录综合反映了病人患病期间病情的动态变化以及所采取的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分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为保证护理记录的原始性、正确性、完整性和作为证据的权威性在应对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陈素惠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护患矛盾一直是个突出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形象,而且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符.护患矛盾增加是人们维权意识增强的一个体现,也是医疗机构首先要反省的一个问题.

    作者:卢芬芳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加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结核性胸腔积液在我国发病率有所提高.临床上多采用常规抗结核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但部分患者经上述治疗后,遗留膜增厚、粘连,且反复穿刺病人痛苦大[1].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目的 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 从1992年~2007年,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180例192条神经,方法包括神经松解术、神经外膜缝合术、外膜束组膜缝合术、束膜缝合术和神经移植术.结果 经术后18~60个月随访,优良率80.4%.结论 神经断端精确对合和及早修复可提高其疗效;不同神经、不同的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采用不同的缝合方法.

    作者:孔令海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