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注射输液患者健康教育

曲丽莉;马爱萍;李继红

关键词:门诊注射输液室, 输液患者, 患者生活质量, 服务满意度, 穿刺成功率, 医院服务, 心理干预, 健康意识, 健康教育, 患者年龄, 护患关系, 负面情绪, 服务工作, 窗口, 不同疾病, 信誉度, 流动性, 接待量, 阶段性, 个性化
摘要:门诊注射输液室是医院服务的窗口前哨.每天接待量大、流动性大、病种复杂.患者年龄跨度大,病情具有阶段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要做好窗口服务工作,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按需宣教、心理干预,能减轻穿刺时的负面情绪,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不同疾病、不同阶段、不同用药,成人小儿个性化宣教,特殊用药特别指导,可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利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服务满意度和医院信誉度.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68例产妇乳房胀痛的护理

    根据68例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程度的不同将乳房胀痛分为轻、中、重三种,并针对产妇的疼痛程度和各自的心理状况实施不同的护理,在解除产妇乳房胀痛的同时做好母乳喂养.

    作者:敖巧敏;郭志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无创伤止痛措施对普外科术后患者护理的体会

    疼痛是个体在对一个有害刺激的反应中所经受的不舒适感[1],是外科患者常见护理问题之一.尤其术后由于手术切口及内脏牵拉引起的疼痛,使患者焦虑、恐惧,限制咳嗽、肢体活动,易致肠粘连、肺不张、肺炎、褥疮等并发症,故术后镇痛意义重大.传统上我们习惯肌注一些镇痛药物(强痛定、杜冷丁),但止痛时间短,疼痛反复且副作用较多.近年来,我们在配合药物止痛的同时,运用了无创止痛措施,使患者增强对疼痛的控制感,减少应激和焦虑,提高了疼痛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何玉兰;张志达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系由窦房结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障碍造成的起搏和传导功能失常以致产生一系列的心律紊乱和血流动力学障碍,严重者可发生阿-斯综合征或猝死,临床已引起普遍重视.动态心电图(DCG)是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较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现将我科室动态心电图检查的56例SSS分析如下.

    作者:刘悦香;张骞;崔兰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左室假腱索21例临床误诊分析

    左室假腱索是一种心脏先天性解剖变异,临床往往误诊为其他心脏器质性疾病.2000~2006年我院门诊误诊21例左室假腱索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旭光;扬乐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受血者输血前九项检查的临床意义回顾分析

    目的 评估受血者在输血前转氨酶、乙肝五项、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等九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把本院2005年896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的九项检测结果加以统计.结果 ALT大于40U/L者172例,占19.2%;HbsAg阳性者102例,占11.4%;HbsAb阳性者268例,占29.9%;HbeAg阳性者17例,占1.9%;HbeAb阳性者17例,占2.1%;HbcAb阳性者71例,占7.9%;HCVAb阳性者11例,占1.2%;抗HIV可疑阳性者2例;TRUST阳性者3例.结论 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九项检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庞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糖尿病与呼吸道感染212例诊治体会

    糖尿病发病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患者长期高血糖及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可并发多种并发症,而呼吸道感染更易发生,且不易控制,常常威胁患者生命.现将我院1990~2006年收治的212例糖尿病患者感染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汪玲;施申启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佩尔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病人的护理管理路径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路径在应用佩尔地平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病人的效果,以期达到佳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用佩尔地平针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的病人486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常规护理,另一组按制定的护理管理路径护理.结果 患者依从性对照组为168例,占70%;观察组为228例,占92.68%,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死宫内发生率对照组为9.16%,观察组为0.81%,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压的稳定性对照组为36.3%,观察组为97.6%,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管理路径可以提高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真;贺新芳;魏亚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护理体会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结肠炎性病变.我院自1996年5月~2005年12月采用锡类散、黄连素片剂、激素、普鲁卡因注射液混合液行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经临床证明效果良好.现将中西药行保留灌肠方法及护理体会简介如下:

    作者:李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改良斜切口三角形包埋法行阑尾全切术(附360例报告)

    我院于2003年1月~2005年1月对诊断明确的阑尾炎患者采用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中点斜切口(平行麦氏切口),经腹直肌外缘入腹腔,阑尾全切,残端三角形包埋360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立国;文长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1例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抢救与护理.方法 对1例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成功救护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 经过畅通呼吸道、电击除颤、心肺复苏、静脉给药等快速而紧急的抢救与护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结论 基层护理人员敏锐的观察力、高素质的专业技能水平、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抢救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程彩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意义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简称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21世纪药剂科工作模式改革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医药学将从药品供应向药学监护转化.PC自美国学者首次提出至今已有10年时间,已得到世界范围内同行的普遍认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需要PC,PC也是中国传统药师的出路.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开展药学监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长远的社会意义.

    作者:庞玉贤;庞玉杰;贺利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101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6年全年出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0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8例,感染率为17.82%,其中61.11%发生在入院后的前两周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结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年龄、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及抗生素的使用有关.

    作者:张敏;洪慧革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与对策

    目的 评估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风险并分级,探讨基本对策.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及PCR技术对检验科人员的双手、工作环境及常用器材进行细菌及HBsAg检测.结果 检验科人员的双手、工作环境及常用器材存在医院感染的重大隐患.结论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科室之一,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合理的实验室布局与设施,对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十分重要.

    作者:李艮亮;王馥美;张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腭裂修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我院180例腭裂修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认为应根据患者年龄、术后并发症等特点加强围手术期的生理和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并同时关注家长的心理疏导.

    作者:邵素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谈新上岗护士再教育之体会

    我们病区是2003年上半年由普通外科分离出来并以儿外科为主的新普外病区.目前,开放床位36张,护士14人,其中,在编护士4人,新招聘护士9人.9名新护士是2003年开诊前一个月和开诊后陆续新招聘的大、中专学生,占本病区护士人数的64%,平均年龄20.5岁.她们先后均进行了正规的岗前培训,大多数思想活跃、思路敏捷、但稳定性差.

    作者:王淑萍;朱丽美;岳慧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肝素钠早期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预防肾损害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HSP)为小儿常见病,占小儿风湿性疾病首位[1].其临床表现多样,但肾脏受累程度直接决定该病的远期预后.虽然HSP患儿大多预后较好,但HSPN(紫癜性肾炎)迁延不愈,发展成肾功能不全的也为数不少(占小儿末期肾衰的14%)[2].由于HSP易发展成HSPN,因此,如何预防HSP发展成HSPN决定HSP的预后情况.现将我科采用抗凝疗法治疗40例HSP,报告如下:

    作者:李细林;朱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23例新生儿败血症白细胞介素-2检测结果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危重病,为早期诊断及观察疗效,笔者对本院23例新生儿败血症在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SIL-2)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世春;安志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人造血管的应用与护理

    上肢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治疗常用的通路.但是临床上常常遇到头静脉闭塞或口径太细,多次行内瘘手术均失败,又需要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时,可采用人造血管移植.我科自2005年起填补了昆山市血透病人中无人造瘘管的空白,使那些遭受多次穿刺痛苦的病人从此可以减少疼痛,从而获得很好的透析效果,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英;吴红卫;朱丽;丁晓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护理体会

    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是我院自2000年6月以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经过几年来的临床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与骨髓腔内钢板固定、髓内针固定、切开钢板固定相比,优点比较多,病人下地活动早、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避免了病人的二次手术所造成的痛苦,同时给病人减轻了经济负担.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护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成爱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羊水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

    羊水是充满于羊膜腔内的液体,其成分十分丰富.通过对羊水及羊水细胞的检测,可以准确地评价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正确诊断胎儿有无遗传性疾病.本文主要对胎儿遗传性疾病产前诊断中羊水的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李盛初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