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护理体会

李萍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 灌肠治疗,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保留灌肠, 普鲁卡因注射液, 自身免疫, 护理体会, 锡类散, 混合液, 黄连素, 方法及, 证明, 片剂, 临床, 激素, 病变
摘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结肠炎性病变.我院自1996年5月~2005年12月采用锡类散、黄连素片剂、激素、普鲁卡因注射液混合液行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经临床证明效果良好.现将中西药行保留灌肠方法及护理体会简介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AF钉是在RP钉基础上改良、发展的新型脊柱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系统.我科自1999年来应用AF钉治疗下胸及腰段椎体骨折15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敬;赵终;黄元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髌骨骨折60例报告

    2005年2月~2007年2月我院应用髌骨爪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9~60岁,平均41.2岁,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33例,横形骨折18例,下极骨折9例.

    作者:王玉明;张子东;高建;王继仁;许宝学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酶标仪单、双波长检测的比较

    在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抗原或抗体时,不论是定量试验还是定性试验都要求使用酶标仪进行测定.一般的酶标仪在测定中均有单波长和双波长的模式,并且采用的都是垂直光路.但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会不太重视单波长和双波长的选择,对使用单、双波长给测定结果的差异也不很了解,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使用单波长检测导致部分项目(T3、T4、AFP、HCG等)吸光度值过高无法计算的问题.因此,笔者以β-HCG为例就酶标仪在选择单、双波长使用方面谈谈个人的体会,供同道参考.

    作者:梁荣伟;吴福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人脑胶质瘤中整合素β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人脑胶质瘤及16例正常脑组织中整合素β3蛋白的表达.结果 整合素β3在正常脑组织、低度恶性及高度恶性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8%、54.5%和84.2%.结论 整合素β3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的发生和恶性进展有关.

    作者:王永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人的护理

    前列腺癌(PCa)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首,易发生骨转移,现就我院自1998~2005年收治的32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丁春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川崎病患儿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后的川崎病患儿出现冠状动脉损害的变化.方法 将1990年1月~2004年12月间资料完整的81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有无应用丙种球蛋白分为两组,分别监测其治疗前、治疗后的3天,病程20天时、40天时血液流变学变化,同时应用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有无冠脉损害.结果 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患儿血浆蛋白浓度增多,血浆粘度增高,反应红细胞聚集性指标增高,冠脉损害增加.结论 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在一定时间内使冠状动脉损害增加,并不能减少冠脉损害发生率.

    作者:舒琼璋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院前急救护理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意外事故急症及灾害中毒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我院自成立急救站以来能够将先进的急救医疗服务快速、准确地送到病人身边,送到急救现场.经过初步诊治护理而维护了病人的基础生命,并将病人安全转送到医院进一步救治.现将院前的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贺月琴;夏凌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科学膳食合理营养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对饮食健康的追求,但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于怎样更合理的获得所需的营养并不了解,甚至进入很多的误区.主要原因就是膳食结构不合理,同时,适当的选择保健食品对于补充营养也有很大帮助.总之,合理平衡的膳食对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可心;李劲楠;刘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用正交试验探讨咽炎口服液生产工艺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咽炎口服液的佳生产工艺.结果 表明,以醇洗浓度为70%、水沉比例为1∶ 2、药液pH值调至5为佳.

    作者:王凤军;曹振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意义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简称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21世纪药剂科工作模式改革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医药学将从药品供应向药学监护转化.PC自美国学者首次提出至今已有10年时间,已得到世界范围内同行的普遍认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需要PC,PC也是中国传统药师的出路.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开展药学监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长远的社会意义.

    作者:庞玉贤;庞玉杰;贺利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应用速避凝的疗效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基础药物治疗36例为对照组;治疗组40例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速避凝,治疗30天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疗效评定,同时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和加强用药后的临床护理观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宣教工作,详细记录治疗期间的副作用,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达9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过程中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速避凝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效、安全、简便,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了速避凝的副作用,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王言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米索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1996年3月~2006年12月米索引产111例,12~15+孕周36例(米索1组),16~35+孕周75例(米索2组),均口服米非司酮50mg~75mg,12小时一次共6次,第四天上午舌下含服米索,25ug~600ug不等,每3~4小时重复给药,根据孕周及宫缩调整重复给药剂量,总量≤1800ug.利凡诺引产44例,16~35+孕周(利凡诺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 米索1组、米索2组、利凡诺组引产成功率、清宫率、引产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是97.22%、94.67%、90.91%;33%、20%、79.55%;(7.0±7.29)h、(17.72±18.30)h、(49.59±14.55)h;(106.57±84.92)ml、(178.87±134.75)ml、(147.25±101.53)ml;(5.17±2.31)天、(6.92±1.92)天、(7.66±3.52)天.米索1组较米索2组引产时间短,出血量少,差异有显著性.米索2组较利凡诺组引产时间短,清宫率低,差异有显著性,而成功率、出血量、住院天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米索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安全、可行、有效、简便、痛苦小,孕妇依从性好.

    作者:庞云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肺栓塞误诊病例分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急性肺栓塞是急性肺部疾患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根据我国尸检资料,肺栓塞的发病率为3%~11%,老年心脏病人则高达25%以上,且近年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尽管已有抗凝溶栓及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该病临床特征多样性,误诊率很高,使针对性治疗不及时或缺如,导致PE的病死率达30%[1],由此可见,早期正确诊断急性肺栓塞对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玲玲;董学惠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1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本组126例患者采用口服血脂康2粒(0.6g)/次,每日2次.结果 降血脂总有效率达85.7%.平均血清总胆固醇下降(TC)下降25%,低密度脂蛋白(LDL-C)下降27%,甘油三酯(TG)下降2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继宪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现阶段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市场的需求呈多层次发展趋势.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开发和管理好人,实现人才资源的佳利用,对于医院的持续性发展与长远规划越来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冠心病患者对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观察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对健康教育重视程度及相关因素,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对341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重视程度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住院次数有关.结论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的加强宣教.

    作者:万春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肝素钠早期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预防肾损害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HSP)为小儿常见病,占小儿风湿性疾病首位[1].其临床表现多样,但肾脏受累程度直接决定该病的远期预后.虽然HSP患儿大多预后较好,但HSPN(紫癜性肾炎)迁延不愈,发展成肾功能不全的也为数不少(占小儿末期肾衰的14%)[2].由于HSP易发展成HSPN,因此,如何预防HSP发展成HSPN决定HSP的预后情况.现将我科采用抗凝疗法治疗40例HSP,报告如下:

    作者:李细林;朱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治

    过敏性紫癜是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变态反应,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和小动静脉,临床上有皮肤紫斑及肾、关节等受累的表现.中医常属葡萄疫或肌衄范畴.现以笔者的临床浅识总结如下,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作者:江汉庭;江秀娘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腹腔镜疝网片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

    腹股沟疝的发病率很高,要治愈该病均需手术治疗,故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科常做的择期手术之一.但一项长期的(12~15年)的随访研究表明所有的疝修补的病人中15~30%复发,这其中60%的病人会有症状.1982年Ger报道了第一例腹腔镜疝修补术,目前常用的有二种:经腹腔腹膜前网片修补术(TAPP)和完全腹膜外网片修补术(TEP).

    作者:吴柳华;张宏;高雁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低分子肝素加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方法 总结和分析我院2003~2006年收治的68例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加华法林治疗的DVT病例.结果 68例DVT病例中,21例临床治愈,占30.88%;显效30例,占44.12%;有效17例,25.00%;无无效病例.达到临床治愈时间平均为(11±2)天.结论 应用LMWH加华法林治疗的DVT安全有效.

    作者:史树银;梁少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