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为表现带状疱疹1例

田剑;康雪玉

关键词:上腹部, 疼痛, 临床资料, 检查治疗, 止痛药, 住院, 医院, 胸痛, 胸闷, 呕吐, 患者, 发热, 恶心
摘要:1 临床资料患者,男,85岁,休干.因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3天于2007年3月27日到401医院住院检查治疗.入院后持续性疼痛不减轻,服用止痛药可缓解.病程中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无胸闷、胸痛,大小便正常.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01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6年全年出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0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8例,感染率为17.82%,其中61.11%发生在入院后的前两周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结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年龄、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及抗生素的使用有关.

    作者:张敏;洪慧革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原发输卵管癌2例临床分析

    原发输卵管癌是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5%[1].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现将2例原发输卵管癌的资料进行报道分析,希望引起临床医生的警惕.

    作者:徐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中医治疗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7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性传播性疾病的新途径和方法.方法 淋病分为湿热下注、脾肾两虚二型,非淋菌性尿道炎分为湿热下注、肝肾亏虚二型,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并结合西医治疗.结果 淋病治愈39例,好转5例,未愈3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治愈17例,好转2例,未愈4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及早治疗,多数可以根治.

    作者:任新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治

    过敏性紫癜是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变态反应,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和小动静脉,临床上有皮肤紫斑及肾、关节等受累的表现.中医常属葡萄疫或肌衄范畴.现以笔者的临床浅识总结如下,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作者:江汉庭;江秀娘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一起疥疮流行的调查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 通过对某部2005年度接收的新兵中发生的一起疥疮流行的调查分析,以及为控制此起疥疮在新兵营的流行所采取的相应防治措施的经验总结,为部队开展新兵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借鉴,以防类似传染病在新兵营中的发生.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收集9例患病新兵的临床发病特点、居住环境、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寻找传染源及传播途径;对患者采取药物治疗、隔离居住、住所消毒等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疥疮在新兵营的传染和流行;开展专题健康教育,下发疥疮防治宣传资料,进行卫生防病知识普及,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及纠正不良卫生习惯,以提高新兵营带兵干部及新兵的卫生防病主动意识.结果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找到了此起疥疮流行的首发病例为湖南籍新兵,此起传染病的发生是一起由外源性感染疥疮患者进入部队而引起的新兵营疥疮流行,其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在此起疥疮流行中该所属部队及卫生防疫部门所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扩散、传播.通过专题健康教育及下发疥疮防治宣传资料,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使此批新兵营带兵干部及新兵学到了防治疥疮等传染病的卫生防病知识,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了新兵营带兵干部及新兵的卫生防病主动意识.结论 在此起疥疮流行中该所属部队及卫生防疫部门所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是积极有效的,通过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的实施,使此起疥疮在新兵营的流行得到了有效遏制,迅速地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传播,从而稳定了新兵的情绪,保障了新兵营正常的生活、工作、训练秩序.

    作者:王晋蜀;尹莉;周丽娜;高北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81例分析

    本文通过181例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归纳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时,应以预防MOF的发生为主,早期即行综合治疗,以此降低MOF发生率,减少病死率.

    作者:邓慧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磨削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磨削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10例深Ⅱ度烧伤病人在伤后1~3天内分别采用传统削痂法和磨削法,比较愈合时间和瘢痕形成情况.结果 深Ⅱ度创面采用磨削法可缩短病人愈合时间(p<0.05),同时也抑制了创面瘢痕增生.结论 磨削方法简便、易行、手术出血少、损伤轻,既可祛除坏死组织,又可大程度保留残存皮肤及皮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抑制瘢痕形成.

    作者:赵继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淋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淋病引起生殖道感染临床效果.方法 将自愿参与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中医药组、西医药组各40例,分别用药治疗,7天为一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中西药组有效率100%,中医药组97.50%,西医药组87.50%,中西药组、中医药组与西医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和西医辨证相结合,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结合中医药治疗急性淋病,疗效显著.

    作者:刁春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心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不孕症患者提供佳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2004年2月1日~2006年7月1日在我院生殖内分泌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符合入组条件且表示能够坚持随访的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均按要求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并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40例(失访4例),在其诊治过程中对其进行全程、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40例(失访2例),则顺其自然不进行心理干预,仅给于一般性指导.对干预前及干预三个月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经全程系统心理干预的观察组其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

    作者:郝秋云;唐乃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实施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素质

    护士继续教育是指在护士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继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综合性护理教育.它主要分为二个阶段:一是毕业后教育,是在职教育的起始阶段,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二是知识的更新.

    作者:陶彬彬;陈会莉;杨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冬病夏治的护理

    穴位贴敷是祖国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冬病夏治更是穴位贴敷林中的一大奇葩,方法简便且疗效显著.我科于1987~2006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尤其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并在工作中对冬病夏治的护理累积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大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腭裂修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我院180例腭裂修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认为应根据患者年龄、术后并发症等特点加强围手术期的生理和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并同时关注家长的心理疏导.

    作者:邵素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改良导丝辅助直视胃管插入洗胃术

    洗胃术是抢救口服毒物中毒的关键措施之一.有时常规胃管插入困难,甚至需要开腹洗胃.自1993年我科采用直视胃管插入法,曾在滨州医学院学报介绍,后经改良效果更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华;刘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全血、血清葡萄糖测定的对照分析

    随着急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POCT(病人近旁检验)就体现出这种趋势.血糖仪测定全血葡萄糖(,GLUC)基本具备了上述优点,但其准确度与血清GLUC准确度尚不够多.为此,我们对50多例随机就诊病人进行全血、血清GULC的平行测定,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翠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浅谈护士对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

    人的出生、成长、死亡是人生的自然发展过程.如何做好临终病人的护理工作,减轻病人临终前身体和精神心理方面的痛苦,这是护士应尽的职责,也是临终护理所要实现的目标.

    作者:刘再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AF钉是在RP钉基础上改良、发展的新型脊柱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系统.我科自1999年来应用AF钉治疗下胸及腰段椎体骨折15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敬;赵终;黄元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CE方案治疗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瘤初探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瘤简称pPNET,是起源于周围神经,由原始神经外胚层细胞组成的肿瘤,pPNET的分类和命名是复杂而有争议的,代表着一系列从分化程度低(尤文肉瘤)到分化程度高(神经上皮瘤)的疾病,pPNET和骨外尤文肉瘤(E-EWS)之间在形态上并无明显的界限,近年多数学者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E-EWS/PNET家族这一联合名称.现将301医院近年收治的6例PNET病人的资料分析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作者:徐公斌;王晓光;戴广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手足口病73例分析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致命并发症.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此病.笔者总结了2006年1月~2006年12月临床收入院和留观患儿73例,其临床经过和特征作观察分析:

    作者:周国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浅谈对脑梗塞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趋增加.人口老年化正逐步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随人口老年化呈逐年上升,脑梗塞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

    作者:张抗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止咳定喘汤治疗痰热雍肺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在安全范围内观察止咳定喘汤对痰热雍肺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3天及治疗7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停药后2个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无男女差别.结论 针对痰热雍肺型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组能明显缩短哮喘病的治疗周期,并能显著延长哮喘病的缓解期.

    作者:杨艳华;陆尹平;郭建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