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器官移植后消化道并发症

陈建明

关键词:器官移植, 消化道并发症, 发生率, 资料, 治疗, 选择, 模式, 美国, 疾病, 国内
摘要:晚期肝、肾、心、肺等疾病选择器官移植模式治疗,在美国每年有27000余人次,[1]国内器官移植例数尚未资料可查.器官移植后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40%,严重的消化道并发症约10%.[2]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6例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方法 对从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56例HIE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56例中,治愈34例(60.7%)、好转12例(21.4%)、自动出院4例、转院3例、死亡3例.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发生于围产儿,尤其易发生于窒息的足月儿,脑组织以水肿、软化、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病变,是新生儿窒息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因此,治疗不能只针对某一方面、只采用一种药物,必须全面考虑.可采用药物综合治疗.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彩色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心包积液56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在彩色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CVC)留置治疗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寻找治疗急、慢性心包炎的新方法.方法 在彩色B超引导下取剑突旁或心尖穿刺点按Seldinger方法穿刺并留置CVC,引流心包积液或心包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包填塞和继发性心功能不全.结果 56例均获成功,无气胸、出血和心脏损伤情况发生,首次抽取心包积液200~300ml左右,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置管3~30d,无二次置管者.结论 CVC留置治疗心包积液可达到急救、诊断、治疗及心包腔冲洗、心包腔内注药等目的 ,对不同原因的急、慢性心包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对症治疗方法.

    作者:陈湘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通过对480例适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总结,分析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480例手术除3例炎症粘连严重,术中转为剖腹胆囊切除术,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护士娴熟、准确的手术配合、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洪奕珊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193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既往有无心绞痛病史分为A(52例),B(141例)二组,比较二组间院内死亡率、死亡原因的差异.结果 (1)B组院内死亡率显著低于A组(16.31%vs 28.85%);(2)B组因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的比例显著低于A组(10.64%vs 23.08%).结论 既往有心绞痛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相对较低,其原因可能与既往心绞痛促进冠脉侧枝循环形成及缺血预适应机制有关.

    作者:熊旭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髌骨骨折60例报告

    2005年2月~2007年2月我院应用髌骨爪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9~60岁,平均41.2岁,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33例,横形骨折18例,下极骨折9例.

    作者:王玉明;张子东;高建;王继仁;许宝学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现阶段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市场的需求呈多层次发展趋势.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开发和管理好人,实现人才资源的佳利用,对于医院的持续性发展与长远规划越来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腹腔镜疝网片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

    腹股沟疝的发病率很高,要治愈该病均需手术治疗,故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科常做的择期手术之一.但一项长期的(12~15年)的随访研究表明所有的疝修补的病人中15~30%复发,这其中60%的病人会有症状.1982年Ger报道了第一例腹腔镜疝修补术,目前常用的有二种:经腹腔腹膜前网片修补术(TAPP)和完全腹膜外网片修补术(TEP).

    作者:吴柳华;张宏;高雁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脑卒中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机的护理

    脑卒中作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生活行为和生理功能的疾病,其发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又属代谢综合征范畴[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由于营养素的不平衡、疾病谱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生存质量.

    作者:殷忠俊;崔玉芳;马敬霞;卢金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目的 防护性护理措施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43例病人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术前给予健康评估,积极控制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患肢状况.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给予抬高患肢,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时间,机械、药物预防.结果 43例病人4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经过治疗全部恢复出院.结论 术前、术后积极主动的防治性护理可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作者:贾利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与对策

    目的 评估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风险并分级,探讨基本对策.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及PCR技术对检验科人员的双手、工作环境及常用器材进行细菌及HBsAg检测.结果 检验科人员的双手、工作环境及常用器材存在医院感染的重大隐患.结论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科室之一,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合理的实验室布局与设施,对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十分重要.

    作者:李艮亮;王馥美;张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院前急救护理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意外事故急症及灾害中毒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我院自成立急救站以来能够将先进的急救医疗服务快速、准确地送到病人身边,送到急救现场.经过初步诊治护理而维护了病人的基础生命,并将病人安全转送到医院进一步救治.现将院前的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贺月琴;夏凌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奥沙利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自铂类抗肿瘤药物问世以来,提高了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疗效.但顺铂(PDD)的肾毒性和胃肠道反应以及卡铂(CBPDA)的骨髓抑制作用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第三代铂类化合物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问世后,经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表明,无论单药还是联合用药,治疗大肠癌和进展期胃癌均表现出有效率高、安全、广谱、骨髓抑制轻微、胃肠道反应较少,而且易于控制,无明显的肾、耳毒性,但有个别喉头痉挛和常见的末梢神经炎等不良反应.

    作者:孙庆香;洪党云;游善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糖尿病与呼吸道感染212例诊治体会

    糖尿病发病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患者长期高血糖及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可并发多种并发症,而呼吸道感染更易发生,且不易控制,常常威胁患者生命.现将我院1990~2006年收治的212例糖尿病患者感染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汪玲;施申启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低分子肝素加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方法 总结和分析我院2003~2006年收治的68例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加华法林治疗的DVT病例.结果 68例DVT病例中,21例临床治愈,占30.88%;显效30例,占44.12%;有效17例,25.00%;无无效病例.达到临床治愈时间平均为(11±2)天.结论 应用LMWH加华法林治疗的DVT安全有效.

    作者:史树银;梁少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老年病人术后等效剂量曲马多、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等效剂量的曲马多、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65~75岁老年病人,ASAⅠ~Ⅱ级,在全麻下完成手术,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当病人感到疼痛时给予等效剂量的负荷量,并连接PCA止痛泵,持续静脉输注等效剂量曲马多10mg·2ml-1·h-1、芬太尼10μg·2ml-1·h-1、舒芬太尼1.0μg·2ml-1·h-1.记录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HR、VAS、BCS及副作用情况.结果 三组病人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F、S组SPO2较给药前及T组有明显降低(P<0.05);F组的RR较T组及给药前明显减慢(P<0.05);T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F、S组(P<0.05).结论 三种给药方式均能取得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但应注意呼吸抑制的发生.

    作者:于占强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腭裂修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我院180例腭裂修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认为应根据患者年龄、术后并发症等特点加强围手术期的生理和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并同时关注家长的心理疏导.

    作者:邵素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人造血管的应用与护理

    上肢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治疗常用的通路.但是临床上常常遇到头静脉闭塞或口径太细,多次行内瘘手术均失败,又需要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时,可采用人造血管移植.我科自2005年起填补了昆山市血透病人中无人造瘘管的空白,使那些遭受多次穿刺痛苦的病人从此可以减少疼痛,从而获得很好的透析效果,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英;吴红卫;朱丽;丁晓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AF钉是在RP钉基础上改良、发展的新型脊柱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系统.我科自1999年来应用AF钉治疗下胸及腰段椎体骨折15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敬;赵终;黄元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酶标仪单、双波长检测的比较

    在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抗原或抗体时,不论是定量试验还是定性试验都要求使用酶标仪进行测定.一般的酶标仪在测定中均有单波长和双波长的模式,并且采用的都是垂直光路.但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会不太重视单波长和双波长的选择,对使用单、双波长给测定结果的差异也不很了解,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使用单波长检测导致部分项目(T3、T4、AFP、HCG等)吸光度值过高无法计算的问题.因此,笔者以β-HCG为例就酶标仪在选择单、双波长使用方面谈谈个人的体会,供同道参考.

    作者:梁荣伟;吴福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给予稳心颗粒(27g/d),B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前后,对两组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分别给予记录,并监测肝、肾功能,肌酶、血脂.结果 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组心律失常明显少于稳心颗粒组(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丽梅;张磊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