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中职卫校中推广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肖智谦;刘伟

关键词:卫校, 问题教学法, 培养学生, 教育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 社会主义, 教育对象,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人格,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主力军, 现代化, 建设者
摘要:创新教育是一种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培养受教育对象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新型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大量的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是将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1].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消痤胶囊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以中药治疗痤疮为阳性对照药,评价消痤胶囊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66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消痤胶囊组(33例)和氯霉素酊组(33例).治疗二周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两组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使用消痤胶囊组效果明显好于氯霉素酊组.

    作者:艾洪亮;董芳;李铁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4例急诊处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是指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在数分钟内危及生命,为临床常见的急症.现介绍我院急诊科2006年1月~12月处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4例.

    作者:袁碧波;汪惠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幼儿急疹并前囟膨隆7例

    目的 报告7例幼儿急疹合并前囟膨隆病例,并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7例幼儿急疹并前囟膨隆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分析其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处理.结果 7例幼儿急疹患儿于发热后第1~2天出现前囟膨隆,持续3~5天消失,其间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也无颅内高压表现.脑脊液检查3例,其压力、常规及生化均正常,2例做头颅CT正常.均按幼儿急疹常规治疗,包括退热、补液、适当应用抗生素,未用降颅内压药物,均痊愈,随访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幼儿急疹可合并前囟膨隆,而不伴发其他神经症状,无须特殊处理,预后良好.

    作者:范成立;王淑文;王兰英;杨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手术方法及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自2002年3月~2006年3月共完成160例OPCAB,其中左主干病变19例,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分别为8例、30例和122例.158例经正中切口,2例经左前外切口行OPCAB人均旁路移植3.4支(1~5支).应用左乳内动脉159例,余为大隐静脉.结果 全组无住院死亡.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7小时.胸腔引流液(270±80)ml,二次开胸1例.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术式.

    作者:王建伟;朱汝军;王平凡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自2002~2006年间应用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6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敦凯;涂胜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口服美林与消炎痛关闭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美林与消炎痛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副作用比较.方法 早产儿PDA 42例,随机分为美林组(n=22)和消炎痛组(n=20),均予以口服或鼻饲给药.美林组首剂给予10mg/kg,于24、48h后各给予5mg/kg.消炎痛组0.2mg/kg·次,每间隔12h 1次,共3次.用药期间观察尿量、胃肠不耐受、黄疸、胃肠道出血情况.治疗结束后复查肾功能、超声心动图.结果 美林组PDA关闭率为81.8%,消炎痛组关闭率为80%,两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χ2=0.059,P》0.05).美林组2例(9.09%)出现一过性少尿,消炎痛组8例(40%)合并少尿,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3.94,P《0.05).美林组治疗前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炎痛组7例血尿素氮增高,6例血肌酐增高,两个项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口服美林治疗PDA的疗效与口服消炎痛相同,且口服美林更为安全,对胃肠道刺激小、尤其引起肾脏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价值应用.

    作者:姜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早期干预治疗对小儿脑炎运动障碍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运动疗法促进小儿脑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48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小儿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早期干预运动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针灸及中频电疗法.观察两组患儿肢体恢复功能疗效比较.结果 早期干预运动组有效率91.6%,对照组有效率58.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干预运动疗法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运动障碍的疗效好.

    作者:胡小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56例颅内血肿的手术配合

    颅内血肿病情危重,手术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自2004年~2006年,我们共对56例颅内血肿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现将配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滨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思路

    本文论述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运行现状,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改革思路进行探讨.

    作者:胡丽茎;王思琛;莫木琼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清开灵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8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观察组47例用清开灵注射液超声雾化.对照组36例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超声雾化,分别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缩短病程,效果较好.

    作者:张艳冬;尚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在产科较常见.本文就近两年我院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病例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供参考.

    作者:唐恒大;郑睿曼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正常健康人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值的对比研究

    不少病人因双上肢外伤或烫伤导致上肢血压不便测量,为了了解病人的血压状况,便于制定治疗方案,不得不被迫采用下肢动脉测量法.而下肢动脉的测量足背动脉比腘动脉测量更便捷.为了证实下肢动脉血压(即足背动脉血压)测量的可行性,笔者随机抽取了127例健康成年人来分别测量他们的肱动脉血压和足背动脉血压作进一步的对比研究,从研究所得出的结果证实测量足背动脉血压是完全可行的,报导于下:

    作者:周德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抢救重度药物中毒的临床应用

    药物或毒物中毒在基层医院并非少见,轻者实行保守疗法多可治愈.但对服毒量大、中毒症状严重、病情进展迅速,尤其是伴有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采用常规的保守疗法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死亡率较高.镇平县人民医院应用血液灌流(HP)与血液透析(HD)联合抢救重度药物中毒26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会芬;孙军;贺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气道内保留吸痰管对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2004年1月~2006年1月,笔者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40例呼吸衰竭患者行气道内保留吸痰管,发现通过保留的吸痰管给予吸痰和氧疗后,气道内不但能及时彻底清除痰液,而且又可通过保留的管道吸氧,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另外还可避免吸痰管的反复插入而损伤气道粘膜,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臧林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体会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率为0.21%~1.64%,盲人中5.3%~21%为青光眼所致.随着显微手术设备及手术技巧的发展,滤过性手术成为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手段.术后浅前房或前房形成延迟是青光眼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使前房恢复,将会导致广泛的房角粘连,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引起并发性白内障、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现将我们对520例942眼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发生浅前房182例132眼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宏伟;孙秋敏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射阳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评价

    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的危害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和学习的基本保障,此时如发生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学习,甚至影响一生的身体健康,而青少年肥胖则是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潜在成因.为了解射阳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今后实施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2006年我们对中小学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斯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胃镜室为3862例患者实施内镜检查,经精心护理,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明显并发症.

    作者:熊晶萍;袁桂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多排螺旋CT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12月间急腹症患者35例.结果 经手术和临床证实消化道穿孔8例,胆总管结石5例,急性胰腺炎12例,肠套叠1例,肠扭转2例,阑尾穿孔2例,卵巢占位伴蒂扭转2例,宫外孕2例,腹股沟斜疝伴肠梗阻1例.利用多排螺旋CT行平扫,部分病例加做增强,用VR、CPR、MPR、MIP等后处理技术对病因进行分析,其中对消化道穿孔、胆总管结石、急性胰腺炎、肠套叠、肠扭转、阑尾穿孔、宫外孕术前均作出了正确诊断,对一例腹膜后血肿疑为消化道穿孔误诊,对肠套叠、肠扭转的定位准确,对宫外孕清晰显示孕囊及血供.结论 MSCT对急腹症早期鉴别诊断及时、准确,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新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艾灸治疗排卵障碍性月经失调的临床观察

    排卵障碍可致月经失调,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临床经验表明,艾灸治疗妇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对此,我院自2000年用艾灸治疗排卵障碍性月经失调患者4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间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间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是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进行了3782例次血液透析,其中发生急性左心衰竭56例次,我们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及诊治经过,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彩文;商艳敏;孙娟;孙淑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