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梅;任敏;赵小波;吴凯南
总结了7例乌头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及护理,认为及早洗胃,快速输液促进毒素排出,纠正心律失常,配合做好病情观察,加强心理护理是急救成功的关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是预防乌头中毒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小琴;梁瑞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先天性梅毒也称胎传梅毒,是由被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传给胎儿所致,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期,病死率25%~30%[1].我科于2003年11月收治了1例先天性梅毒合并新生儿肺炎的患儿,经护理、治疗13 d后好转出院.
作者:黄巧凤;庄婵芝;卢燕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减少CD3AK细胞输入不良反应的佳技术操作方法.方法将62例接受CD3AK细胞输入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用CD3AK细胞输入与白介素-2混合静脉输入的15例患者为混合输入组,采用CD3AK细胞、自介素-2分别单独静脉输人的47例患者为分开输人组,观察两组输入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头痛、发热、畏寒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取CD3AK细胞、白介素-2加人生理盐水分别单独输入的方法,可减轻患者不良反应,顺利完成疗程,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洁英;徐惠容;蔡平;黄俭;陈罗英;黄新英;江国成;黄慧心;陈作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报道16例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6例合并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物品的准备.术中注意患者的病情观察,与经治医生密切配合.16例治疗均成功,患者均能配合治疗,术中无并发症.介入技术是治疗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术前心理咨询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术中密切监测、积极与治疗医师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唐文捷;林汉英;辜小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高校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早期心理压力源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自编问卷调查了271名高护实习生.问卷设30个问题,包括实习护生在科室环境、人际关系、自身能力、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压力情况.结果因医院的等级、实习科室和实习时间不同.实习护生在人际关系、教学管理及自身能力方面感受到的压力状况都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实习初期是高护生适应临床环境与人际关系的关键时期,也是需要带教老师因时因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关心和正确指导的时期.
作者:王惠珍;曾毅;高钰琳;翟惠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护士静脉穿刺情况及其工作满意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无记名选择型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门诊患儿静脉穿刺术成功率、静脉穿刺术失败时患儿家属对该护士的态度情况、护士对儿科门诊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和护患沟通情况4方面.结果门诊息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90.30%;穿刺术失败时,75.26%的患儿家属不能谅解护士,甚至有17.52%的家属责骂或殴打护士;护士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心理压力大,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仍有25.88%的护士在穿刺过程中未能做好与患儿沟通.结论长久下来,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也会降低护理质量.因此,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显得相当重要.
作者:何国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预防褥疮的发生和加强院前褥疮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法分为两组,2003年实施褥疮三级监控制度的院前褥疮40例病人为观察组.2002年未实施褥疮三级监控的院前褥疮28例病人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病人院前褥疮治愈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杜绝了院内褥疮的发生;2003年院前褥疮治愈率较2002年有明显的提高,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褥疮的三级监控制度是控制院内褥疮发生和促进院前褥疮愈合的有效手段,切实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作者:张学敏;余菁;钱红姿;应霞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氧化电位水(EOW)用于妇科术前阴道消毒的效果.方法用氧化电位水(EOW)对阴道壁、穹隆部、及宫颈抹洗,抹洗后取标本进行阴道清洁度及支原体检测,与采用0.1%苯扎溴铵(新洁而灭)、碘伏抹洗的效果进行比较.(病例资料来源为我科住院患者,以住院床号的单双分为两部分,单号为EOW组,双号又再分为新洁而灭组和碘伏组.)结果氧化电位水(EOW)消毒效果优于0.1%苯扎溴铵(新洁而灭)、碘伏.EOW组100例中支原体感染占22例,经6次抹洗转阴15例,转阴率68%.苯扎溴铵80例中支原体感染18例,经6次抹洗转阴3例,转阴率17%.在碘伏20例中支原体感染4例,经6次抹洗后转阴2例,转阴率50%.可见EOW组效果优于其他对照组(苯扎溴铵和碘伏组)(P<0.01).结论氧化电位水(EOW)对阴道粘膜无刺激,对环境无污染,制作方便.可用于妇科术前阴道抹洗.
作者:罗润华;伍丽霞;招顺万;柳晓春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开塞露灌肠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86例足月剖宫产手术分娩的正常新生儿分为开塞露灌肠组和常规护理组,开塞露灌肠组于出生后30 min内、出生后第1天、第2天用开塞露灌肠,常规护理组按常规护理.结果开塞露灌肠组第1次排胎粪时间,第1次排黄粪时间明显早于常规护理组.生理性黄疸高峰期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开塞露灌肠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0例,常规护理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5例,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开塞露灌肠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简单、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作者:邓秋艳;刘晓为;曾间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针对护生异地实习存在的特殊问题,摸索一套高效、可行的教学管理方法,保证临床教学质量,协助护生顺利完成临床实习,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护理人才.特殊问题:理论教学存在薄弱环节;校、院双方缺乏有效的临床教学沟通制度;护生与学校老师之间缺乏信息交流;护生心理问题和人身安全管理隐患多.对策:完善护生异地实习教学管理体系;建立高素质的临床教学老师队伍:组织护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加强护生、学校、医院三方的沟通;重视关心护生心理卫生与日常生活.
作者:凌秋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总结86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在作直立倾斜试验前后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以减少意外伤害及再次发作的次数.护理要点:(1)试验前作好准备工作,包括环境、药物、监护仪器、患者的心理准备;(2)试验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及生命体征,出现阳性反应及时处理,鉴别药物反应及阳性反应;(3)试验结束后,指导阳性患者服药或倾斜台治疗.经过有效的护理,本组无1例患者发生意外伤害.
作者:耿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新会区公安机关人员高脂血症情况.方法对新会区公安局及属下机关的1 629人进行血脂检查,比较年龄、性别、饮酒情况和体重指数差异对高脂血症患病率的影响.结果高脂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有上升趋势(P<0.01),增长速度在51~60岁年龄段快.21~40岁年龄段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体重指数、饮酒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高脂血症的干预迫在眉睫,提出高脂血症患者的预防护理包括:注意血脂、血糖、血压的定期监测.改变不合理的饮食行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护患双方强化和监督教育.
作者:赵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中药结合按摩治疗下肢创伤(手术)合并深静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病人按人院单日为对照组,双日为实验组分为两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结合按摩为中药内服外用按摩组.对照组采用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口服血栓通为静滴口服组.两组病人均进行功能锻炼.观察两组病人患肢肿胀、肤色、肤温、疼痛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病人患肢肿胀、皮温分别经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疼痛、压痛、肤色分别经秩和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医活血通络法结合手法按摩配合自主的功能锻炼治疗下肢创伤合并深静脉栓塞临床效果好,康复快,无不良反应.
作者:黄爱英;杨方明;刘红梅;雷艳蓉;刘慧诗;郭凤媚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女性乳腺癌每年发病人数始终占女性恶性肿瘤的30%~32%.在我国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但乳腺癌依然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并对患者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这些影响贯穿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肿瘤复发的全过程.本文就近年来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做一综述.
作者:罗春梅;任敏;赵小波;吴凯南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笔者报道带蒂骨瓣加骨髓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护理.阐述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多给患者心理支持;术后将患髋置于屈曲30°-40°.早期进行适当的被动活动,认真实施康复护理计划,教育患者做到1年内扶拐不负重下地站立,积极预防并发症.促使患者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作者:陈锦风;陈莹;刘彦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为赢得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时机,为42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行动脉留置,阐述了穿刺部位、留置针型号的选择,穿刺方法,封管液的选择及注意事项,并重点强调并发症的预防如感染、静脉炎、套管内凝血、导管脱落及阻塞.认为应用静脉留置针行动脉留置既可保护患者的血管,减轻痛苦又保证了有效的采血通道赢得抢救的宝贵时机.
作者:刘映霞;季瑞芬;张立杰;李艳丽;胡文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笔者报道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具体方法: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健全护理风险管理组织,确认和识别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认为不断识别护理风险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前提;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是降低护理风险的保障,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是关键.
作者:李加宁;宋燕宾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报道了589例病人使用异丙酚、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护理,指出应对病人进行术前宣教,准备急救物品和设置观察床,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等,以提高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减轻病人的不适反应.
作者:黄彩娥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