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冬菊
脐带绕颈(UCAN)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症的主要原因之一,2005年10月~2007年4月对150例胎儿脐带绕颈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线敬泽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现代护理与人文关怀.方法 从医学人文关怀的内涵及现状、现代护理实践与人文关怀、护理操作与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 实施人文关怀,拓展了护理服务的范围,提升了整体护理的内涵,顺应了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要求.结论 现代医学模式普遍存在人文关怀不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人文关怀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反思,提出人文关怀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很重要.
作者:赵辉;刘英菊;周宇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本文对72例大月份人工流产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单用米索前列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宫颈口松弛,钳刮术前无须扩宫颈,胚胎组织大多已排在宫颈内口,手术无困难,子宫收缩好,95.2%出血量≤60ml,无人流综合征发生.
作者:唐义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全麻术后行区域阻滞对苏醒期躁动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40名小儿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小儿静脉全麻后行区域阻滞对防治苏醒期躁动有明显防治效果.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测量并评价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方法 采用生存质量SF-36量表,对2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进行Qol测量.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的SF-36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机能、机体活力、躯体不适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61±29,23±31,52±21,32±35,51±28,48±25,45±21,51±17,59±18)与对照组(83±25,82±36,76±19,84±30,82±20,62±23,73±26,76±25,76±9)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提示医务人员应注意改善其心理障碍和社会机能,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和治疗.
作者:张国强;张倩;孔丽悦;陈艳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溃疡性结肠炎(UC)到目前为止仍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理没完全明确的炎症性肠病,认为与免疫反应和遗传因素有关,感染和精神紧张可能是诱发因素.近年来,国内有关UC的报道明显增加,治疗方法一般都采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由于其疗程长、副反应多,远期疗效不甚满意.
作者:金聚良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
作者:赵静;高天霁;戴胜燕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惊厥是由于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突然大量异常放电,所导致的全身或者局部骨骼肌群不自主的短暂收缩,常伴意识障碍,是儿童常见急症之一,婴幼儿常见.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新鲜后尿道损伤早期端端吻合术的处理.方法 11例后尿道损伤病人,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采取急诊尿道端端吻合术、膀胱造瘘和插入双腔气囊导尿管方法,平均置管八周.结果 好7例;较好3例,经尿道扩张2次排尿通畅;差1例,经二次手术治愈.11例病人随诊1~5年,排尿通畅,未发现阳萎和尿失禁现象.结论 早期行尿道重建术,断端吻合准确,术后尿道狭窄机会少,即使发生狭窄其长度也较短,且不增加术后阳萎和尿失禁的发生率.
作者:黄建民;黄晓礼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市中小型企业也迅猛发展,企业职工工伤数量也有所增加,为了掌握工伤的发生规律和有关因素,对我市2004年6月~2006年5月的1200例工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显示工伤发生与工人的年龄、工龄、精神状态有关;工伤发生的时间、季节有一定的规律性,工伤的多发部位与作业方式有关.因此有关部门要采取必要措施,以防为主,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减少损失.
作者:朱丽波;罗来余;汤银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7.6岁,病程3~11年,本次治疗前全部患者均经X光拍片或胸部CT确诊,表现为咯血鲜红色血,无痰或少量粘痰,大部分患者有胸闷、烦躁不安等症状.经中医或西医止血敏、止血芳酸、垂体后叶素等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赵建军;杨培备 刊期: 2007年第21期
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是作为计划生育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及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提升,人们广泛关注人流镇痛技术的实施,力求减轻或消除孕妇的痛苦.
作者:马桂芬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安全性、成功率、并发症及护理经验.方法 观察我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21例患者,按入路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87例)和股动脉组(134例).分别比较手术成功率、血管径路并发症、舒适性、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高于桡动脉组分别为100%、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血管径路并发症、术后的不适主诉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优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可行的,血管径路并发症少、舒适度高、平均住院时间短及费用低等优点,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王栋梅;刘旋;张贤贤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妇科发病率的增加,手术患者不断的增加,各种因素造成的剖宫产率也不断增加.手术也给患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其中常见的就是术后胃肠道功能抑制的一种反应--腹胀,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影响子宫的复旧及腹部和子宫切口的愈合.
作者:张佰文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随着一次性医疗器械在医院各科室的广泛应用.我在工作中通过实践利用一次性注射器研制出一种简易吸奶器,并经临床使用性能良好,深受患者欢迎.现将该吸奶器的制作原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方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将70例使用干扰素治疗和/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不予以护理干预,分别对2组患者于疗程结束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 实验组有27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77.14%,对照组19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54.28%,2组遵医程度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胃插管术是指将胃导管经鼻腔或口腔插入胃内的一项诊疗技术.用于管饲食物或给药,各种目的的洗胃、抽取胃液检查,胃肠减压以及三腔管的使用等.胃插管术在腹外科应用广泛,尤其是胃肠减压是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往往因插入不顺利而遇到很大的困难.
作者:张爱农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限制性近端脾肾分流在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体会.方法 就我院对6例门脉高压症采用限制性近端脾肾分流术,采用分流口径为0.8~0.9cm,分流后测得自由门静脉压为17~20cmH2O.结果 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腹腔创面出血再次手术止血.术后随访0.5~3年,吻合口通畅,无再次出血.结论 对有出血史,肝功能ChildA-ChildB的病人,采用限制性近端脾肾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病人有可行性.
作者:唐德钧;袁婷;杨洁员;汪佐林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输血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其他的治疗措施一样,输血又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好输血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马冬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弱视患者的发病年龄比较小,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双眼高度屈光参差(>2.50D),使的一部份患者双眼不能耐受完全矫正的等值眼镜屈光度,没有双眼同时视.
作者:沈玲;候慧芳;郭伟 刊期: 200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