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坚
目的 探讨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6例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结果.结果 6例患者中5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TVT是一种有效、简单、微创、安全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新技术.
作者:贾元歆;刘再成;孙雪巍;熊海志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发现输完环丙沙星药液后接输维脑路通或者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制的药液时,输液器莫非氏滴管中出现黄褐色颗粒状沉淀物,摇动后不消散,且越来越多的颗粒状沉淀物在输液管中沉积,导致输液管下端的过滤膜阻塞,使液体滴注不畅或不滴.
作者:房元凤;王国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泪道阻塞是常见的泪器疾病,可引起泪囊继发感染,构成对眼的潜在危险.我科近五年使用中西结合治疗,通过实践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科的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黄薇;彭松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是一种在临床上多见于皮肤感染、且能侵犯人体深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真菌病的致病菌.近年来有资料表明,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申克孢子丝菌可达11.8%(95/86)[1].
作者:姚维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突发性上腹部疼痛4天伴发热2天入院.查体上腹压痛.彩超检查:上腹腹腔内见5.2cm×2.8cm低回声包块,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变可见长约2.1cm细条形强回声,后伴声影.超声诊断考虑:异物并腹腔脓肿.
作者:邹玲华;都淑丽;王金娜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随着人群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指>60岁)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也增加.同样,接受规律性血液透析(HD)的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多.尽管HD技术不断提高,但是老年人由于各脏器生理功能减退,并发症也较非老年患者多,尤其心血管、感染性疾病治疗困难容易反复.
作者:徐会芬;贺伟;孙军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现代护理与人文关怀.方法 从医学人文关怀的内涵及现状、现代护理实践与人文关怀、护理操作与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 实施人文关怀,拓展了护理服务的范围,提升了整体护理的内涵,顺应了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要求.结论 现代医学模式普遍存在人文关怀不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人文关怀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反思,提出人文关怀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很重要.
作者:赵辉;刘英菊;周宇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5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0.2,每日3次,连服一周后改为0.2,每日2次,再用一周之后,每日1次维持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57例患者中,心功能提高1级占52.6%,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73.8%,其中显效16例(28.1%),有效26例(45.7%),心率显著下降(P<0.01),QT间期延长(P<0.05).用药后3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停药后恢复.结论 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谭喜斌;赵秀香;金光浩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解决长段型或继发病变较重的普通巨结肠,因结肠切除过多,无法拖入盆腔与直肠吻合.方法 采用升结肠转位术治疗长段型巨结肠26例,并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26例患儿,男19例,女7例,长段型巨结肠17例,普通型7例,巨结肠横结肠造瘘术后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效果满意,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升结肠转位术解决了长段型或普通型巨结肠继发病变较重,须切除横结肠、乙状结肠,升结肠无法经左侧腹拖入盆腔与直肠吻合这一难题,避免了全结肠切除.同时保证了患儿营养吸收及水电解质平衡,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红仁;张根岭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92例110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使用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病例治愈率68%,总有效率93%,无效7%.I型和II型间无显著差异,I型、II型和III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3).结论 鼻内窥镜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手段,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治愈率.
作者:刘艳红;李娜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疾病.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病人常因运动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严重负担.
作者:董慧琴;岳华;曹春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1 临床资料我们自2004年以来,超声导向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60例,取得良好效果.用GE LOGIQ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0MHz.选用18G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穿刺针,外接8号导尿管.
作者:于盛光;徐东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1 病例报告例1,男,33岁.因间歇性上腹痛1余年,近1月来右上腹有时自己扪及包块就诊.检查全身浅淋巴结不肿块,右上腹近脐处可扪及4.5cm×2cm之腊肠样包块,质中硬,表面光滑,稍可活动.B超示右上腹实质性肿块.
作者:康益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输血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其他的治疗措施一样,输血又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好输血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马冬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包括在医院感染出院后出现症状[1].其同义语有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相关感染[2].
作者:陈盛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12例医源性脾脏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研究脾脏损伤的原因、处理要点和预防措施.结论 只要熟悉解剖,仔细操作,配合以良好的麻醉,可减少医源性脾脏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耿兴鸿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30例住院的肺结核患者,通过指导阅读健康教育手册,个别指导,集体座谈、讲座、报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并对其出院时、再次入院时,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测试题,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 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有了详细的了解,与教育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再次入院时,患者虽对结核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有所下降,但与出院时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下降,与出院时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对减少耐药菌的发生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是有效的,强化教育,使患者在自身健康方面达到知识、信心及行为的长久统一,并指导其处理好隐私与传染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
作者:王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市中小型企业也迅猛发展,企业职工工伤数量也有所增加,为了掌握工伤的发生规律和有关因素,对我市2004年6月~2006年5月的1200例工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显示工伤发生与工人的年龄、工龄、精神状态有关;工伤发生的时间、季节有一定的规律性,工伤的多发部位与作业方式有关.因此有关部门要采取必要措施,以防为主,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减少损失.
作者:朱丽波;罗来余;汤银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1例SA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血管痉挛(CVS)、再出血、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射治疗SAH,安全有效,并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姚建林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47例小儿MP感染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且易并发多器官损害,易合并细菌、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临床有呼吸道感染时,当并脑、心、肝等脏器受累表现者应想到MP感染可能.确诊MP感染后选择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预后好.
作者:陈皆兵 刊期: 200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