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张丽梅;张磊

关键词:步长稳心颗粒, 辛伐他汀, 缺血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给予稳心颗粒(27g/d),B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前后,对两组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分别给予记录,并监测肝、肾功能,肌酶、血脂.结果 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组心律失常明显少于稳心颗粒组(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1∶ 1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u,bid,脐周ih,奥扎格雷钠80mg,bi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bid,疗程15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1).治疗组凝血酶元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聚集率于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合并奥扎格雷钠为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清英;田小军;郝洁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PCR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m rection,PCR)作为一项较新的科学技术检测方法,在检验医学领域中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是有广阔前景的.为适应不同项目研究开发目的、不同的临床诊断对象需求,通过改变组成和反应条件及与其它先进技术相结合,PCR技术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

    作者:王霞;兰信国;吴秀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的另一半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级医院纷纷建立起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来进行医院管理.His作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之一,其目的是为将医院大量信息用计算机网络的方式进行管理,加速信息流通、传递速度.

    作者:闫新华;李让传;骆泉相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人脑胶质瘤中整合素β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人脑胶质瘤及16例正常脑组织中整合素β3蛋白的表达.结果 整合素β3在正常脑组织、低度恶性及高度恶性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8%、54.5%和84.2%.结论 整合素β3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的发生和恶性进展有关.

    作者:王永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食道癌根治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

    吻合口瘘是食道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一旦发生则死亡率极高,约占50%.[1]本科从1989年~2006年共行食道癌根治术960例,胸内吻合术760例,发生吻合口瘘13例,占1.7%,死亡2例,占15%.

    作者:胡新春;要润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急性脑梗死软化期后患者院内、外康复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软化期后患者医院内和医院外(社区或家庭)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软化期后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家庭康复组60例,院内常规康复组60例,分别进行有计划的康复训练治疗.结果 两组康复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软化期后患者较早出院,由神经康复小组指导,在社区(家庭)继续康复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扈林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23例新生儿败血症白细胞介素-2检测结果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危重病,为早期诊断及观察疗效,笔者对本院23例新生儿败血症在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SIL-2)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世春;安志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肝素钙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钙注射液的疗效.方法 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份公司生产的博璞青)6150u,每12小时1次,连用7日为1个疗程.结果 心绞痛缓解率达88.9%,心电图改善率达86.1%,无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2例在腹壁注射部位出现淤斑.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钙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刘秋英;王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头部和脊椎推拿对脑瘫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估推拿头部和脊椎对脑瘫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47例脑瘫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126例,对照组121例.两组均予以功能训练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头部和脊柱推拿.结果 经过3个月~1年的治疗,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患儿头部和脊椎的反复推拿刺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神经中枢休眠状态下突触的激活,降低其阈值,形成部分神经功能重组,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效果.

    作者:司荣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2例新生儿重症剥脱性皮炎治疗护理

    新生儿重症剥脱性皮炎又称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第Ⅱ噬菌体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可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表皮松解毒素,使表皮颗粒层细胞解离[1].该病主要特征为全身泛发性紫红色斑,其表皮皱缩,伴大片表皮剥脱,粘膜常受累,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由于表皮松解毒素,从而易被误诊为大疱表皮松解症[2].

    作者:张芬;赵和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降纤酶与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静滴降纤酶1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连用3天,然后隔日一次静点,剂量相同,7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30例静滴维脑路通注射液0.6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连用14天,用药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结果 降纤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降纤酶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结果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降纤酶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刘晖;韩兴国;吴晓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无创伤止痛措施对普外科术后患者护理的体会

    疼痛是个体在对一个有害刺激的反应中所经受的不舒适感[1],是外科患者常见护理问题之一.尤其术后由于手术切口及内脏牵拉引起的疼痛,使患者焦虑、恐惧,限制咳嗽、肢体活动,易致肠粘连、肺不张、肺炎、褥疮等并发症,故术后镇痛意义重大.传统上我们习惯肌注一些镇痛药物(强痛定、杜冷丁),但止痛时间短,疼痛反复且副作用较多.近年来,我们在配合药物止痛的同时,运用了无创止痛措施,使患者增强对疼痛的控制感,减少应激和焦虑,提高了疼痛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何玉兰;张志达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米索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1996年3月~2006年12月米索引产111例,12~15+孕周36例(米索1组),16~35+孕周75例(米索2组),均口服米非司酮50mg~75mg,12小时一次共6次,第四天上午舌下含服米索,25ug~600ug不等,每3~4小时重复给药,根据孕周及宫缩调整重复给药剂量,总量≤1800ug.利凡诺引产44例,16~35+孕周(利凡诺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 米索1组、米索2组、利凡诺组引产成功率、清宫率、引产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是97.22%、94.67%、90.91%;33%、20%、79.55%;(7.0±7.29)h、(17.72±18.30)h、(49.59±14.55)h;(106.57±84.92)ml、(178.87±134.75)ml、(147.25±101.53)ml;(5.17±2.31)天、(6.92±1.92)天、(7.66±3.52)天.米索1组较米索2组引产时间短,出血量少,差异有显著性.米索2组较利凡诺组引产时间短,清宫率低,差异有显著性,而成功率、出血量、住院天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米索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安全、可行、有效、简便、痛苦小,孕妇依从性好.

    作者:庞云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羊水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

    羊水是充满于羊膜腔内的液体,其成分十分丰富.通过对羊水及羊水细胞的检测,可以准确地评价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正确诊断胎儿有无遗传性疾病.本文主要对胎儿遗传性疾病产前诊断中羊水的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李盛初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人造血管的应用与护理

    上肢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治疗常用的通路.但是临床上常常遇到头静脉闭塞或口径太细,多次行内瘘手术均失败,又需要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时,可采用人造血管移植.我科自2005年起填补了昆山市血透病人中无人造瘘管的空白,使那些遭受多次穿刺痛苦的病人从此可以减少疼痛,从而获得很好的透析效果,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英;吴红卫;朱丽;丁晓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81例分析

    本文通过181例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归纳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时,应以预防MOF的发生为主,早期即行综合治疗,以此降低MOF发生率,减少病死率.

    作者:邓慧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三仁汤加味治疗不寐36例

    不寐是以失眠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其发生的基本原因系脏腑机能紊乱,气血阴阳的相对平衡失调.我们采用三仁汤加味治疗该病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爱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肝素钠早期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预防肾损害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HSP)为小儿常见病,占小儿风湿性疾病首位[1].其临床表现多样,但肾脏受累程度直接决定该病的远期预后.虽然HSP患儿大多预后较好,但HSPN(紫癜性肾炎)迁延不愈,发展成肾功能不全的也为数不少(占小儿末期肾衰的14%)[2].由于HSP易发展成HSPN,因此,如何预防HSP发展成HSPN决定HSP的预后情况.现将我科采用抗凝疗法治疗40例HSP,报告如下:

    作者:李细林;朱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器官移植后消化道并发症

    晚期肝、肾、心、肺等疾病选择器官移植模式治疗,在美国每年有27000余人次,[1]国内器官移植例数尚未资料可查.器官移植后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40%,严重的消化道并发症约10%.[2]

    作者:陈建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