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理运动复位法治疗13种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观察

胡军

关键词:脊柱相关疾病, 手法治疗, 生理运动复位
摘要:通过对脊柱相关疾病病因、病理的认识,提出本病的发病,除少部分源于直接外力作用外,多数则由各种慢性劳损和不正当的脊柱屈伸、旋转等随意运动引起,多无严重的脱位存在.因此,在治疗时无需施加过强、过猛而易于对机体造成伤害的被动外力予以矫正.生理运动复位法是一种手法治疗本病的安全、有效方法.并附临床经治13种529例本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慢性病的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一方面由于生理特点,各脏器开始萎缩退化,另一方面,由于生理衰老带来的心理变化的疾病,在环境改变等情况下表现十分显著,因此,对老年患者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及各种理化疗法外,还有心理疗法.临床护理人员若能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适宜的心理疗法与药物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琼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救治过程中加入纳洛酮治疗,以期提高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成功率.方法 对所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维持酸碱、电解质及血糖平衡、控制惊厥、治疗脑水肿、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等综合救治手段基础上,加入纳洛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9%, χ2值为4.619,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在常规救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且其毒副作用轻微,使用安全.

    作者:周黎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1例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抢救与护理.方法 对1例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成功救护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 经过畅通呼吸道、电击除颤、心肺复苏、静脉给药等快速而紧急的抢救与护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结论 基层护理人员敏锐的观察力、高素质的专业技能水平、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抢救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程彩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米索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1996年3月~2006年12月米索引产111例,12~15+孕周36例(米索1组),16~35+孕周75例(米索2组),均口服米非司酮50mg~75mg,12小时一次共6次,第四天上午舌下含服米索,25ug~600ug不等,每3~4小时重复给药,根据孕周及宫缩调整重复给药剂量,总量≤1800ug.利凡诺引产44例,16~35+孕周(利凡诺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 米索1组、米索2组、利凡诺组引产成功率、清宫率、引产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是97.22%、94.67%、90.91%;33%、20%、79.55%;(7.0±7.29)h、(17.72±18.30)h、(49.59±14.55)h;(106.57±84.92)ml、(178.87±134.75)ml、(147.25±101.53)ml;(5.17±2.31)天、(6.92±1.92)天、(7.66±3.52)天.米索1组较米索2组引产时间短,出血量少,差异有显著性.米索2组较利凡诺组引产时间短,清宫率低,差异有显著性,而成功率、出血量、住院天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米索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安全、可行、有效、简便、痛苦小,孕妇依从性好.

    作者:庞云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意义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简称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21世纪药剂科工作模式改革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医药学将从药品供应向药学监护转化.PC自美国学者首次提出至今已有10年时间,已得到世界范围内同行的普遍认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需要PC,PC也是中国传统药师的出路.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开展药学监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长远的社会意义.

    作者:庞玉贤;庞玉杰;贺利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替硝唑和甲硝唑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 探讨替硝唑和甲硝唑在临床上的运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病例60例,分成二组分别用替硝唑和甲硝唑进行治疗.结果 替硝唑治愈25例,有效5例;甲硝唑治愈16例,有效6例,无效8例.结论 替硝唑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甲硝唑.

    作者:宋燕萍;刘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解剖型钢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2月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7例,按Evans分类:Ⅱ型3例,Ⅲ型12例,Ⅳ型9例,Ⅴ型2例,对手术情况、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7例中优17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8.9%.结论 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易取得成功、疗效满意.

    作者:莫宗永;梁戈;梁立然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门诊注射输液患者健康教育

    门诊注射输液室是医院服务的窗口前哨.每天接待量大、流动性大、病种复杂.患者年龄跨度大,病情具有阶段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要做好窗口服务工作,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按需宣教、心理干预,能减轻穿刺时的负面情绪,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不同疾病、不同阶段、不同用药,成人小儿个性化宣教,特殊用药特别指导,可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利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服务满意度和医院信誉度.

    作者:曲丽莉;马爱萍;李继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口腔护理的特点及措施

    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大多数是口服药物中毒,因此对口腔粘膜造成了严重损伤,同时部分患者由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又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致使口腔细菌数量大量增加种类也发生了改变,细菌的比例大大增加,口腔护理难度随之加大,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口腔护理直接相关.笔者针对患者口腔粘膜损伤程度及有无使用呼吸机等具体情况,对近五年内收治的106例患者实施不同程度的口腔护理措施,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玉春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手足口病73例分析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致命并发症.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此病.笔者总结了2006年1月~2006年12月临床收入院和留观患儿73例,其临床经过和特征作观察分析:

    作者:周国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老年病人术后等效剂量曲马多、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等效剂量的曲马多、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65~75岁老年病人,ASAⅠ~Ⅱ级,在全麻下完成手术,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当病人感到疼痛时给予等效剂量的负荷量,并连接PCA止痛泵,持续静脉输注等效剂量曲马多10mg·2ml-1·h-1、芬太尼10μg·2ml-1·h-1、舒芬太尼1.0μg·2ml-1·h-1.记录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HR、VAS、BCS及副作用情况.结果 三组病人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F、S组SPO2较给药前及T组有明显降低(P<0.05);F组的RR较T组及给药前明显减慢(P<0.05);T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F、S组(P<0.05).结论 三种给药方式均能取得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但应注意呼吸抑制的发生.

    作者:于占强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自2005年8月~2006年12月份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辉;张丽利;葛桂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全血、血清葡萄糖测定的对照分析

    随着急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POCT(病人近旁检验)就体现出这种趋势.血糖仪测定全血葡萄糖(,GLUC)基本具备了上述优点,但其准确度与血清GLUC准确度尚不够多.为此,我们对50多例随机就诊病人进行全血、血清GULC的平行测定,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翠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

    目前,我市临床用血和单采成分血100%来自公民自愿无偿捐献.为扩大和巩固自愿无偿献血队伍,不仅要提高服务质量,为献血者提供方便、舒适的献血环境,更要加强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使献血者在无私奉献爱心的同时得到更加人性化的优质服务.

    作者:孔珂;王春梅;高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现阶段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市场的需求呈多层次发展趋势.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开发和管理好人,实现人才资源的佳利用,对于医院的持续性发展与长远规划越来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193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既往有无心绞痛病史分为A(52例),B(141例)二组,比较二组间院内死亡率、死亡原因的差异.结果 (1)B组院内死亡率显著低于A组(16.31%vs 28.85%);(2)B组因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的比例显著低于A组(10.64%vs 23.08%).结论 既往有心绞痛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相对较低,其原因可能与既往心绞痛促进冠脉侧枝循环形成及缺血预适应机制有关.

    作者:熊旭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三仁汤加味治疗不寐36例

    不寐是以失眠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其发生的基本原因系脏腑机能紊乱,气血阴阳的相对平衡失调.我们采用三仁汤加味治疗该病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爱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信息支持对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疼痛的影响

    目的 了解信息支持对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断指再植病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按医院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基础上,从入组后开始接受由研究者提供的信息支持.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断指再植病人术后当天、术后1~3天、4~7天疼痛状况.结果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信息支持可有效缓解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的疼痛.

    作者:彭爱萍;林俊;李怡;欧引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浅谈护士对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

    人的出生、成长、死亡是人生的自然发展过程.如何做好临终病人的护理工作,减轻病人临终前身体和精神心理方面的痛苦,这是护士应尽的职责,也是临终护理所要实现的目标.

    作者:刘再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谱细胞冰冻后抗原稳定性和完整性分析

    目的 探讨延长谱细胞的有效期的方法.方法 冰冻甘油保存法,并对谱细胞进行冰冻前、甘油冰冻后2年抗原稳定性和完整性比较试验.结果 保存2年,抗原稳定性和完整性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谱细胞冰冻后抗原稳定性和完整性良好,因此,延长了谱细胞的保存时间.

    作者:高秀俊;刘郁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