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15例误诊分析

马旭;马陟

关键词:不典型, 急性心肌梗死, 演变特点, 酶学测定, 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 血清, 胸痛, 临床
摘要:急性心肌便死(AMI)是冠心病严重的后果,临床上根据典型的胸痛病史、心电图的演变特点及血清酶学测定,诊断一般不困难.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交通意外院前救护体会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多,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06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0.4万,在中国总死亡人数中居第7位.

    作者:叶翠萍;汪爱玲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口服胺碘酮致间质性肺炎1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主因体检发现血压增高20年,间断胸闷15年,伴心悸2年,加重2周入院.入院时查Bp 180/100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向左侧扩大,心率84次/min,节律不齐,可闻及早搏12次/min,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未引出病理反射.

    作者:宋慧敏;李红英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严重动物咬伤者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注射和健康教育

    病人被犬、猫等咬伤时,伤口出血,头面部咬伤或全身严重咬伤者除了要冲洗消毒伤口、注射狂犬病疫苗外,同时伤口和全身要注射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作者:宋月华;朱林林;孙玉霞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26例异位妊娠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26例异位妊娠误诊的原因,探讨减少误诊的决策.方法 将26例误诊原因分别从病史采集、未婚、绝育术后及带宫内节育器妇女检查、忽视必要的体查及误诊的病种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2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为异位妊娠,其中输卵管妊娠22例,卵巢妊娠3例,子宫角部妊娠1例.结论 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进行体格检查,重视必要的辅助检查,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韩岳玲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及护理指导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癌症不仅给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给其家属带来沉重的打击,他们在陪伴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几乎与患者承受同样的压力,这些患者家属的心理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治疗.

    作者:钱丽辉;秦英;朱风杰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静脉输液挂卡在门诊的应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法律制度的健全,病人的法制观念也随之增强,他们已逐渐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这种形势,对我们的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如何在工作中增强法律意识,减少护理纠纷是当前需探讨的课题.

    作者:吴莉萍;秦华忆;朱立敏;武警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老年脑卒中急性期继发癫痫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急性期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脑卒中急性期继发癫痫的临床表现、CT改变及EEG特点和预后关系.结果 老年脑卒中急性期继发性癫痫以脑出血多见,病变部位以脑叶为主,占75.9%,其次为基底节区占24.1%,发病72h内占79.1%,单纯部分性运动发作者预后好,癫痫持续状态者预后不良.结论 老年脑卒中急性期较易继发癫痫,这为临床预防癫痫持续状态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张涛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8例初诊2型糖尿病(符合1999年WHO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人胰岛素(诺和灵)强化治疗,对照组未给任何胰岛素治疗,追随3年,对其仅用饮食和运动治疗人数、住院次数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后期主要以饮食、运动和双胍类降糖药治疗,减少了住院次数,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更为理想.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能缓解和恢复β细胞的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贾关亮;卢颖;范慧云;管秀静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葛根素0.4g,对照组加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g,治疗1wk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2.2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显著,无明显毒性及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汪克敏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家庭管理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期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性疾病,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儿童哮喘成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南方发病率为2%~5%.由于哮喘有反复发作和带哮鸣音的呼吸困难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正常活动能力,同时哮喘的时间愈久患儿的肺功能愈差.因此,尽快地缓解呼吸道梗阻,尽量减少或减轻哮喘发作,恢复和维持正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所有哮喘患儿及其家属所特别关心的问题.我科自2003年以来,以哮喘患儿的家庭管理为基础,同时加强哮喘知识宣教并适时运用中医推拿等方法管理哮喘患儿,通过近两年的观察与随访,实施哮喘患儿家庭管理在减轻和∕或减少哮喘发作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方姣荣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胃肠功能检查标记物在功能性胃肠病检查中的应用体会

    胃肠功能异常是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结肠传输功能检查,为诊断便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作者:牟建民;孟桂兰;张玉民;郝秀莲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诊断与思维

    疾病的治疗,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正确的诊断,只有诊断正确,才能保证正确治疗,才能有正确的治疗方案,保证治疗的合理性、正确性、有效性,能充分的为患者解除疾苦.

    作者:王新贵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磺胺药中毒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分析

    磺胺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因价廉、使用方便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就出现肾脏、肝脏、血液、皮肤等多方面的毒副作用的报道,而在中枢神经及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少,尤其是精神方面.

    作者:陈忠星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膀胱三角区白斑30例电切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膀胱三角区白斑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 采用在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气化电切治疗膀胱三角区白斑,切除范围距白斑边缘1.0cm,深达粘膜下浅肌层.结果 本组30例,术前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膀胱粘膜鳞状上皮化生,行电切治疗.术后留置尿管3~5d.随访6个月~4年,1例复发,无恶变者.结论 经尿道气化电切治疗膀胱三角区白斑,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方法简单、易于掌控、治疗效果好.

    作者:王春岐;彭伟;刘建新;加那提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一起进食有机磷农药污染蔬菜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蔬菜残留有机磷农药导致食物中毒的情况,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实验室检验方法.结果 现场采集的蔬菜样品经检验室检验定性检测为甲胺磷阳性;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结果分别为1841u/L、2432u/L、2589u/L、3244u/L、4316u/L、4751u/L均低于正常值(5000~12000u/L).结论 根据现场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实验室检验数据资料可以判定本次食物中毒为植物性果蔬类农药食物中毒.

    作者:庞俊才;陈敏;李观前;陈琦元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急性胰腺炎B超图像的特点分析

    分析12例急性出血性坏死型胰腺炎和18例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B超图像表现特点,并对图像的不同病理成图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徐红霞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植入性胎盘15例临床分析

    植入性胎盘是指由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或创伤性内膜缺陷、胎盘绒毛穿透底蜕膜侵入子宫肌层等引起.根据植入面积的大小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

    作者:高素珍;徐晓兰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晕针的预防及处理

    通过对临床上发生的晕针病例进行分析,结合理论原理,患者心理因素、体位、病程、病情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提出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法,以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黄险峰;吴莉萍;计薇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对门诊或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采用阿立哌唑治疗,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阿立哌唑治疗,有效率95.0%,阿立哌唑对各亚型均有效,BPRS减分率为31.8%~69.6%.不良反应少而轻微,认知功能恢复好,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结论 阿立哌唑可为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德军;郭守斌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 用日立7170S型全自动生化仪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高血压病组有并发症者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61.53%)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29.16%),χ2=10.19,P<0.01;有并发症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t=3.01,P<0.01);有无并发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分别为6.17、2.40,P<0.01或0.05).结论 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可为临床诊断高血压和预防并发症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叶达平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