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霞;张灵
总结了我院180例腭裂修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认为应根据患者年龄、术后并发症等特点加强围手术期的生理和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并同时关注家长的心理疏导.
作者:邵素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透析导管内输入抗生素治疗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操作及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2005年以来导管相关性感染32例管内输注抗生素治疗患者的资料,管内输液的具体操作及护理中注意事项.结果 管内输注抗生素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治疗管内相关性感染的重要措施,避免拔管和再次插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结论 管内输注抗生素治疗管内相关性感染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瑞;李小红;张梅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致命并发症.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此病.笔者总结了2006年1月~2006年12月临床收入院和留观患儿73例,其临床经过和特征作观察分析:
作者:周国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对健康教育重视程度及相关因素,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对341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重视程度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住院次数有关.结论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的加强宣教.
作者:万春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非Q波性AMI.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1].我们对ACS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玉雪;胡英允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根据68例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程度的不同将乳房胀痛分为轻、中、重三种,并针对产妇的疼痛程度和各自的心理状况实施不同的护理,在解除产妇乳房胀痛的同时做好母乳喂养.
作者:敖巧敏;郭志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在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抗原或抗体时,不论是定量试验还是定性试验都要求使用酶标仪进行测定.一般的酶标仪在测定中均有单波长和双波长的模式,并且采用的都是垂直光路.但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会不太重视单波长和双波长的选择,对使用单、双波长给测定结果的差异也不很了解,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使用单波长检测导致部分项目(T3、T4、AFP、HCG等)吸光度值过高无法计算的问题.因此,笔者以β-HCG为例就酶标仪在选择单、双波长使用方面谈谈个人的体会,供同道参考.
作者:梁荣伟;吴福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吻合口瘘是食道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一旦发生则死亡率极高,约占50%.[1]本科从1989年~2006年共行食道癌根治术960例,胸内吻合术760例,发生吻合口瘘13例,占1.7%,死亡2例,占15%.
作者:胡新春;要润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替硝唑和甲硝唑在临床上的运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病例60例,分成二组分别用替硝唑和甲硝唑进行治疗.结果 替硝唑治愈25例,有效5例;甲硝唑治愈16例,有效6例,无效8例.结论 替硝唑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甲硝唑.
作者:宋燕萍;刘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笔者主要阐述了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体会,提到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应从病情稳定后,宜尽早开始,越早实施康复,功能恢复效果越好.早期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护理、治疗各阶段的护理和康复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地防止残疾的形成和加重.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对防止关节挛缩、预防压疮的发生,纠正异常运动模式及废用综合征发生效果良好.
作者:黄宝玲;郑建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5岁,休干.因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3天于2007年3月27日到401医院住院检查治疗.入院后持续性疼痛不减轻,服用止痛药可缓解.病程中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无胸闷、胸痛,大小便正常.
作者:田剑;康雪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特征,为PCOS的正确诊断、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PCOS患者50例,选择体检正常的妇女4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早卵泡期或闭经状态下各项性激素、空腹及糖负荷后各个时点胰岛素水平.结果 PCOS患者血清中胰岛素值和睾酮(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OS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
作者:孙秀芳;张继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我院儿科自2005年8月~2006年12月份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辉;张丽利;葛桂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原发输卵管癌是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5%[1].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现将2例原发输卵管癌的资料进行报道分析,希望引起临床医生的警惕.
作者:徐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晚期肝、肾、心、肺等疾病选择器官移植模式治疗,在美国每年有27000余人次,[1]国内器官移植例数尚未资料可查.器官移植后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40%,严重的消化道并发症约10%.[2]
作者:陈建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选择住院患儿320例,按年龄不同分成4组,1组(新生儿),2组(1个月~3岁),3组(3~6岁)和4组(6~12岁),比较各组留置天数及出现并发症的例数.结果 1组及4组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明显低于2组和3组,留置时间长,前者与后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儿科应用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血管损伤、保持静脉输液通路畅通、提高了治疗和护理质量,尤其对新生儿和年龄较大患儿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爱霞;张灵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瘤简称pPNET,是起源于周围神经,由原始神经外胚层细胞组成的肿瘤,pPNET的分类和命名是复杂而有争议的,代表着一系列从分化程度低(尤文肉瘤)到分化程度高(神经上皮瘤)的疾病,pPNET和骨外尤文肉瘤(E-EWS)之间在形态上并无明显的界限,近年多数学者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E-EWS/PNET家族这一联合名称.现将301医院近年收治的6例PNET病人的资料分析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作者:徐公斌;王晓光;戴广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前,我市临床用血和单采成分血100%来自公民自愿无偿捐献.为扩大和巩固自愿无偿献血队伍,不仅要提高服务质量,为献血者提供方便、舒适的献血环境,更要加强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使献血者在无私奉献爱心的同时得到更加人性化的优质服务.
作者:孔珂;王春梅;高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介绍临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造成临床护士职业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可能对护士产生的健康危害和防护现状.旨在呼吁社会各界,特别是医院管理部门重视职业损伤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积极改进工作环境、加强防护知识教育、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损伤报告制度,减少危害的发生.
作者:王莉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结肠炎性病变.我院自1996年5月~2005年12月采用锡类散、黄连素片剂、激素、普鲁卡因注射液混合液行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经临床证明效果良好.现将中西药行保留灌肠方法及护理体会简介如下:
作者:李萍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