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中风病200例分析

王接民;张帆

关键词:中医治疗, 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疗法, 临床观察, 理想效果, 病残程度, 中风病, 致残率, 死亡率, 老年人, 常见病, 发病
摘要:中风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其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为了降低病残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收到理想效果,兹将临床观察情况介绍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褥疮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观察

    1 临床资料术后因长期卧床、昏迷、极度消瘦、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水肿等病人多为褥疮的高危人群,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类病人逐年都在增加.我科自1996~2006年收治病人中发生褥疮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17~79岁,住院45~90天,平均住院65天.经住院对策性护理及追踪观察,褥疮治愈18例,好转3例,未愈1例.

    作者:张灵;徐爱霞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188Re血管内照射对新西兰白兔损伤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

    目的 研究188Re血管内照射对新西兰白兔损伤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188Re血管内照射对预防再狭窄的可行性及作用.方法 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照射组(n=30),均行腹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照射组球囊损伤内膜后行188Re照射治疗,管腔下0.5mm处累计吸收剂量为15Gy;对照组则不行血管内照射.分别于术后1、3、6周处死动物,取病理组织学标本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照射组第3、6周的新生内膜面积明显减小(2.11±0.17mm2 vs 3.02±0.71mm2,P=0.003;2.63±0.84mm2 vs 3.80±0.99mm2,P=0.023),管腔面积明显增加(5.87±0.57mm2 vs 4.96±0.64mm2,P=0.009;4.74±0.59mm2 vs 4.16±0.40mm2,P=0.037),管腔周径明显增大(4.61±0.78mm vs 3.64±0.93mm,P=0.040;3.85±0.65mm vs 3.12±0.56mm,P=0.031),管腔狭窄程度明显降低(23.04±4.85mm2 vs 33.44±6.47mm2,P=0.003;30.82±7.18mm2 vs 41.46±10.95mm2,P=0.038).结论 188Re血管腔内照射能有效抑制损伤血管的新生内膜增生,改善血管重构,为预防临床PTCA术后再狭窄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作者:覃伟武;曹莉;曾知恒;刘唐威;黄凯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小切口单手劈核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小切口单手劈核白内障手术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 在距角巩膜缘后2.5mm处,作5.5mm巩膜隧道小切口单手劈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56只眼.结果 术后一周视力>0.5,46只眼(82.14%),0.2~0.4,9只眼(16.07%),<0.1,1只眼(1.78%)疗效满意.结论 小切口单手劈核白内障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切口小、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适合基层医院推广,特别是农村白内障复明手术较适用.

    作者:徐文刚;李宏;吾尔尼莎;戴新;沈永清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曲马多在眼科门诊手术预先镇痛的应用

    1 目的观察眼科门诊翼状胬肉切除、双重睑手术中曲马多伍用氟哌利多预先镇痛的效果.

    作者:彭松柏;黄薇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妇科腹腔内出血2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妇科腹腔内出血的病因、特征以减少误诊.方法 对因腹腔内出血的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146例,占66.7%,黄体破裂50例,占22.93%.其余分别为出血性输卵管炎(4.13%)、巧克力囊肿破裂(3.21%)和卵巢滤泡囊肿破裂(2.75%).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量异位妊娠内出血量为400ml~3000ml,其中<500ml有65例,大于500ml为91例,达到55.48%,黄体破裂腹腔内出血量为200~2500ml,以500~2000为主,其余三种腹腔内出血的病因,出血量均小于500ml.无一例死亡.结论 异位妊娠在妇科腹腔内出血是首位病因,HCG检测和B超检查,后穹窿或腹腔穿刺是简便而重要的诊断手段.

    作者:陈燕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方法

    笔者总结了糖尿病的五种常见并发症:胃轻瘫、足部感染、口腔感染、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护理方法.后又针对糖尿病的特点,补充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两种护理方法及病人的自我监测和护理措施.

    作者:钟满意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哈萨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X线早期表现及病因分析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已成为哈萨克族小儿常见病,本文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4月体检发现经X线检查确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4例.

    作者:李世明;娜孜古丽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脑室外引流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室内出血

    目的 脑室外引流结合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临床32例脑室内出血病例,行脑室外引流术后,连续4d每天二次脑室内注入尿激酶2万单位,夹管2h后放开,引流血性脑脊液每12小时重复一次.定期复查头颅CT,术后一周,脑室内积血基本清除后拔管.结果 本组32例患者中,31例患者均引流通畅,29例患者术后4周意识恢复清醒,2例患者持续昏迷,1例患者因术后再出血死亡.结论 该方法综合治疗脑室内出血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措施.

    作者:刘卫华;高飞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阴道镜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确定宫颈病变种类,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与宫颈侵润癌的检出率.方法 对2006年9月~2007年3月阴道镜检查790例,定位活检218例资料分析.结果 诊断为异常阴道镜图象并取活检218例,发现CIN 48例,宫颈侵润癌2例.结论 阴道镜是辅助诊断宫颈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宫颈病变观察及指导活检中居重要地位.

    作者:耿玉玲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作用

    笔者对60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围术期增加护理干预方法,于入院后第2天和术后第13天对两组患者进行SAS和SDS量表测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提出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预后起积极作用.

    作者:褚艳玲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阿托品宫腔注入法在输卵管通液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品宫腔注入在输卵管通液术中预防输卵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输卵管通液术患者260例分为2组,分别应用阿托品宫腔注入(A组)132例,阿托品肌肉注射(B组)128例,观察预防输卵管痉挛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效果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阿托品宫腔注入法可有效预防输卵管痉挛,且效果明显.

    作者:徐玉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药物辅助扩张皮瓣的粘弹性

    目的 通过研究药物辅助扩张皮瓣的粘弹性并对其进行数学描述,探讨其临床意义,为应用和推广药物辅助组织扩张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实验分为用药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用药扩张组在组织扩张过程中外用罂粟碱霜,两组均在扩张完成后即时取皮瓣试件,进行应力-应变和应力松弛的测定.结果 药物辅助扩张皮瓣的粘弹性较常规扩张皮瓣有提高和增强的趋势.结论 表明与常规扩张皮瓣相比,药物辅助扩张皮瓣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组织张力的增加,有利于创面愈合和扩大修复范围.

    作者:沈庆坡;杨冬梅;吕东;王洋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300例计划外妊娠早孕妇女,采用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无人流术禁忌证、无麻药过敏史的早孕患者,人流时静注芬太尼及丙泊酚.配合心电监护仪全程生命体征监护.术中观察、术后研究分析其麻醉用药量、副反应、宫口扩张松弛情况、出血量、苏醒时间等.结果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是一种较理想的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32例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对32例经手术治疗的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早期诊治疗效好,仅1例死亡为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腹腔感染2例,肠粘连梗阻1例,切口感染裂开2例.结论 详细的病史和全面的体格检查腹腔穿刺、腹部立位平片及近年广泛应用的腹腔镜检查对早期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简单有效的手术是预后良好的保证.

    作者:盛国才;党兴宏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ACEI/ARB类药物临床应用现况研究及展望

    目的 了解ACEI/ARB类药物临床应用现况,采取措施,优化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干预策略,充分发挥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预防、保护方面的优势.方法 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05~2006年两年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病例,筛查出884份病例.将收集到的病例资料分类整理后进行相对数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中ACEI/ARB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使用率仅达42.4%,使用ACEI/ARB类药物不足,达到靶剂量使用者更少.结论 提高认识,以增加ACEI/ARB类药物的使用率和靶剂量达标率;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在着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前提下,长期服用ACEI/ARB类为基础,联合用药将会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鉴于ACEI/ARB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可否用于肾脏疾病及具有糖尿病发病高危人群的早期预防用药尚需研究、论证;患者同时服用ACEI/ARB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或抗凝药物治疗预防疾病时,将如何使用阿司匹林或抗凝药物值得进行临床循证、探讨.

    作者:胡翠芬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性危害与防护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检验人员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中,在采集标本、检验操作、处理医疗废物等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个人防护,就容易造成职业损伤,而影响身心健康.例如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可引起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20余种疾病,各种消毒液、检验试剂等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危害.近年来,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避免或减少危害,保障检验人员身体健康,检验人员应通过学习,接受更多的教育,对各种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并在工作中加强防护.

    作者:莫九生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ME-1型乳腺动力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380例疗效观察

    乳腺增生是临床上为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多见于30~40岁性功能旺盛期的妇女,表现为乳腺胀痛、有结节感或肿块.我院乳腺科对部分患者使用乳腺动力治疗仪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燕;牛余奎;宋辉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美托洛尔对收缩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研究

    心室重塑是慢性心力衰竭(CHF)临床进程的决定因素,对它的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充分地了解CH的病理生理过程.心室重塑因此成为CHF治疗的重要靶点.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可防止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的发展,相应地改善这些患者长期的临床结果.

    作者:宋贺;胡慧华;张晓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ld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急性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惊厥等,重者频繁抽搐及意识丧失,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持久的损害,导致癫痫、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我院自2004年以来应用运德素重组人干扰素αld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继良;刘金枝;陈杰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心电放大器及其安全保护

    在多参数监护仪的研制过程中,心电放大器及其安全性问题和保护措施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是牵涉到整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问题.

    作者:林丽芬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