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宝安3~7岁健康幼儿血清糖、离子、非蛋白含氮类化合物表达水平观察

张修发;罗惠玲;江凡;邹建话;祝爱霞;吴丽娟

关键词:糖, 离子, 非蛋白含氮类, 幼儿, 参考值
摘要:目的 观察深圳宝安3~7岁健康幼儿血清糖、离子、非蛋白含氮类化合物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OLRPUSAU-640全自动生化仪及OLRPUS诊断试剂、东欧生物诊断试剂,检测316例体检健康幼儿血清中Ca++、Mg++、p+++、GLU、BUN、Cr、UA的含量.结果 ①.1组与4组及2组与3、4组Ca++组间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组与2、3、4组Cr组间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g++、p+++、GLU、BUN、UA组间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笔者证实了3~4岁健康幼儿与6~7岁健康幼儿及4~5岁健康幼儿与5~7岁健康幼儿血清Ca++表达水平有差异.也证实了3~4岁健康幼儿与4~7健康幼儿Cr含量存在差异.由此可见,3~7岁健康幼儿建立自己的参考值是必要的.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手术方法及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自2002年3月~2006年3月共完成160例OPCAB,其中左主干病变19例,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分别为8例、30例和122例.158例经正中切口,2例经左前外切口行OPCAB人均旁路移植3.4支(1~5支).应用左乳内动脉159例,余为大隐静脉.结果 全组无住院死亡.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7小时.胸腔引流液(270±80)ml,二次开胸1例.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术式.

    作者:王建伟;朱汝军;王平凡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在产科较常见.本文就近两年我院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病例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供参考.

    作者:唐恒大;郑睿曼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医用灭菌袋取代外包布延长无菌包无菌期的研究

    目的 研究医用灭菌袋取代外包布用于各种无菌包的有效存放时间.方法 将换药拆线包、抢救用物包、导尿包72个因外包装不同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36个,两组包的物品组成、规格、数量、体积无差异,同时灭菌后于第2周、3周、4周~12周对无菌物品包内细菌生长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2周以内两组无菌包均未见细菌生长,第3周后对照组发现细菌生长,第9周后实验组发现细菌生长,两组结果卡方分析: χ2=25.39,P《0.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医用灭菌袋取代外包布可延长无菌包存放时间为8周.

    作者:施爱武;李凤琴;陈勤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整体挡铅技术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整体挡铅技术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 利用整体挡铅技术,对NSCLC病人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病人的CR率、PR率、1年的生存率,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食道损伤、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结果 CR率10.5%,PR率52.6%,CR+PR率63.2%,1年OS率59.2%,2、3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7.9%,2级放射性食道炎的发生率9.2%,2级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6.6%.结论 与MLC相比,利用整体挡铅技术进行3DCRT可以取得相类似的疗效,但费用相对较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徐晓东;高吉福;徐桂美;张洪洲;燕丽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农药中毒患者第二次血液灌流抗凝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农药中毒患者第二次血液灌流时的抗凝方法,在保证抗凝效果的同时,减少患者出血发生率.方法 将44例连续两次血液灌流的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两次和观察组第一次血液灌流时均常规肝素化抗凝,观察组第二次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结合小剂量盐水持续稀释法无肝素灌流.比较两组治疗后凝血、出血情况和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无Ⅱ级以上凝血,观察组治疗后出血1例,对照组治疗后出血7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PT、APTT、TT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LT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PT、APTT、TT、PL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结合小剂量盐水持续稀释法无肝素灌流具有抗凝效果好、出血发生率低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抗凝方法.

    作者:向远湘;郑子亭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已成为当今的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自护能力,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近年来,我院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多种形式对住院病人实施了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健康教育[1],为病人提供了疾病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使病人一次住院,终身受益,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栗爱萍;张建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排气汤治疗术后肠胀气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排气汤治疗术后肠胀气的疗效.方法 Ⅰ组(83例)用排气汤治疗术后肠胀气;Ⅱ组(83例)用新斯的明,松节油热敷腹部、肛管排气或胃肠减压治疗术后肠胀气,观察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管排气时间.结果 应用排气汤治疗术后肠胀气,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管排气时间均优于Ⅱ组.结论 排气汤治疗术后肠胀气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张雷;吴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喘憋型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喘憋型肺炎是指毛细支气管炎症累及肺泡引起的支气管阻塞或半阻塞.临床以喘憋和发作性喘憋加重为主要特征,呈流行性,病死率较高.2005~2006年我院收治喘憋型肺炎65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卢跃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大隐静脉游离移植修复鞘管术在手指无人区屈肌腱损伤修复中的应用(附48例报道)

    随着工业的发展,手外伤并肌腱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而无人区屈肌腱的修复术后发生肌腱粘连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我院从1998年4月~2006年6月利用大隐静脉游离移植修复鞘管术防止肌腱修复后粘连4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树才;刘桂花;黄燕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抚触对新生儿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66例高危新生儿分为抚触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比较两组患儿新生儿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抚触组的新生儿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抚触能降低新生儿疼痛评分,缓解新生儿疼痛.

    作者:廖小琴;钟燕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对诊断为CAP的60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通过中药+体外冲击波+微波连续治疗3个月,每个月随访1次,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痊愈者196例,占65.33%,好转者102例,占34.00%,无效者2例,占0.67%;对照组痊愈者125例,占41.67%,好转者167例,占55.67%,无效者8例,占2.66%.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是一种非介入、无损伤、无痛苦、无副作用的疗法,可以用于临床.

    作者:梁小勤;朱惠芬;姜丹;王晓军;施问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5年3月1日8时,会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报告,3人于2月28晚24时左右进食油炸酥肉后,于3月1日零晨3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接到报告后,县疾控中心立即组织卫生监督员、流病技术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学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胡吉友;刘惠虹;丁培林;严从友;陈玲;王文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小切口手术剥离血栓性外痔76例疗效观察

    我院从2003年以来采用小切口手术剥离血栓性外痔,对76例血栓性外痔患者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光;曹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前臂游离皮瓣行舌体缺损修复16例

    目的 总结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舌体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16例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舌体缺损16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舌体缺损15例皮瓣成活,成功率93.8%,其中10例为舌体三分之二缺损,6例为舌体二分之一缺损,1例皮瓣坏死,全部为肿瘤切除术后I期修复,术后舌体运动灵活,患者语言基本清晰,吞咽功能不受影响.结论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解剖恒定、制备方便、厚薄适中、便于折叠、血管蒂长、血管与颌面部供体血管口径相匹配,是修复舌体二分之一以上缺损的首选皮瓣.

    作者:徐家友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126例报告

    目的 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0月~2006年12月,我院126例LA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中转开腹,误行部分盲肠壁切除.余125例完成手术,其中1例腹腔镜残余脓肿,局部麻醉下腹腔切开引流治愈.结论 合理使用腹腔镜技术治疗阑尾炎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周雄驹;吉峰;王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重症急性胆管炎治疗46例疗效分析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是普外科常见的严重急腹症之一,起病急、发病快、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46例,诊断依据ACST的诊断标准[1],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卫;陈辉;岳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食疗营养配餐对产妇泌乳始动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食疗营养配餐对产妇泌乳始动时间的影响,为产妇的科学饮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将100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食疗营养配餐组和对照组.前者由河南省中医院食疗营养科供餐,对照组由产妇家属送餐.对两组产妇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用上海医科大学SY-营养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记录泌乳始动时间.结果 两组泌乳始动时间,观察组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食疗营养配餐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做好产妇的食疗营养配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希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胃肠道手术后并发肠外瘘诊治(附35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肠外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7月~2006年9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并发肠外瘘35例临床资料.结果 高位肠瘘15例,低位肠瘘20例,其中13例早期手术治疗,22例保守治疗治愈,5例死亡.结论 肠外瘘宜保守治疗,经过控制感染及配合TPN、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等措施,有利于提高肠外瘘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瘘的位置、时机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王超显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较常见的一种外伤,约占全身骨折的2.2%~6%,如治疗不及时和护理不当,将有脊柱后凸畸形和慢性腰腿疼的后遗症.我院自2001年~2006年共收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0例,经采用自身功能恢复,并在康复护理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康复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才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肝脏外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肝脏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临床证实的肝脏外伤的CT所见.6例均先行CT平扫,2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 6例中肝内血肿3例,肝挫裂伤2例,肝包膜下血肿1例.病灶分布于肝左叶2例,肝右叶3例,方叶1例.结论 CT检查对明确有否肝损伤、损伤类型,判断腹腔有无出血,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孟庆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