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酶标仪单、双波长检测的比较

梁荣伟;吴福敢

关键词:酶标仪, 双波长, 单波长, 测定结果, 酶联免疫法, 选择, 吸光度值, 定性试验, 定量试验, 波长检测, 模式, 抗原, 抗体, 计算, 光路, 垂直
摘要:在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抗原或抗体时,不论是定量试验还是定性试验都要求使用酶标仪进行测定.一般的酶标仪在测定中均有单波长和双波长的模式,并且采用的都是垂直光路.但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会不太重视单波长和双波长的选择,对使用单、双波长给测定结果的差异也不很了解,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使用单波长检测导致部分项目(T3、T4、AFP、HCG等)吸光度值过高无法计算的问题.因此,笔者以β-HCG为例就酶标仪在选择单、双波长使用方面谈谈个人的体会,供同道参考.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院人力资源流失管理

    近年来,卫生人才流动出现如下现象:从自主流动到集体跳槽;从高等学历的成熟人才到各个层次的人才;从以医生为主到医、护、技、行政管理各类人群;从单向流动到流向多样化;从临床流向医药、器械购销领域或纯医学基础领域;由北方内陆省份流向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国有公立医院流向外资、股份制、民营医院,甚至出现从省级医院流向市级医院的反向流动;从追求薪酬待遇向实现自身价值及工作环境的舒适度转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非常广泛,人才是医院核心的资源和无形资产,人才管理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许多医院发展过程中遇到核心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瓶颈问题人力资源内部流失和外部流失.

    作者:赖永才;孔令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病,对于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等其它器官、系统疾病的病人,我们将此列为高危病人.在围手术期,特别是术前,应重视并发症的治疗,使其改善和纠正之后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002年~2007年3月,我院手术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德刚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左室假腱索21例临床误诊分析

    左室假腱索是一种心脏先天性解剖变异,临床往往误诊为其他心脏器质性疾病.2000~2006年我院门诊误诊21例左室假腱索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旭光;扬乐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应用速避凝的疗效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基础药物治疗36例为对照组;治疗组40例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速避凝,治疗30天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疗效评定,同时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和加强用药后的临床护理观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宣教工作,详细记录治疗期间的副作用,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达9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过程中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速避凝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效、安全、简便,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了速避凝的副作用,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王言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81例分析

    本文通过181例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归纳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时,应以预防MOF的发生为主,早期即行综合治疗,以此降低MOF发生率,减少病死率.

    作者:邓慧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护理

    脑梗塞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主要是与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大、中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加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好转率及治愈率,预防其它并发症,现将36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红;王晓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4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胰激肽原酶结合常规治疗并作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在一个月后即出现尿白蛋白下降,对照组在六个月后出现下降,有显著差别(P<0.05).而对血浆蛋白、尿素氮、肌酐、肌酐清除率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 胰激肽原酶联合常规治疗可以较早、较好地改善肾功能.

    作者:孟茂森;樊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食道癌根治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

    吻合口瘘是食道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一旦发生则死亡率极高,约占50%.[1]本科从1989年~2006年共行食道癌根治术960例,胸内吻合术760例,发生吻合口瘘13例,占1.7%,死亡2例,占15%.

    作者:胡新春;要润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强直性脊柱炎15例临床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本病主要发生于青壮年,绝大多数于40岁以前发病,以20~3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一般认为主要侵犯男姓,男女比例约为10~4∶ 1,且男性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女性较轻.AS在我国发病率约为0.3%,并非罕见疾病,但在基层医院未得到足够重视,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将15例AS分析如下:

    作者:邓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氨茶碱对哮喘病人的作用及药代学特点的探讨

    氨茶碱用于哮喘治疗已有七十多年历史了,至今仍为我国及世界大多数国家中应用广泛的平喘药物之一.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

    作者:许家本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全血、血清葡萄糖测定的对照分析

    随着急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POCT(病人近旁检验)就体现出这种趋势.血糖仪测定全血葡萄糖(,GLUC)基本具备了上述优点,但其准确度与血清GLUC准确度尚不够多.为此,我们对50多例随机就诊病人进行全血、血清GULC的平行测定,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翠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妊娠对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均有复杂的相互影响,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危害很大,属高危妊娠,应重视做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作者:肖苹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调查与干预对策

    随着吸入麻醉药在手术室应用的逐渐增加,手术过程中弥散在手术室内的麻醉气体或蒸汽,势必造成手术室环境的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这种微量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可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工作人员,有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的危险.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及其危害已引起普遍的重视,降低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加强工作人员的健康防护成了手术室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作者:王艳;褚艳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彩超诊断巨输尿管症1例

    巨输尿管病例,在临床工作中很罕见,教课书[1]及学术刊物上介绍也甚少.今有一例,与广大同行交流.1 一般资料患者,男,21岁,入伍两年余,从未有腰、腹痛等不适,今无诱因左下腹疼痛一小时入院.血常规:,WBC 6.8×109/L,LYM29%,GRA57%;尿常规两次均正常,未见RBC、脓血尿,血压130/80mmHg,心率85次/分,呼吸16次/分.

    作者:李涛;孙富强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金匮肾气丸新用二则

    金匮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原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等,我们用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及高血压病,收效良好,现举例如下.

    作者:姚景明;宋连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治

    过敏性紫癜是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变态反应,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和小动静脉,临床上有皮肤紫斑及肾、关节等受累的表现.中医常属葡萄疫或肌衄范畴.现以笔者的临床浅识总结如下,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作者:江汉庭;江秀娘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救治过程中加入纳洛酮治疗,以期提高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成功率.方法 对所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维持酸碱、电解质及血糖平衡、控制惊厥、治疗脑水肿、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等综合救治手段基础上,加入纳洛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9%, χ2值为4.619,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在常规救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且其毒副作用轻微,使用安全.

    作者:周黎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101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6年全年出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0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8例,感染率为17.82%,其中61.11%发生在入院后的前两周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结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年龄、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及抗生素的使用有关.

    作者:张敏;洪慧革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复脉汤加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1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纯中药复脉汤加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下简称病窦)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2003年4月~2006年2月21例,完整病历小结如下.

    作者:谌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术后观察与护理

    我院收治了多例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在生命垂危之际,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成功地行总胆管切开取石术,使病人安然度过危险期,直至伤口愈合而康复出院.

    作者:秦心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