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玲;王慧芳;李玉瑾
上颌窦囊肿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近几年来我科将鼻窦内窥镜应用于该病的手术之中,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碧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对慢性乙型肝炎40例病人做心理分析,其特点:紧张、抑郁、孤独无助感、猜疑心加重、自卑心理、主观感觉异常.针对以上特点,制定了护理措施:①创造良好的环境;②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向病人介绍乙肝的治疗、预防、护理常识,消除病人的紧张、悲观情绪;③与病人沟通交谈,鼓励病人诉说内心感受,使病人情绪逐渐恢复稳定;④社会支持、鼓励病人亲友探视,减轻孤独无助感、自卑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刘艳娥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门诊自2006年2月~2006年12月自愿实行无痛人流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用1%利多卡因5ml于宫颈旁4、8点处各注射2.5ml,并用异丙酚1.5~2.5mg/kg静脉注射,术中异丙酚麻醉维持;对照组单用异丙酚1.5~2.5mg/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利多卡因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镇痛效果优于单用异丙酚,且手术时间短,无不良反应,不影响术后苏醒,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利多卡因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书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突发性上腹部疼痛4天伴发热2天入院.查体上腹压痛.彩超检查:上腹腹腔内见5.2cm×2.8cm低回声包块,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变可见长约2.1cm细条形强回声,后伴声影.超声诊断考虑:异物并腹腔脓肿.
作者:邹玲华;都淑丽;王金娜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海洛因是当今社会的公害,它仅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时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危害.虽然吸毒成瘾者是社会的极少数,但绝大多数是青少年,挽救他们的生命是当务之急,也是我们医务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侯文举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EN)在临床中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途径、并发症及与肠外营养支持(PN)的优点.方法 选择需营养支持的患者34例,采用鼻肠置管及空肠造瘘途径,予能全力肠内营养支持,观察EN前后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病人均能顺利接受能全力肠内营养支持,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显著改善,无一例发生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异常.结论 能全力肠内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营养状态,且更符合生理需求,维持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军;郑志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并放射性脑病患者喉气管分离术的护理技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我科自2002年5月~2006年10月5例鼻咽癌并放射性脑病患者喉气管分离术前后的护理经验.结果 5例患者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误咽问题,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喉气管分离术,是一种比传统治疗手段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基础护理外,做好患者心理、饮食、呼吸道护理以及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叶碧;胡丽茎;魏秋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泪道阻塞是常见的泪器疾病,可引起泪囊继发感染,构成对眼的潜在危险.我科近五年使用中西结合治疗,通过实践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科的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黄薇;彭松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1 临床资料我们自2004年以来,超声导向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60例,取得良好效果.用GE LOGIQ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0MHz.选用18G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穿刺针,外接8号导尿管.
作者:于盛光;徐东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医疗卫生体制也在进行相应的改革,各级医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医院之间的竞争更趋于以医院文化为中心的无形资产的竞争.
作者:龚亚军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安全性、成功率、并发症及护理经验.方法 观察我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21例患者,按入路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87例)和股动脉组(134例).分别比较手术成功率、血管径路并发症、舒适性、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高于桡动脉组分别为100%、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血管径路并发症、术后的不适主诉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优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可行的,血管径路并发症少、舒适度高、平均住院时间短及费用低等优点,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王栋梅;刘旋;张贤贤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肺部感染是急性脑血管意外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造成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报道称: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肺部感染占15%,居第二位,而死亡却高达25%~50%,居首位.
作者:邓立民;唐冬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近10年来我们共收治经肾癌根治术,病理确诊的15例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例病人术前误诊,13患者术后均随访2~11年,11例存活至今.结论 囊性肾癌是肾癌的一种特殊形态类型,容易误诊,影像学特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正确治疗术后预后较好.
作者:孙雪巍;贾元歆;刘再成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随着一次性医疗器械在医院各科室的广泛应用.我在工作中通过实践利用一次性注射器研制出一种简易吸奶器,并经临床使用性能良好,深受患者欢迎.现将该吸奶器的制作原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方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本文对72例大月份人工流产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单用米索前列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宫颈口松弛,钳刮术前无须扩宫颈,胚胎组织大多已排在宫颈内口,手术无困难,子宫收缩好,95.2%出血量≤60ml,无人流综合征发生.
作者:唐义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47例小儿MP感染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且易并发多器官损害,易合并细菌、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临床有呼吸道感染时,当并脑、心、肝等脏器受累表现者应想到MP感染可能.确诊MP感染后选择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预后好.
作者:陈皆兵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用利多卡因氧气雾化吸入与喷雾两种麻醉方法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麻醉效果.方法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应用2%利多卡因喷喉给药麻醉为喷雾组,用氧射流雾化器+2%利多卡因8~10ml氧气为动力雾化吸入局麻为雾化组,两组病人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喷雾组麻醉时间2~4min,显效37例(90.2%),有效3例(7.3%),效差1例(2.4%);雾化组麻醉时间5~8min(嗜酒或吸烟者8min).显效35例(89.7%),有效4例(10.2%),差效1例(2.5%),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喷雾组无诱发哮喘,COPD患者能配合麻醉;雾化组诱发哮喘,COPD患者大部分不能配合麻醉.结论 喷雾组与氧气雾化组麻醉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但喷雾组更省时,更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承琼;钟蔚;邱文燕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测量并评价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方法 采用生存质量SF-36量表,对2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进行Qol测量.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的SF-36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机能、机体活力、躯体不适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61±29,23±31,52±21,32±35,51±28,48±25,45±21,51±17,59±18)与对照组(83±25,82±36,76±19,84±30,82±20,62±23,73±26,76±25,76±9)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提示医务人员应注意改善其心理障碍和社会机能,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和治疗.
作者:张国强;张倩;孔丽悦;陈艳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行经乳管注入抗生素冲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乳头乳管口注入抗生素药物冲洗乳管,局部消炎并清洁乳腺导管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症状均缓解,乳头溢液完全消失19例;14例仍表现乳头溢液,为黄色或清水样液体;13例管径恢复在0.5~2.5mm的正常范围之间,导管走行分支正常柔和;20例仍可见导管扩张迂曲,管径粗细不均.结论 经乳腺导管注入药物治疗乳管扩张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效果肯定等优点,是治疗乳管扩张症的新途径.
作者:贺斌;张克云;盛波;陈东祥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Ⅰ、Ⅱ期乳腺癌的诊断及单纯乳房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的远期疗效.方法 10例Ⅰ、Ⅱ期乳腺癌术前临床表现、B超、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明确诊断.采用乳房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创面蒸馏水浸泡.结果 10年生存率1例,5年生存率5例,3年生存率3例,失访1例.其中1例3年后肺转移死亡,1例3年后脊柱移死亡,1例1年后脑转移死亡.结论 对Ⅰ、Ⅱ期乳腺癌采用三联法诊断,单纯乳房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既能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又能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王正力;冯文良;史实 刊期: 200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