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灭滴灵漱口液应用于口腔护理的临床观察

刘赛珍

关键词:灭滴灵, 漱口液, 口腔护理, 疗效
摘要:目的为了解灭滴灵治疗口腔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0.5%灭滴灵溶液为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并与常规的朵贝尔氏液及3%双氧水进行比较.结果灭滴灵漱口液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朵贝尔氏液及3%双氧水,P<0.01.结论灭滴灵漱口液应用于口腔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

    目的探讨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252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不良心理反应占96.4%,居前10位的阳性反应项目中以躯体不适,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为主;基层医院护士SCL一90评分总分、总均分及各因子均分普遍比二级医院高,经t检验均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护士易产生心理失衡的原因是在工作中经常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冲突.应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干预,防止进一步升级使护士心理失衡.使护士以佳的心理状态为个人、家庭和社会提供全方位的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作者:邱丽容;朱怀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护士长工作信息本的应用

    护士长工作信息本经过几年实践,成为护士长和护士们喜爱的一种管理方法.从多方面开发了护理信息,除上请下达外,起到了沟通感情,了解新业务、新技术的特殊作用.

    作者:刘立捷;王素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用高氧液体的动脉血氧分压观察

    目的寻求改善烧伤患者休克期全身缺氧的有效途径.方法按患者人院次序,将相同程度的烧伤患者给予不同处理,输平衡盐液的30例为对照组,输高氧液的30例为观察组.结果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注高氧液后动脉氧分压逐渐升高,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静脉输注高氧医用液,有效改善全身缺氧,纠正酸中毒,有利于病人度过休克期.

    作者:陈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跨科室新护士长的困惑及对策

    跨科室新任护士长,由普通护士到护士长,由原来熟悉的工作科室到新的科室,在开展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面临专科业务不熟练,管理经验缺乏,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问题.笔者认为:增强自信心,努力学习专科理论知识、护理管理知识,提高业务及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各种不相容因素,创造和谐工作气氛,是做好跨科室新任护士长工作的几个重要因素.

    作者:刘梅娟;刘玉梅;张秀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脑梗塞病人瘫痪肢体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索一套科学、实用、行之有效的脑梗塞病人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取32例脑梗塞偏瘫患者按制定的康复计划予以训练,对比护理前后患者肌力变化.结果所有瘫痪肢体肌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为100%,入院和出院时肌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训练,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肌力恢复.

    作者:陈妙虹;袁宝玉;吴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外营养护理

    笔者总结了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机械通气患者肠外营养的护理特点及体会.认为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病机械通气患者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气道管理等对患者的愈后有帮助.

    作者:周彩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观察

    目的探讨3岁以内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室缺)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及有效观察.方法对1990年1月~1998年12月的389例婴幼儿室缺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分析其与年龄、术前心胸比值(C/T)、合并肺动脉高压、室缺大小、手术方式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的关系.结果389例中心律失常30例,发生率为7.7%.年龄≤1岁,C/T≥0.5,合并肺动脉高压,室缺≥1 m,,手术为补片修补,主动脉阻断时间≥30 min为高危因素,是手术的主要死亡原因,本组死亡9例,死亡率为2.3%.婴幼儿室缺心内直视修复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术前C/T、合并肺动脉高压、室缺大小、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方式相关.结论对高危因素的婴幼儿应是观察的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观察,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降低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后效果.

    作者:王虹;刘英楠;王丽惠;董英;孙久华;谭丽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失血性休克时胃粘膜内pH与组织氧合监测的实验研究

    目的进一步探讨胃牯膜内pH与胃肠牯膜组织氧合的关系.方法以失血性休克大鼠为模型,根据胃内PCO2和同时测得的动脉血HCO3-浓度,通过Henderson-Hassselbalch公式间接测定胃粘膜内pH(pHi),同时测定动脉血、混合静脉血、门静脉乳酸(Lacp)及动脉血、混合静脉血血气分析.结果失血性休克时,pHi与门静脉乳酸(Lacp)显著降低,两者呈线性关系(r=-o.88);pHi的降低不仅与胃肠粘膜的氧合障碍有关,同时还与全身组织氧合不足有关;失血性休克时pHi的降低与胃肠牯膜的病理性损害一致.结论pHi的变化可早期反映肠道及全身组织氧合情况,可作为重症监护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陶红;庹焱;厉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心理特点,对154例不同年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自我控制能力,11岁以内的患儿接受心理护理后,配合治疗率明显高于给予心理护理前,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12~16岁患儿心理护理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方式有利于医护措施的实施.

    作者:周君桂;张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灭滴灵漱口液应用于口腔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了解灭滴灵治疗口腔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0.5%灭滴灵溶液为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并与常规的朵贝尔氏液及3%双氧水进行比较.结果灭滴灵漱口液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朵贝尔氏液及3%双氧水,P<0.01.结论灭滴灵漱口液应用于口腔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赛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例三肢体离断再植成功患儿的护理

    儿童三肢体离断再植成功,国内比较罕见,报道较少.我院为1例三肢体离断患儿进行了再植手术,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不但挽救了患儿生命,而且使再植三肢体全部成活.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颜佩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护理

    笔者报道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护理.分析发病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认为加强健康教育,严格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进行基层卫生人员业务培训,实行疫区普及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注射,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重点,从而明显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姚小群;叶丽花;叶阳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成年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哮喘病人的生命质量.方法应用36条款小型调查表(SF-36)为测量工具,1 : 1配对病例对照设计研究62例成年哮喘病人的生命质量.结果哮喘组病人生命质量明显降低,生理功能、生理角色功能、生命活力、一般健康、自报健康等生命质量各因子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功能、疼痛等因子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哮喘病严重影响成年个体的生命质量.

    作者:张宏;朱光君;杜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的社区教育

    通过对近年来集体单位体检结果评估,发现乙型病毒性肝炎仍是社区发病率高的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在体检的4382人中,发现HBsAg阳性344人,通过健康教育处方、专题讲座、个别指导等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社区健康教育,使他们较好地掌握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疾病知识,大限度地降低了发病率.另外,通过这种特殊的服务方式,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罗艳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斯奇康注射液诱发哮喘1例报告

    卡介苗多糖核酸(斯奇康)注射液作为预防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药物,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以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其疗效较为肯定,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人们对其副作用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遇到1例哮喘患者,在缓解期使用斯奇康注射液诱发哮喘发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的预防措施.方法将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在24 h以上12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5例,对照组60例,试验组定期进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敏感抗生索配制成溶液(敏感抗生素+a-糜蛋白酶),每隔2 h气管内滴入5ml,配合全身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分析两组VAP发生率,常见菌群及预后.结果试验组VAP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常见菌群80%以上为革兰氏阴性(G-)杆菌和20%为革兰氏阳性(G+)球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结论在预防和治疗VAP时,应重视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严格无菌操作留取痰标本送培养及药敏试验,加强抗生素疗效及副作用观察,对提高患者生存率非常重要.

    作者:王菊廷;蔡小兰;陈汝纯;陈瑶劫;王广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肝移植术后2例胆道出血死亡的护理分析

    我院自1993年4月~2001年4月施行了83例肝移植术,术后2例因腹腔脓肿腐蚀胆道血管,导致胆道出血,并分别在术后46天和45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肺转移癌栓塞.通过对肝移植术后2例胆道出血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总结,认为术后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早期发现及处理腹腔脓肿,积极预防感染,是防止胆道出血的关键.

    作者:刘幼方;陈利芬;叶惠娟;张红霞;唐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目前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明确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方向.方法应用自设的调查表,向全院护理人员发调查问卷341份,了解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全院护理人员法律知识欠缺,不同毕业年限的护士掌握法律知识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学历层次的护士掌握法律知识有明显的差异;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是通过学校教育、自学、讲座.结论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可以通过加强在职教育,加大卫生法规教育力度,医院狠抓卫生法的贯彻、执行;进一步加强学校法律知识学习.使护理人员尽快掌握法律知识,并能运用法律来保护病人及护士自身的利益,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叶良玉;秦枫;李亚敏;陈唯坚;麦培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涎腺巨大恶性肌上皮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通过对小儿小涎腺巨大恶性肌上皮瘤围手术期护理,认为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术前 创面护理.术后重视局部创面换药,每天2次;重视口咽部的清洁护理,每次做口咽部护理时,利用语言技巧,对患儿进行鼓励及表扬,转移患儿注意力,消除惧怕,使患儿配合治疗,采用1/2000洗必泰棉球擦净口腔,每天3次;因为手术切口位于唇及颊部,术后10天内应鼓励患儿使用吸管,进食高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避免咽嚼运动增加切口张力而影响切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辛丽华;陈洋;吴雪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使用口咽通气导管缓解昏迷病人舌后坠

    目的使用口咽通气导管缓解昏迷病人舌后坠,预防呼吸衰竭.方法将口咽通气导管置于病人口腔内并加强基础护理.结果使用前后呼吸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鼾声呼吸减轻,总有效率100%.结论使用口咽通气导管可将舌体恢复正常位置,而恢复正常的气道管径,降低气道阻力,改善缺氧,反射性地降低呼吸频率.

    作者:王玉珍;王银孩;魏雁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