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咳嗽变异型哮喘29例误诊分析

朱俊奎

关键词:咳嗽变异型哮喘, 误诊, 原因
摘要:对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咳嗽变异型哮喘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误诊的原因,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结果 表明误诊的主要原因为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够、滥用激素、缺乏综合分析等,提示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要加强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正确认识,结合临床资料、培养正确的诊断思路、综合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生理运动复位法治疗13种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观察

    通过对脊柱相关疾病病因、病理的认识,提出本病的发病,除少部分源于直接外力作用外,多数则由各种慢性劳损和不正当的脊柱屈伸、旋转等随意运动引起,多无严重的脱位存在.因此,在治疗时无需施加过强、过猛而易于对机体造成伤害的被动外力予以矫正.生理运动复位法是一种手法治疗本病的安全、有效方法.并附临床经治13种529例本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作者:胡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人脑胶质瘤中整合素β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人脑胶质瘤及16例正常脑组织中整合素β3蛋白的表达.结果 整合素β3在正常脑组织、低度恶性及高度恶性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8%、54.5%和84.2%.结论 整合素β3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的发生和恶性进展有关.

    作者:王永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目的 防护性护理措施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43例病人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术前给予健康评估,积极控制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患肢状况.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给予抬高患肢,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时间,机械、药物预防.结果 43例病人4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经过治疗全部恢复出院.结论 术前、术后积极主动的防治性护理可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作者:贾利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原发输卵管癌2例临床分析

    原发输卵管癌是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5%[1].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现将2例原发输卵管癌的资料进行报道分析,希望引起临床医生的警惕.

    作者:徐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42例临床观察

    鼻中隔偏曲症是鼻科临床中较常见的疾病,它可以引起患者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又常常继发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症属鼻部结构改变性疾患,临床常需要手术治疗.近年来鼻内窥镜不断更新并且已经比较普及地应用于临床中,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成形矫正术,可以根据鼻中隔偏曲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术式,本文总结如下.

    作者:扈祚良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体会

    笔者主要阐述了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体会,提到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应从病情稳定后,宜尽早开始,越早实施康复,功能恢复效果越好.早期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护理、治疗各阶段的护理和康复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地防止残疾的形成和加重.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对防止关节挛缩、预防压疮的发生,纠正异常运动模式及废用综合征发生效果良好.

    作者:黄宝玲;郑建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信息支持对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疼痛的影响

    目的 了解信息支持对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断指再植病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按医院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基础上,从入组后开始接受由研究者提供的信息支持.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断指再植病人术后当天、术后1~3天、4~7天疼痛状况.结果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信息支持可有效缓解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的疼痛.

    作者:彭爱萍;林俊;李怡;欧引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川崎病患儿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后的川崎病患儿出现冠状动脉损害的变化.方法 将1990年1月~2004年12月间资料完整的81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有无应用丙种球蛋白分为两组,分别监测其治疗前、治疗后的3天,病程20天时、40天时血液流变学变化,同时应用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有无冠脉损害.结果 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患儿血浆蛋白浓度增多,血浆粘度增高,反应红细胞聚集性指标增高,冠脉损害增加.结论 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在一定时间内使冠状动脉损害增加,并不能减少冠脉损害发生率.

    作者:舒琼璋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回盲部癌误诊急性阑尾炎分析与对策

    回盲部是结肠癌的好发部位,回盲部癌早期肠道症状不典型,病人常表现右下腹或上腹隐痛,右下腹压痛,在病人呈急性右下腹痛入院时往往因病史采集不全、检查仓促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予行急诊手术治疗,我院1990~2006年共26例回盲部癌误诊急性阑尾炎,现分析如下:

    作者:余东;李生学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利用网络统计信息提高医院医保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院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的统计数据信息,为医院的医保质量指标的预测和制定、医保服务质量的监控、医保服务质量的评价及为医保机构医疗费用的结算等管理提供依据,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玉英;李维峰;赵荣合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1∶ 1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u,bid,脐周ih,奥扎格雷钠80mg,bi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bid,疗程15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1).治疗组凝血酶元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聚集率于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合并奥扎格雷钠为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清英;田小军;郝洁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脑血管病复发196例危险因素分析

    脑血管病是高复发和高致残的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据统计,1/4~3/4的脑血管病在2~5年内复发.因此,对复发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脑血管病再次复发危险人群,以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10月诊治的脑血管病复发196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戈鲁;李运利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食道骨软骨瘤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1. 1 患者,男,77岁,自觉剑突下上腹部闷痛不适半年,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明显吞咽困难.体检:一般情况尚好,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电子胃镜示:食道距门齿约30cm处可见半月状肿物隆起,管腔明显变窄,表面尚光滑、质硬.胃窦部粘膜充血水肿,可见10多处出血点.

    作者:黎善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米索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1996年3月~2006年12月米索引产111例,12~15+孕周36例(米索1组),16~35+孕周75例(米索2组),均口服米非司酮50mg~75mg,12小时一次共6次,第四天上午舌下含服米索,25ug~600ug不等,每3~4小时重复给药,根据孕周及宫缩调整重复给药剂量,总量≤1800ug.利凡诺引产44例,16~35+孕周(利凡诺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 米索1组、米索2组、利凡诺组引产成功率、清宫率、引产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是97.22%、94.67%、90.91%;33%、20%、79.55%;(7.0±7.29)h、(17.72±18.30)h、(49.59±14.55)h;(106.57±84.92)ml、(178.87±134.75)ml、(147.25±101.53)ml;(5.17±2.31)天、(6.92±1.92)天、(7.66±3.52)天.米索1组较米索2组引产时间短,出血量少,差异有显著性.米索2组较利凡诺组引产时间短,清宫率低,差异有显著性,而成功率、出血量、住院天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米索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安全、可行、有效、简便、痛苦小,孕妇依从性好.

    作者:庞云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食道癌根治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

    吻合口瘘是食道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一旦发生则死亡率极高,约占50%.[1]本科从1989年~2006年共行食道癌根治术960例,胸内吻合术760例,发生吻合口瘘13例,占1.7%,死亡2例,占15%.

    作者:胡新春;要润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医院档案管理面临的新任务和对策

    随着我院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整体格局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以独立经营管理为主的几大部门.这些机构的档案管理如何进行、档案工作如何开展是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新命题.本文结合我院两年来的实际工作情况,作一下总结,以期引起医院档案管理同行的关注和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

    作者:潘帼湘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低分子肝素加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方法 总结和分析我院2003~2006年收治的68例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加华法林治疗的DVT病例.结果 68例DVT病例中,21例临床治愈,占30.88%;显效30例,占44.12%;有效17例,25.00%;无无效病例.达到临床治愈时间平均为(11±2)天.结论 应用LMWH加华法林治疗的DVT安全有效.

    作者:史树银;梁少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院前急救护理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意外事故急症及灾害中毒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我院自成立急救站以来能够将先进的急救医疗服务快速、准确地送到病人身边,送到急救现场.经过初步诊治护理而维护了病人的基础生命,并将病人安全转送到医院进一步救治.现将院前的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贺月琴;夏凌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肺栓塞误诊病例分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急性肺栓塞是急性肺部疾患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根据我国尸检资料,肺栓塞的发病率为3%~11%,老年心脏病人则高达25%以上,且近年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尽管已有抗凝溶栓及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该病临床特征多样性,误诊率很高,使针对性治疗不及时或缺如,导致PE的病死率达30%[1],由此可见,早期正确诊断急性肺栓塞对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玲玲;董学惠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