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刘德军;郭守斌

关键词:阿立哌唑, 首发精神分裂症
摘要: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对门诊或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采用阿立哌唑治疗,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阿立哌唑治疗,有效率95.0%,阿立哌唑对各亚型均有效,BPRS减分率为31.8%~69.6%.不良反应少而轻微,认知功能恢复好,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结论 阿立哌唑可为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氮芥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我院开展氮芥冲击配合激素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多年,疗效满意.现就氮芥冲击过程中各阶段的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作者:刘再辉;刘艳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胫骨下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体会

    胫骨下段复杂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疗效仍不甚理想.笔者于1998~2006年,采用胫骨下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初步观察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东桥;张生;俆衍斌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一期修复指腹及指端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指端及指腹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 保留伤指掌侧固有神经,使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方法,修复指腹及指端缺损.结果 8例12指创口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半年,所修复手指长度、外观满意,感觉良好,耐磨、耐寒热.结论 该手术方法费时少,皮瓣厚薄适中、质地柔软,皮瓣颜色与受区相似,外观满意,是修复手指中小范围创面的理想皮瓣.

    作者:黄文甫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关注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目的 了解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方法 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与方法.结果 临床实践中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较多.结论 应防止或减少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邵蓓新;冯国旗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基层医院人文关怀服务的实践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患者不仅需要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而且更需要人文关怀.所以,医院通过人文素养的强化培训,营造人文气氛、开展礼仪服务等环节,将人文理念融入护理工作中,给予病人人文关怀,并在大程度上满足病人的要求,促使护理服务满意度整体提升,形成良好的服务优势.

    作者:黄春桃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当前医院供应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自1988年我国卫生部第一次颁发《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以来,消毒供应室越来越被重视.它向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医疗器材、敷料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及医院的声誉.

    作者:庄若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麻黄碱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比观察小剂量麻黄碱、异丙酚、芬太尼配伍使用与单纯使用异丙酚、芬太尼对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探讨麻黄碱减少异丙酚、芬太尼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的可行性.方法 76例拟行胃镜检查的高血压病人,年龄65~80岁,均无严重心肺功能衰竭及心律失常.检查前行心电图、血压检查,心率均在60~100次/min之间,血压均控制在(160~100)/(100~70)mmHg范围内.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8人,A组(观察组):异丙酚+芬太尼+麻黄碱组,B组(对照组):异丙酚+芬太尼组,二组患者胃镜检查均为同一人操作,分别对2组患者的SPO2、BP、HR、R等进行监测,并对检查结束后患者的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①2组患者检查前BP、HR、R、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观察组):检查中,检查后BP、HR、SpO2与麻醉前无明显下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对照组)检查过程中BP、HR、R、SpO2与检查前、后相比较有明显下降,尤以收缩压下降显著(P<0.05).②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检查结束后均不能回忆检查过程,无任何不适.检查清醒后头昏、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赵向阳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运用中医治则指导疑难病治疗验案举隅

    1 益气养阴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女,40岁,干部.初诊日期:2002年11月10日,患者于2002年10月,因劳累突然晕厥,尔后自觉胸部憋闷、心慌气短、乏力,动则气喘,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遂来我院治疗,经某医院行动脉导管术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因无特殊治疗,转中医就诊.

    作者:乔苏芳;史今姝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两种空气净化方式对空气洁净度的影响

    目的 比较空气消毒机净化法与自然通风法对输液室空气洁净度的影响.方法 两种方法均采用琼脂平皿空气采样进行细菌培养计数菌落,并对监测结果互作比较.结果 两种空气净化方法无显著差异,一般情况下自然通风法更经济、有效、实用、方便,不受条件的限制.结论 自然通风法是预防院内感染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医院设施建设应建立良好的通风环境和条件,通过合理而有效的通风,以达到净化空气、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宋翠琴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的伪性改善

    急性心肌梗死自超急性期向急性期演变过程中,偶而出现异常心电图暂时正常化现象,此现象称为超急性期心电图的伪性改善.而这种伪性改善,极易引起漏诊或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和心电图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吕琳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综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20例

    泌尿系结石近年来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以腰痛、腹痛、呕吐、尿血等症状为多见.笔者从2007年2月~2007年7月应用综合疗法治疗12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军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中期妊娠引产80例体会

    既往对于孕13~20wk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我们采用水囊引产或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引产的方法,此方法需要宫腔操作,增加了孕妇子宫损伤和宫腔感染的机会.

    作者:张晓翠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导致上消化道出血22例临床分析

    临床上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加重.随着人口老龄化,阿司匹林应用日益增多,但不良反应也日渐受重视,尤其是消化道反应.现收集我院2002年6月~2007年8月门诊及住院病人中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导致上消化道出血22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高永良;任丽华;于蕾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快速置胃管探讨

    目的 观察置胃管前使用麻醉润滑效果.方法 按常规方法置胃管多数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出现恶心、呕吐,难以一次成功.为此笔者自2005年6月以来,对常规置胃管方法进行改良,采取局部麻醉加快速置胃管法.实验对象选择置胃管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操作.结果 实验组插管一次成功率100%,对照组一次成功率85%,恶心、呕吐例数明显高于实验组,对照组插管失败8例.两组对照结果各项指标差别明显,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 本法特点是插管迅速、准确,病人痛苦小,符合生理学功能,操作方便,病人容易接受.

    作者:孙建花;孙建慧;李玲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原因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治疗的佳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过去10余年间151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肠道肿瘤87例,占57.62%;腹部疝35例,占23.18%;粘连性肠梗阻和结核性肠梗阻各9例,均占5.96%;其它原因的肠梗阻11例,占7.29%.治愈137例,死亡14例.结论 老年人机体反应差,不应过分强调典型症状,保守治疗24~48h,症状无好转病情加重,及时手术处理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任同良;宋贤超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15例误诊分析

    急性心肌便死(AMI)是冠心病严重的后果,临床上根据典型的胸痛病史、心电图的演变特点及血清酶学测定,诊断一般不困难.

    作者:马旭;马陟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基层介入治疗中护士的防护措施

    目的 减少基层介入护理人员的受照剂量及抗癌药物的污染损害.方法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可行的措施.结果 归纳了介入治疗中的射线及抗癌药物的防护措施.结论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范制度防护切实可行.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如何处理指挥型急救中心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

    荆门市,湖北省地级城市,于2003年在湖北省率先成立地级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指挥型急救中心).通过三年多的运行,中心成为湖北省运行好、发展快的地市级急救中心.

    作者:李元宏;李艾娥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八珍汤——治疗气血两虚证的代表方剂

    八珍汤是一种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证的代表方剂,临床疗效确切,应尽量避免将各自化裁后的八珍汤再另创新方名.

    作者:毛开奇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替硝唑磺胺粉末治疗智齿冠周炎40例临床体会

    智齿冠周炎的局部治疗方法已有很多的报道,主要是局部换药治疗加全身抗炎治疗,现将我科40例智齿冠周炎患者年龄从18~35岁,均无间隙感染,用替硝唑+磺胺碾成粉末用于局部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体会如下:

    作者:陶桂兰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