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的心理护理

苏艳

关键词:131碘, 甲亢, 心理护理
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疾病.甲亢病人的碘代谢处于高转换状态,甲状腺摄131碘率高于正常人,给予适当剂量的131碘口服,大部分131碘被甲状腺摄取.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94例产后出血分析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vhahe)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3%,由于分娩时测量失血量有一定的难度,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更高.

    作者:张兴美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静脉肾盂造影前三种肠道准备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 寻找一种简单实用的清洁肠道方法,以保证静脉肾盂造影的检查效果.方法 将90例IVP造影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用50%硫酸镁50~100ml冲服导泻,B组用果导口服导泻,C组用20%甘露醇口服导泻.结果 A组与B、C组X线摄片清晰度比较,A组比B、C组清洁肠道效果好,P<0.05.结论 IVP造影前用硫酸镁清洁肠道的效果优于果导和甘露醇,造影片显示更清楚.

    作者:黄萍;袁艳梅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浅谈普外科手术病人术前的教育

    给予病人术前的信息及教育是整体护理的发展的要求.病人需要的术前教育内容和方法,以使其能更好的应付面临的问题,术前教育是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从而减轻病人因缺乏健康知识所引起的焦虑及各种术后并发症.

    作者:甄志伟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意义评价和方法探讨

    社会各阶层、各系统、各部门、各群体等的和谐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基础.通过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意义的分析和方法探讨,论证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郝玉华;于秀珍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医护道德对心身疾病的影响

    心身疾病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缓解或加重的演变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始终起着主导作用的这类疾病的总称.根据现代医疗、护理学的发展、需求,需要对病人实行整体的检查、护理,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心身疾病、健康的影响,要正确有效的进行周身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而做好周身疾病诊查及护理的思想基础是医护人员具备的良好医治护理道德,兹介绍如下.

    作者:宋连英;姚景明;宋捷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及对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能在一些特殊检查或治疗下使患者减轻痛苦,已成为摆在临床医师面前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一直在探索一种诱导迅速、对呼吸循环抑制轻、作用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的麻醉方法,现将我们在无痛人流术中采用的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下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尚念会;毕研红;许兴宏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救与系统治疗中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院前急救、心电监护、心理护理、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输液的护理、活动与饮食指导、排便护理及护患沟通、健康指导等9个方面.

    作者:毛五荣;柳立娟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也称代谢综合征、X综合征、代谢障碍综合征、多代谢综合征.虽然命名众多,但是它的核心相同,共同的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引发的多代谢症候群.胰岛素抵抗导致了一系列的生理紊乱,终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与冠心病有相关性.

    作者:刘涛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结果 在2006年1月~1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3104例待检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1794例,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株1000例,大肠埃希菌318例.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率分别为:总标本的10.24%,阴性杆菌株数的31.8%;在318例大肠埃希菌中ESBL菌株165例,阳性率为51.90%.结论 大肠埃希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ESBL所占比例也较高.

    作者:郭宝丽;黄俊花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NeerⅢ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Ⅱ、Ⅲ型的疗效.方法 自2002年3月~2006年8月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NeerⅢ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Ⅱ、Ⅲ型69例,随访时间3个月~32个月.结果 优68例,良1例,差0例;优良率100%.结论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NeerⅢ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Ⅱ、Ⅲ型固定牢靠,疗效良好,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法.

    作者:于晓牧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乌梅与伪品的鉴别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药物.由于其需求量大,不法商贩以同科同属植物杏、山杏、桃等的干燥近成熟果实,经烟熏后充当乌梅入药.本文通过对乌梅及其伪品的鉴别,使医药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准确的辨别其真伪.

    作者:梁爽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谈乳腺疾病近红外线扫描的应用前景

    近红外线扫描对早诊断、早治疗乳腺疾病、乳腺癌,尤其是乳腺疾病的普查,应用前景广泛.它具有价廉、无痛苦,易被病人所接受的特点,对提高其远期疗效意义重大.

    作者:张静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单切口双侧睾丸切除术10例

    我院自2005年3月~2007年2月采用经阴囊单切口双侧睾丸切除术10例,方法简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波;张立华;王继征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结扎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196例体会

    下肢静脉曲张在农村发病率较高,并发症多,发生率高;且并发症多因在田间作业期间因外伤或虫咬后发生或加重,绝大多数患者都在并发症发生后才被迫就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很多[1],我院从1990年至2006年共收治196例,均釆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结扎术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新球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手术室控制感染的措施

    随着当代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手术室作为医院的特殊部门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科室之一.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因素都可能造成病人感染,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建立健全手术室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根本保证.下面谈谈我们如何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手术室感染管理的体会.

    作者:吴幼兰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2b(IFNα-2b)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的疗效.方法 122CHC随机分为2组:A组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B组IFNα-2b.疗程24wk,治疗结束后随访24wk.结果 A组的终末病毒学应答(ETVR)率、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终末生化应答率、持续生化应答率分别为75.8%、58.1%、83.9%、74.2%,B组分别为31.7%、13.3%、36.7%、16.7%.A组与B组ETVR率、SVR率、终末生化应答率、持续生化应答率经χ2检验,P值均小于0.01,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明显优于单独使用IFNα-2b.

    作者:任成俭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医院健康传播对医患关系的促进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医院健康传播对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作用.方法 笔者通过笔者在多年从事医院健康教育管理和医院健康传播实践中对医院健康传播存在的形式及制度保障以及在医患关系的促进进行综述.结果 认为改革以来患者满意度下降的医生占62.64%,对医患关系不满意的医生占66.07%[2],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问题在医患间凸显,使开展医院健康传播成为必然.结论 医患关系是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基本的关系,医患关系的好坏可直接影响社会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和公信度.健康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医务人员作为医院健康传播者让患者充分了解其在诊疗过程中的健康知识,在传播中建立医患间良好的沟通和彼此的理解与信任,从而达到促进医患关系的作用.

    作者:张芬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康复初期吞水试验的护理

    目的 确保患者良好的营养支持,使患者尽可能在短期内恢复健康.方法 对本组患者进行吞水试验,以锻炼其吞咽功能.结果 本组患者通过吞水试验的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通过吞水试验的护理,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问题,使其在鼻饲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服务.

    作者:孙林;张玲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浅谈关键绩效指标制定

    通过对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和调整,引导中层干部和全体员工将注意力集中在医院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使局部目标、个人行为目标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实现佳结合,让绩效考核系统成为医院组织目标实现的得力工具.

    作者:陈健;张忠英;孔晓妹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阳和汤治验三得

    1 临床资料例1:男,12岁.患腰椎结核,不红肿痛,皮色不变,不能俯仰.处方:九地12g,麻黄1.2g,姜炭2.4g,附子2.4g,白芥子24g,桂皮12g,甘草2.4g.服药142剂,肿痛消失,活动自如.至今随访6年未见异常.

    作者:王舒东;张宏峰;杨立光;张洁;张印龙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