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术后观察与护理

秦心华

关键词: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术后, 胆管切开取石术, 医护人员, 伤口愈合, 密切配合, 危险期, 生命, 康复, 患者, 病人
摘要:我院收治了多例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在生命垂危之际,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成功地行总胆管切开取石术,使病人安然度过危险期,直至伤口愈合而康复出院.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咳嗽变异型哮喘29例误诊分析

    对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咳嗽变异型哮喘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误诊的原因,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结果 表明误诊的主要原因为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够、滥用激素、缺乏综合分析等,提示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要加强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正确认识,结合临床资料、培养正确的诊断思路、综合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朱俊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机体的影响

    目的 综述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作一综述.结果 腹腔镜手术依靠CO2气腹行荷电操作,具有创伤小、对腹腔内脏干扰少等优点,但对患者各脏器生理机能、免疫产生不良影响及可能引起术后肿瘤种植、转移、复发等.结论 气腹对机体影响复杂,应加强相关研究.

    作者:潘志坚;李锋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西咪替丁等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观察

    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本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从2004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了均经上级医院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经门诊给予西咪替丁、阿莫西林与甲硝唑联合用药治疗,临床观察如下:

    作者:汤士志;闫长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老年病人术后等效剂量曲马多、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等效剂量的曲马多、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65~75岁老年病人,ASAⅠ~Ⅱ级,在全麻下完成手术,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当病人感到疼痛时给予等效剂量的负荷量,并连接PCA止痛泵,持续静脉输注等效剂量曲马多10mg·2ml-1·h-1、芬太尼10μg·2ml-1·h-1、舒芬太尼1.0μg·2ml-1·h-1.记录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HR、VAS、BCS及副作用情况.结果 三组病人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F、S组SPO2较给药前及T组有明显降低(P<0.05);F组的RR较T组及给药前明显减慢(P<0.05);T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F、S组(P<0.05).结论 三种给药方式均能取得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但应注意呼吸抑制的发生.

    作者:于占强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术后观察与护理

    我院收治了多例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在生命垂危之际,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成功地行总胆管切开取石术,使病人安然度过危险期,直至伤口愈合而康复出院.

    作者:秦心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降纤酶与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静滴降纤酶1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连用3天,然后隔日一次静点,剂量相同,7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30例静滴维脑路通注射液0.6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连用14天,用药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结果 降纤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降纤酶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结果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降纤酶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刘晖;韩兴国;吴晓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头部和脊椎推拿对脑瘫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估推拿头部和脊椎对脑瘫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47例脑瘫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126例,对照组121例.两组均予以功能训练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头部和脊柱推拿.结果 经过3个月~1年的治疗,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患儿头部和脊椎的反复推拿刺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神经中枢休眠状态下突触的激活,降低其阈值,形成部分神经功能重组,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效果.

    作者:司荣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体会

    笔者主要阐述了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体会,提到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应从病情稳定后,宜尽早开始,越早实施康复,功能恢复效果越好.早期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护理、治疗各阶段的护理和康复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地防止残疾的形成和加重.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对防止关节挛缩、预防压疮的发生,纠正异常运动模式及废用综合征发生效果良好.

    作者:黄宝玲;郑建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1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本组126例患者采用口服血脂康2粒(0.6g)/次,每日2次.结果 降血脂总有效率达85.7%.平均血清总胆固醇下降(TC)下降25%,低密度脂蛋白(LDL-C)下降27%,甘油三酯(TG)下降2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继宪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意义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简称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21世纪药剂科工作模式改革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医药学将从药品供应向药学监护转化.PC自美国学者首次提出至今已有10年时间,已得到世界范围内同行的普遍认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需要PC,PC也是中国传统药师的出路.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开展药学监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长远的社会意义.

    作者:庞玉贤;庞玉杰;贺利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妊娠对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均有复杂的相互影响,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危害很大,属高危妊娠,应重视做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作者:肖苹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死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1996年以来,我们收治了有机磷中毒患者248例,积累了丰富的抢救经验,其中不乏失败的教训,现就可能出现的死因及必要的防范措施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仁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24例产后尿潴留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针对产后尿潴留病因、有效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24例不同病因的产后尿潴留产妇,采用物理刺激、诱导排尿法、穴位注射法及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24例产后尿潴留患者,全部恢复自行排尿功能.结论 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产后尿潴留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疗效满意.

    作者:张凤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193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既往有无心绞痛病史分为A(52例),B(141例)二组,比较二组间院内死亡率、死亡原因的差异.结果 (1)B组院内死亡率显著低于A组(16.31%vs 28.85%);(2)B组因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的比例显著低于A组(10.64%vs 23.08%).结论 既往有心绞痛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相对较低,其原因可能与既往心绞痛促进冠脉侧枝循环形成及缺血预适应机制有关.

    作者:熊旭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1例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抢救与护理.方法 对1例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成功救护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 经过畅通呼吸道、电击除颤、心肺复苏、静脉给药等快速而紧急的抢救与护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结论 基层护理人员敏锐的观察力、高素质的专业技能水平、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抢救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程彩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肺部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认识

    肺炎性假瘤是非特异性炎性细胞集聚,导致的肺内肿瘤样病变,但并非是真正的肿瘤,也不是另一些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肿瘤样病变,例如肺结核,因此称为炎性假瘤[1].肺部炎性假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样炎性增生病变,在肺良性肿块中次于结核球居第二[2],发病大多为中年人,其临床表现不具备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易与结核球、腺瘤及周围型肺癌等病变混淆,正确认识本病可提高对本病的检出与诊断的可能性.

    作者:李良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信息支持对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疼痛的影响

    目的 了解信息支持对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断指再植病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按医院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基础上,从入组后开始接受由研究者提供的信息支持.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断指再植病人术后当天、术后1~3天、4~7天疼痛状况.结果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信息支持可有效缓解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的疼痛.

    作者:彭爱萍;林俊;李怡;欧引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舒适护理在提高住院病人满意度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住院病人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出院后电话回访方式,随机抽查神经内科2006年9月前未开展舒适护理出院病人200例的满意度,与2006年10月后开展舒适护理出院病人200例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舒适护理后,病人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护理效果满意度达96%,护理投诉大幅度下降.结论 开展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提高住院病人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使医患双方共同受益,是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兰丽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肺栓塞误诊病例分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急性肺栓塞是急性肺部疾患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根据我国尸检资料,肺栓塞的发病率为3%~11%,老年心脏病人则高达25%以上,且近年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尽管已有抗凝溶栓及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该病临床特征多样性,误诊率很高,使针对性治疗不及时或缺如,导致PE的病死率达30%[1],由此可见,早期正确诊断急性肺栓塞对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玲玲;董学惠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给予稳心颗粒(27g/d),B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前后,对两组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分别给予记录,并监测肝、肾功能,肌酶、血脂.结果 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组心律失常明显少于稳心颗粒组(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丽梅;张磊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