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应用CDV方案化疗的晚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护理

常璇;陆爱梅;潘婷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CDV方案治疗晚期神经母细胞瘤的毒副作用及护理特点.方法 选择2001年3月-2005年3月在我院进行CDV方案化疗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3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通过积极科学的护理方法,认真细致的护理观察,能够有效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损害、出血性膀胱炎等副反应的发生,提高存活率.结论 CDV方案为治疗晚期神经母细胞瘤的有效方法,通过加强护理,可减少其毒副反应的发生,提高其安全性.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广泛开展,移植术后远期并发症的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05年我科成功治愈了1例肝移植术后1年,并发左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患者入院4 d行人工全髋关节术,术后8 d开始离床活动,术后3周全愈出院.现将该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莹;李晓蕊;徐璐;吴丽萍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医院外勤服务中心标本运送生物安全的管理

    生物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重视.医院在标本运送环节中仍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阐述了我院外勤服务中心在标本运送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有关生物安全的问题及管理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郭勤;段丽丽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全麻手术患者开胸手术后合并哮喘的护理

    目的 探讨施行全麻开胸手术后合并哮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2例术后合并哮喘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副作用的严密观察,气道的严格管理,营养支持、并发症的观察以及做好停机前后的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 32例患者顺利渡过施行全麻开胸手术后合并哮喘的危险期.结论 开胸术后合并哮喘影响患者的康复,有效护理可及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曾定芬;向明芳;张素兰;唐小丽;肖定琼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拜复乐与速尿存在配伍禁忌

    随着医药科学的快速发展,临床药物的不断更新,一些药物配伍在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中也不能查到.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速尿注射液与拜复乐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徐英;王媛;高莉莎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自护理论在分级护理中的应用

    奥瑞姆的自护模式强调护理的终目标是恢复和增强人的自护能力[1],对护理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自护是个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维护和促进健康及身心发展,有意识的采取一系列连续的自发调节行为,完成这种行为的能力称为自护能力,也就是个体的自我照顾能力.

    作者:陈天艳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灾前护理应急管理在大型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灾前护理应急管理工作,使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在短的时间、使用少的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快捷、有效的急救.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55起大型急救工作.结果 灾前应急管理工作在大型急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参与抢救的护理人员做到忙而不乱,在短时间内大批伤员得到及时救治.结论 重视灾前应急管理,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急救.

    作者:刘玉伶;马瑞英;张艳英;朱国杰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高校大学生术前焦虑的调查与护理干预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病人术前焦虑状况,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中的状态焦虑问卷(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对48例拟接受手术治疗的大学生病人进行术前焦虑水平测评,分析其焦虑状况和影响焦虑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病例中,男性病人S-AI评分为(45.96±3.68)分,女性病人S-AI评分为(47.71±3.91)分,均明显高于国内正常人群.结论 大多数学生病人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焦虑情绪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学生病人术前焦虑水平,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和术后康复,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作者:于梅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预见性护理程序组20例,与过去常规护理方法组24例为对照,在移植过程中,以预见性护理程序为导向,实施责任制护理.结果 预见性护理程序组采取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使移植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秩序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佳护理服务,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或减轻并发症的症状,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丽红;沈辉;解荣云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发热待查住院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沟通技巧

    护患沟通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护患和谐,构建和谐医院的重要条件.文章以发热待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客观分析了发热待查患者的心理特征和表现形式,全面论述了护士与发热待查患者进行沟通的方法、技巧、时机和条件,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及体会,探讨了护患沟通的意义和沟通技巧在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王艳萍;孙秀敏;张立萍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自制拍背器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由于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发生感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引起呼吸道堵塞,肺不张,通气换气受限.

    作者:邹佶;过黎黎;夏蓓南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1例89SrCl2内照射治疗前列腺癌广泛骨转移的护理

    89SrCl2即二氯化锶,为反应堆生产的一种放射性药物,它具有良好的亲骨性,其注射液通过直接注射进入体内后高度浓集于骨代谢异常活跃的病灶部位,在肿瘤转移灶积药量是正常骨的2~25倍.利用89SrCl2发射的射线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对病灶进行照射,达到缓解疼痛、杀伤肿瘤细胞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借助全身骨显像作为治疗参考依据.本例患者经过3次89SrCl2治疗后疼痛明显好转,睡眠得到改善,通过规范的护理指导达到了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病情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作者:李传琼;崔邦平;胡伟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1例Lutembacher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先天性继发房间隔缺损伴后天性二尖瓣狭窄称为Lutembacher综合征(鲁登巴赫综合征).1916年Lutembacher对其做了系统描述,后经发展扩大了它的含义,即先、后天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病变,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病,后者可能是风湿性、先天性或黏液性变等心脏病.我科2006年2月15日收治1例Lutembacher综合征患者,经保守治疗,情况稳定.于2006年2月27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修补术、二尖瓣置换术,术后肺高压给予辅助呼吸后顺利脱机.经过系统治疗和精心护理康复出院,现将围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许立倩;谢建华;蔡晓梅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糖尿病的运动健康疗法

    目的介绍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并分析其治疗机理.呼吁大家重视糖尿病的运动.方法 对国外学习的经验和国内的研究加以总结和分析,说明糖尿病运动疗法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操作方法.结果 通过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控制血糖水平,缓慢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是通过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葡萄糖的利用率来实现的,同时可以减缓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晁华琳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医院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管理

    对外来器械严格执行准入制度,设专人管理,做好与送货员交接清点手续.使用过程中认真核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做到防止器械遗失和浪费,保证器械的正确使用.使用内固定器械后,要详细登记相关资料,以备查证.

    作者:谢卫珊;廖冰野;丁丽英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工作第一年护士业务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各层人员对工作第一年护士业务培训的需求,制定培训方案.方法 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我院病区护士长、组长、工作第一年护士及第二年护士共90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表中对第一年护士业务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制定培训方案.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88份,回收率为97.8%,有效问卷100%.第一年护士业务培训需求排序前3位的依次为:如何在工作中发现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护理记录的书写规范及记录要点;急救车的物品摆放及几种常见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和副作用.结论 根据对工作第一年护士的业务学习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对培训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并采取多种形式的上课方法,保证了培训的效果,也使得培训内容能真正满足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

    作者:熊洁;张小燕;骆明花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自制ICU外出防护罩的应用

    由于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病情都很危重,气管切开的病人也很多,在天气寒冷时,外出做检查时容易受凉,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自2006年10月以来,我科自制的外出防护罩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给病人及家属解除了许多后顾之忧,病人在外出检查时既能维持有效通气,又能保暖,更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制作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徐芳;华凝尊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检查报告单归档不及时的原因分析

    目的 调查检查报告单归档不及时产生的原因并研究解决方法.方法 对2004年出现的126份检查报告单归档不及时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于2005年对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并根据原因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分类管理,明确责任,出院时严格把关等.结果 2005年检查报告单归档不及时情况发生数量较2004年有较大幅度的减少.结论 护理管理在保证检查报告单及时归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检查报告单归档不及时的问题进行干预,可有效保证检查报告单及时归档率.

    作者:谢青;熊宇;朱丽琴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对供精志愿者捐精行为的健康教育

    目的 通过对供精志愿者捐精行为的健康教育,消除影响捐献精液的因素,提高人类精子库供精者的数量.方法 通过现场访谈、会议座谈、个别谈话等形式,对1 593例供精志愿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共1 562例签署供精者知情同意书,同意捐精;31例放弃捐精.有效率98.1%.结论 采取正确有效的健康指导,消除影响捐献精液的因素,可以大大提高人类精子库供精者数量,促进了人类精子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张凡;张欣宗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六西格玛失效模式在降低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

    近年来,据医疗机构统计病人在医院内跌倒而引发的事故一直在增加[1].病人住院时发生跌倒,不仅增加其本人痛苦,而且也给医院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更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因此,如何有效降低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已成为日益关注的课题.

    作者:朱晓萍;龚美芳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临床护理教学目标分层设计和管理对策研究

    目的 在大型综合性医院高标准实现临床护理教学目标,达到提高实习质量,培育合格护理人才的教学效果.建立适应多层次护理人才发展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全院56名护士长和教学骨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对护理实习分期、实习流程设计、护理教学活动安排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教学周期需进行前、中、后分期;在临床开设大班科以2周开设1次佳;临床授课要向多元化发展,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以重点培养,实现科室实习内容的相对独立和有机衔接,形成巩固和递进培养模式,使临床护理教学取得成效.结论 将临床护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计,科学量化,组织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和护理学科发展,形式多样、教学相长的临床护理教学活动,加强临床护理教学目标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研究,临床护理教学将更加生动并富有生机.

    作者:杜慧敏;于瑞英;彭娜 刊期: 2007年第30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