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王媛;高莉莎
目前,住院病人使用的大便器都是用手刷洗,集中消毒.给患者及护理人员带来极大不便.现在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也愈来愈被重视,为了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我们研制了电脑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外形如图1.
作者:韩红菊 刊期: 2007年第30期
总结了1例外科联合皮科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的护理.采用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的心态调整到佳状态,术前的充分准备联合皮肤护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的有效护理促进了伤口愈合及皮肤黏膜的恢复,术后的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本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的主要保证.
作者:刘颖;李敏;郭淑丽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介绍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并分析其治疗机理.呼吁大家重视糖尿病的运动.方法 对国外学习的经验和国内的研究加以总结和分析,说明糖尿病运动疗法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操作方法.结果 通过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控制血糖水平,缓慢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是通过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葡萄糖的利用率来实现的,同时可以减缓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晁华琳 刊期: 2007年第30期
肠瘘是一严重并发症,80%发生于手术后,也可由先天性畸形、创伤、炎症、肿瘤等引起.肠瘘治疗中存在着治疗率低(30%~50%)[1],病死率高,疗程长,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且治疗和护理难度较大.本文报告1例后腹腔镜右肾癌根治术后合并十二指肠瘘患者经过再次手术,并通过系统化整体护理至疾病转归的护理体会.
作者:浦明华;郑惠萍 刊期: 2007年第30期
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具有自动识别室性心律失常,并在数秒钟内将室性心律转复为正常心律的能力.ICD被推荐为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并被证明是心脏性猝死的有效预防手段[1].高龄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症多,我院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成功为1例高龄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ICD,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范庆庆;王霞;刘玉春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并发角膜炎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1例高龄带状疱疹患者并发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在采取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的同时施予精细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转归,未出现严重的眼损害和后遗神经痛.结果 通过采用合理的治疗和护理,达到预期目的.结论 对带状疱疹并发角膜炎的复杂病例,在施予强而有效的治疗方案的同时再配合精细的综合护理措施,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疗程,促进康复.
作者:梁苑;梁东 刊期: 2007年第30期
临床上滴药法是将药物滴注入某些体腔内产生疗效的给药方法.眼部滴药法是用滴管或眼药滴瓶将药液滴入结膜囊,以达到杀菌、收敛、消炎、麻醉、散瞳、缩瞳等治疗或诊断作用.
作者:杨永向;张玮;白洁;于新荣;潘小娟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控制源特点及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定综合医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采用多纬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评定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控制源.结果 77.5%的患者以他控性为主,15%的患者以内控性为主;女性及文化程度低者的他控性得分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机遇性心理控制源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他控性和内控性得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控制源有关,但并非简单的直线关系,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作者:肖晓红;孙玉梅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CDV方案治疗晚期神经母细胞瘤的毒副作用及护理特点.方法 选择2001年3月-2005年3月在我院进行CDV方案化疗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3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通过积极科学的护理方法,认真细致的护理观察,能够有效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损害、出血性膀胱炎等副反应的发生,提高存活率.结论 CDV方案为治疗晚期神经母细胞瘤的有效方法,通过加强护理,可减少其毒副反应的发生,提高其安全性.
作者:常璇;陆爱梅;潘婷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质量.方法 对98例老年患者分组行常规(对照组)和护理干预(干预组)的静脉输液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输液质量.结果 对照组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642例次,占89.04%,组织局部肿胀166例次,占23.02%,拔针部位瘀斑74例次,占10.26%;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699例次,占95.10%,组织局部肿胀75例次,占10.20%,拔针部位瘀斑33例次,占4.4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和干预组穿刺疼痛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输液质量.
作者:周智娟;陈长金 刊期: 2007年第30期
随着大量新药地不断研制成功,临床上静脉输液的药物已非常广泛,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开顺与灯盏细辛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7年第30期
心脏憩室国内报道甚少,心脏巨大憩室发生更是罕见报道,其发生多因先天畸形所致,患者早期不易被发现,直至出现反复心慌就诊而确定.我科于2006年7月收治1例心脏巨大憩室并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高淑平;邓小芬;杨艳 刊期: 2007年第30期
腰骶段后凸畸形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因为结核病导致的腰骶段后凸严重畸形更是罕见.因结核造成腰骶段骨质破坏,解剖结构改变,给手术带来很大风险,治疗有一定难度,使护理极具挑战性,到目前为止,文献少有报道.2006年9月,我科收治1例因结核病导致的严重腰骶段后凸畸形病例,行手术治疗,经康复护理,2周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方面的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刘蕊;吴淑华;李海峰 刊期: 2007年第30期
我科系干部病房老年病科,共有床位48张,收治的多为老年患者,年龄大,记忆力差,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复杂,病程长且伴有多脏器的损害,病人对疾病的反应迟缓,老年病人的心理、生理的这一特殊性,给实施健康教育带来了一定难度.
作者:张雁雁;申利萍;龚彩霞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提高妊娠高血压疾病健康教育质量,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将84名住院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妊娠高血压疾病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
作者:王循红;王洪玲;孙敬霞 刊期: 2007年第30期
心外膜射频消融技术是通过剑突下心包穿刺,在心外膜标测并进行消融治疗.该技术通常只用于经传统心内膜射频消融失败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它为一些扩张性心肌病,心肌梗死特别是有室壁瘤的心肌梗死合并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心律失常标测和消融途径.我院于2005年7月首次经心外膜对室性心动过速进行射频消融并取得成功,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王雅莉;游桂英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大都采用内瘘建立血管通路.当内瘘闭塞或内瘘手术不成功时,中心静脉置管是创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方法之一.自2005年1月起本中心1例患者使用单侧股静脉置双腔管透析至今,时间达2年,现介绍如下.
作者:祁华 刊期: 2007年第30期
帕金森氏病(PD)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治疗目标是大程度的减少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同时,更多地依赖于家庭多方面护理和康复训练.
作者:鲁剑萍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分析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现状,探讨如何提高患者社会支持率.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15例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现状调查.结果 13例患者感受不到社会支持,2例患者不能完全感受到社会支持.结论 针对艾滋病患者不能获得社会支持这一现状,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患者社会支持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作者:任勇;钱瑛;华蓉 刊期: 2007年第30期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让临床面临着越来越多高龄老人晚期疾病的护理挑战.呼吸困难是造成癌症末期患者痛苦的众多症状之一.在所有列出的症状中,呼吸困难的发生率仅次于进食与疼痛.17%~55%的癌症终末期患者有呼吸困难,而约有50%的住院患者抱怨他们的呼吸急促,且随着死亡的临近而增高.有研究发现,在患者后6周的生命中,有70.2%的患者发生呼吸困难[1].
作者:张雪梅;薛岚 刊期: 2007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