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珍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选择住院患儿320例,按年龄不同分成4组,1组(新生儿),2组(1个月~3岁),3组(3~6岁)和4组(6~12岁),比较各组留置天数及出现并发症的例数.结果 1组及4组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明显低于2组和3组,留置时间长,前者与后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儿科应用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血管损伤、保持静脉输液通路畅通、提高了治疗和护理质量,尤其对新生儿和年龄较大患儿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爱霞;张灵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回盲部是结肠癌的好发部位,回盲部癌早期肠道症状不典型,病人常表现右下腹或上腹隐痛,右下腹压痛,在病人呈急性右下腹痛入院时往往因病史采集不全、检查仓促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予行急诊手术治疗,我院1990~2006年共26例回盲部癌误诊急性阑尾炎,现分析如下:
作者:余东;李生学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方法 对从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56例HIE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56例中,治愈34例(60.7%)、好转12例(21.4%)、自动出院4例、转院3例、死亡3例.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发生于围产儿,尤其易发生于窒息的足月儿,脑组织以水肿、软化、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病变,是新生儿窒息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因此,治疗不能只针对某一方面、只采用一种药物,必须全面考虑.可采用药物综合治疗.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m rection,PCR)作为一项较新的科学技术检测方法,在检验医学领域中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是有广阔前景的.为适应不同项目研究开发目的、不同的临床诊断对象需求,通过改变组成和反应条件及与其它先进技术相结合,PCR技术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
作者:王霞;兰信国;吴秀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瘤简称pPNET,是起源于周围神经,由原始神经外胚层细胞组成的肿瘤,pPNET的分类和命名是复杂而有争议的,代表着一系列从分化程度低(尤文肉瘤)到分化程度高(神经上皮瘤)的疾病,pPNET和骨外尤文肉瘤(E-EWS)之间在形态上并无明显的界限,近年多数学者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E-EWS/PNET家族这一联合名称.现将301医院近年收治的6例PNET病人的资料分析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作者:徐公斌;王晓光;戴广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脑血管病是高复发和高致残的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据统计,1/4~3/4的脑血管病在2~5年内复发.因此,对复发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脑血管病再次复发危险人群,以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10月诊治的脑血管病复发196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戈鲁;李运利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心血通含有多种心血管活性物质,具有扩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改善肾血流等作用.PTFV1即心电图中V1导联P波的终末电势,可作为左心功能评价指标之一.我们观察50例患者用心血通后PTFV1变化,旨在探讨心血通对心泵功能影响.
作者:李新;张晶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针对产后尿潴留病因、有效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24例不同病因的产后尿潴留产妇,采用物理刺激、诱导排尿法、穴位注射法及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24例产后尿潴留患者,全部恢复自行排尿功能.结论 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产后尿潴留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疗效满意.
作者:张凤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前列腺癌(PCa)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首,易发生骨转移,现就我院自1998~2005年收治的32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丁春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对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咳嗽变异型哮喘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误诊的原因,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结果 表明误诊的主要原因为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够、滥用激素、缺乏综合分析等,提示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要加强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正确认识,结合临床资料、培养正确的诊断思路、综合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朱俊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软化期后患者医院内和医院外(社区或家庭)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软化期后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家庭康复组60例,院内常规康复组60例,分别进行有计划的康复训练治疗.结果 两组康复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软化期后患者较早出院,由神经康复小组指导,在社区(家庭)继续康复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扈林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或称冠心病,是内科常见、多发疾病之一.死亡率高,是当今世界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院二年来收治的冠心病134例患者,经心电图、心电负荷试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血清心肌酶、X线等检查总结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艳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9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16例采用单纯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平均疗程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有明显纠正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其疗效比单纯常规疗效显著.
作者:贾爱霞;袁建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鼻中隔偏曲症是鼻科临床中较常见的疾病,它可以引起患者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又常常继发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症属鼻部结构改变性疾患,临床常需要手术治疗.近年来鼻内窥镜不断更新并且已经比较普及地应用于临床中,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成形矫正术,可以根据鼻中隔偏曲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术式,本文总结如下.
作者:扈祚良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综述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作一综述.结果 腹腔镜手术依靠CO2气腹行荷电操作,具有创伤小、对腹腔内脏干扰少等优点,但对患者各脏器生理机能、免疫产生不良影响及可能引起术后肿瘤种植、转移、复发等.结论 气腹对机体影响复杂,应加强相关研究.
作者:潘志坚;李锋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我院儿科自2005年8月~2006年12月份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辉;张丽利;葛桂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大多数是口服药物中毒,因此对口腔粘膜造成了严重损伤,同时部分患者由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又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致使口腔细菌数量大量增加种类也发生了改变,细菌的比例大大增加,口腔护理难度随之加大,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口腔护理直接相关.笔者针对患者口腔粘膜损伤程度及有无使用呼吸机等具体情况,对近五年内收治的106例患者实施不同程度的口腔护理措施,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玉春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评估推拿头部和脊椎对脑瘫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47例脑瘫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126例,对照组121例.两组均予以功能训练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头部和脊柱推拿.结果 经过3个月~1年的治疗,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患儿头部和脊椎的反复推拿刺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神经中枢休眠状态下突触的激活,降低其阈值,形成部分神经功能重组,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效果.
作者:司荣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对于急性肾衰、急性中毒、早期透析、重症抢救的患者,尽快地建立临时性血管通道,及时进行透析、灌流或血液滤过等治疗,清除患者体内毒素,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英利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根据68例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程度的不同将乳房胀痛分为轻、中、重三种,并针对产妇的疼痛程度和各自的心理状况实施不同的护理,在解除产妇乳房胀痛的同时做好母乳喂养.
作者:敖巧敏;郭志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