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81例分析

邓慧敏

关键词:肺心病, 多器官衰竭
摘要:本文通过181例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归纳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时,应以预防MOF的发生为主,早期即行综合治疗,以此降低MOF发生率,减少病死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9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9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16例采用单纯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平均疗程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有明显纠正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其疗效比单纯常规疗效显著.

    作者:贾爱霞;袁建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护理体会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结肠炎性病变.我院自1996年5月~2005年12月采用锡类散、黄连素片剂、激素、普鲁卡因注射液混合液行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经临床证明效果良好.现将中西药行保留灌肠方法及护理体会简介如下:

    作者:李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AEFI)513例分析

    目的 了解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正确认识预防接种反应.方法 以我院513例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处理,调查预后.结果 在2万剂次的各类疫苗使用过程中,报告AEFI病例局部反应326例,发热及全身反应184例,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过敏性休克2例,共513例,AEFI发生率为2.55%.结论 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增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做好禁忌证筛查,严格安全接种原则,是降低AEFT发生的基本保证.

    作者:赵荷苹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治疗1例

    1 临床资料王金山,男,29岁,呕血、便血5天,加重一天,柏油便约1500ml,BP 80/40mmHg,P 94次/分,贫血貌,化验血色素6g,经常休克,补充血容量,输血800ml,血压回升90/60mmHg,经胃肠减压,吸出新鲜血约200ml,向家属交待病情,经家属同意,签手术知情书,立即行剖腹探查术.

    作者:梁荣;欧非;梁永华;梁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肺栓塞误诊病例分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急性肺栓塞是急性肺部疾患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根据我国尸检资料,肺栓塞的发病率为3%~11%,老年心脏病人则高达25%以上,且近年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尽管已有抗凝溶栓及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该病临床特征多样性,误诊率很高,使针对性治疗不及时或缺如,导致PE的病死率达30%[1],由此可见,早期正确诊断急性肺栓塞对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玲玲;董学惠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23例新生儿败血症白细胞介素-2检测结果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危重病,为早期诊断及观察疗效,笔者对本院23例新生儿败血症在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SIL-2)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世春;安志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4例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或称冠心病,是内科常见、多发疾病之一.死亡率高,是当今世界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院二年来收治的冠心病134例患者,经心电图、心电负荷试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血清心肌酶、X线等检查总结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艳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低分子肝素加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方法 总结和分析我院2003~2006年收治的68例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加华法林治疗的DVT病例.结果 68例DVT病例中,21例临床治愈,占30.88%;显效30例,占44.12%;有效17例,25.00%;无无效病例.达到临床治愈时间平均为(11±2)天.结论 应用LMWH加华法林治疗的DVT安全有效.

    作者:史树银;梁少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人工冬眠低温疗法的应用与护理

    人工冬眠低温疗法是应用药物与物理降温相结合的一种降低病人体温的方法.以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改善细胞间通透性、增加脑对缺氧的耐受力,人工冬眠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保护和抑制作用,能使机体沉睡、降温、代谢率低、耗氧量少.

    作者:蒙金香;张春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农村牧区子宫收缩合力性产后和出血的防治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尤其在农村牧区更为常见.自1995年~2006年从农村牧区卫生院和家庭分娩的转入县级医院的120例产后出血病例,分析其原因为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86例占71.7%,其次是胎盘因素31例占25%,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李学萍;古丽巴努·胡斯曼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调查与干预对策

    随着吸入麻醉药在手术室应用的逐渐增加,手术过程中弥散在手术室内的麻醉气体或蒸汽,势必造成手术室环境的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这种微量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可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工作人员,有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的危险.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及其危害已引起普遍的重视,降低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加强工作人员的健康防护成了手术室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作者:王艳;褚艳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调动护士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当今时代是科学、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对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机械性、任务性的工作态度,要充分发挥出每一个人的才能和潜力,要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观察了解病情及病者的心理状态,掌握病人病情和治疗,知道病人需要什么,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真正作好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而这均要靠护理管理工作者去引导.调动护士积极性应从以下几方面革新.

    作者:谢琳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门诊注射输液患者健康教育

    门诊注射输液室是医院服务的窗口前哨.每天接待量大、流动性大、病种复杂.患者年龄跨度大,病情具有阶段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要做好窗口服务工作,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按需宣教、心理干预,能减轻穿刺时的负面情绪,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不同疾病、不同阶段、不同用药,成人小儿个性化宣教,特殊用药特别指导,可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利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服务满意度和医院信誉度.

    作者:曲丽莉;马爱萍;李继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金匮肾气丸新用二则

    金匮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原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等,我们用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及高血压病,收效良好,现举例如下.

    作者:姚景明;宋连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多元文化医院地区开展健康教育的探讨

    目的 探讨多元文化区域医院健康教育的实践.方法 介绍医院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形式及内容.结果 各民族病人健康知识获得率普遍提高.结论 领导重视是健康教育多元化的重要保证,多元文化区域医院健康教育值得继续研究和推广.

    作者:葛建霞;刘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心绞痛伴发抑郁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 研究心绞痛伴发抑郁的发生率,并探讨其诱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95例心绞痛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74例心绞痛患者有抑郁表现,发生率为37.95%,经多元回归分析,心绞痛伴发抑郁的相关因素呈多元化,主要为负性生活事件,房性、室性早搏史,焦虑症史,心绞痛发生次数和日发作频度.结论 心绞痛伴发抑郁与负性生活事件、早搏史、焦虑症史、心绞痛发生的次数和日发作频度密切相关.该抑郁可能为躯体应激与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作者:范大庆;栾琴;王红霞;彭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过程及多元化效果评价

    随社会文明程度的需求,健康的观念在每个人的意识中发生转变.根据健康教育在临床的普及实施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精髓的更深一步渗透,疾病健康教育已整个贯穿在医院的护理体系中,成为护理工作非常的重要部分.2004年曾对我院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性改进.通过采用护理程序的方法针对病人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和多元化的效果评价方法,终将健康教育的精华和效果具体反映在患者身上.

    作者:王淑菊;胡静杰;阎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29例误诊分析

    对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咳嗽变异型哮喘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误诊的原因,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结果 表明误诊的主要原因为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够、滥用激素、缺乏综合分析等,提示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要加强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正确认识,结合临床资料、培养正确的诊断思路、综合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朱俊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人的护理

    前列腺癌(PCa)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首,易发生骨转移,现就我院自1998~2005年收治的32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丁春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