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田;谢立新
临床护理路径是由医院的医护人员依据不同疾病或不同手术方法,制定的一个恰当、有顺序和时间性、服务质量高、效率高、成本低的一种护理模式,是系统的、开放的、职能明确的、有预测结果,同时又可以进行纵向和横向单个病种护理质量比较和界定护理水平的护理方式.
作者:李巍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两种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坚持定期复诊的两种变应性鼻炎患者各40例,无其它明显鼻部疾病,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定期随诊2年.结果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对两种变应性鼻炎的总有效率相近,但显效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对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优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作者:罗宇鸿 刊期: 2007年第30期
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术前个性化情感护理是让手术病人进入佳术前状态的关键因素.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之前应仔细深入了解、研究病人,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考虑病人的需求,加强护理的针对性,有的放矢进行情感护理,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使之积极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林丽英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不正常出汗(自汗、盗汗)与小儿哮喘的关系.方法 对964例临床诊断小儿哮喘的患儿的不正常出汗情况及162例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指导半年后不正常出汗和呼吸道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临床调查.结果 964例哮喘患儿均在哮喘前有不正常出汗,93%的患儿在不正常出汗半年后出现呼吸道症状,对162例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指导半年后不正常出汗、呼吸道症状改善.结论 不正常出汗与小儿哮喘发病有密切联系,治疗和预防不正常出汗,加强幼儿在幼儿园的护理是治疗和预防小儿哮喘发病的重要方法.
作者:吴迅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比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硝苯地平联用卡托普利对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4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3例.A组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40mg+12.4mg),每次1片.对反应不足的患者,剂量可增加至每日1次,每次2片,且此剂量为每日大服用剂量,睡前服.B组每次口服硝苯地平10mg加复方卡托普利12.5~25mg,每日3次.连续口服3天后,根据血压情况增减剂量.观察期为4周.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A、B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A、B两组之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2.6%和78.3%,不良反应分别为21.7%和26.1%,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与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疗效相似.
作者:沈爱和 刊期: 2007年第30期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PT)临床很少见,该病名称较多,1996年WHO才将其命名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其细胞起源尚不明确.术前影像学定性诊断颇为困难,多误诊为囊腺瘤或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现将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影像学完整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分析总结讨论如下:
作者:张勇;王新平;谢显孝;王锦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何时开始取随意卧位对促进乳汁分泌、肛门排气、提高产妇舒适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4年7月~2006年2月本院12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入院号为单号者60例产妇为观察组,在产妇剖宫产术后入病房头垫枕平卧后早期采取随意卧位,即侧卧、平卧、左右半侧卧位、低半卧位,术后根据产妇意愿选择.同时以入院号为双号者60例产妇为对照组,常规术后去枕平卧6~8h后随意体位.观察2组产妇主观舒适度、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结果 观察组主观舒适度、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早期随意卧位使产妇更舒适,肠蠕动恢复更快,乳汁分泌更早.
作者:赵素霞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流流产效果.方法 米非司酮组空腹服用米非司酮25mg,每日2次,连续给药3d.乙烯雌酚组肌肉注射乙烯雌酚4mg,每日1次,连续给药3d后行钳刮术.结果 米非司酮组阴道流血量、再次清宫率、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乙烯雌酚组.结论 米非司酮用于稽流流产是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作者:潘定玲;吴瑕 刊期: 2007年第30期
腹部切口感染是女扎术后近期主要并发症之一.笔者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女扎术后切口感染12例,均获良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飞;王军华 刊期: 2007年第30期
我院长期以来,接受大专院校、中等卫生学校学生来院实习,在加强带教工作管理方面重点抓了评教评学工作,通过评教评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作者:李铁民;李殿国;任丽英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对我院哮喘门诊2004年8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1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进行肺功能测定及临床表现分析.方法 对CVA组患儿进行变应原试验及肺功能测定,并与30例哮喘儿童(哮喘组)及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肺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CVA组肺功能FEV1.0,FEV5.0,PEF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4.21,4.23,4.59,均P<0.01.而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CVA与哮喘有相同的病理基础,部分CVA可发展为典型哮喘,误诊的原因主要为对CVA缺乏认识,未做肺功能测定及变应原试验.
作者:卓彪;黄光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前干扰素是有公认有效的抗乙肝病毒(HBV)治疗药物,对部分病人有确切的疗效,但存在着一些副作用,在临床应加强对病人的观察护理.病人情绪稳定,对用药后的副作用有真正的了解,让病人真正了解干扰素治疗乙肝的优越性,使病人能坚持用药,正确对待其副作用,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巧红 刊期: 2007年第30期
本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和比较了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与单服药物治疗癔病的疗效.结果表明心理治疗组在控制症状、治愈出院时间、治疗所需药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减少复发,杜绝自动出院,有效地取得其家属的支持配合.
作者:刘德军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握信息的多少.医学竞争日益激烈,对医院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医学文献资源的急剧增长,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及手段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利用医院图书馆的信息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服务,成为新的问题.
作者:李琴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 168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血糖升高组(88例)和血糖正常组(80例).血糖升高组于入院时及伤后第1、2、3、5、7d晨起抽血检测空腹血糖,根据血糖值使用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使用胰岛素期间对末梢血糖进行动态监测,直至清晨空腹血糖连续2次正常.同时制定饮食护理措施,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血糖升高组中有58例患者(占65.91%)血糖在1~3d内恢复正常,且预后与血糖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有13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终因伤势过重而死亡,病死率14.77%,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48.03%.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
作者:邵秀慧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72例慢性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肺心病合并低钠血症时常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不全等同时存在,使病情复杂,治疗棘手.结论 慢性肺心病易并发低钠血症,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作者:肖健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疾病.甲亢病人的碘代谢处于高转换状态,甲状腺摄131碘率高于正常人,给予适当剂量的131碘口服,大部分131碘被甲状腺摄取.
作者:苏艳 刊期: 2007年第30期
泌尿系结石乃结石形成于泌尿系统的疾病,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临床上多以手术为主要的根治之法;但因此法损伤大、痛苦大、花费高等因素,病者恐之,难以接受.笔者2000年4月~2007年4月采取中西医结合,用溶石碎石破石之法,自拟破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23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季春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必兰在牙髓治疗中的局部麻醉效果.方法 将必兰(含4%阿替卡因加1/100,000肾上腺素)用于牙髓治疗麻醉共235例,均局部粘膜下浸润注射,采用VAS(Visual Analogue Scale)标尺法评价麻醉效果;将患牙分为上前牙前磨牙组、上磨牙组、下前牙前磨牙组和下磨牙组,并对各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35例患牙麻醉总有效率100%,总优良率77.44%,上前牙前磨牙组、上磨牙组、下前牙前磨牙组、下磨牙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93.47%、92.50%、95.24%、51.14%.经统计学处理,前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与下磨牙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必兰是安全有效的局部麻醉药物,且对上前牙前磨牙组、上磨牙组、下前牙前磨牙组牙髓麻醉优良率高于下磨牙组.
作者:闫俊;程兰霞 刊期: 2007年第30期
CT引导下的细针细胞学穿刺(FNAC)检查已成为肺部疾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快速、准确性高的优点.笔者就20例穿刺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平;颜卫山 刊期: 2007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