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尿道损伤早期端端吻合术治疗体会

黄建民;黄晓礼

关键词:尿道, 损伤,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新鲜后尿道损伤早期端端吻合术的处理.方法 11例后尿道损伤病人,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采取急诊尿道端端吻合术、膀胱造瘘和插入双腔气囊导尿管方法,平均置管八周.结果 好7例;较好3例,经尿道扩张2次排尿通畅;差1例,经二次手术治愈.11例病人随诊1~5年,排尿通畅,未发现阳萎和尿失禁现象.结论 早期行尿道重建术,断端吻合准确,术后尿道狭窄机会少,即使发生狭窄其长度也较短,且不增加术后阳萎和尿失禁的发生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人流212例术后观察

    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是作为计划生育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及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提升,人们广泛关注人流镇痛技术的实施,力求减轻或消除孕妇的痛苦.

    作者:马桂芬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15例囊性肾癌的诊治体会

    目的 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近10年来我们共收治经肾癌根治术,病理确诊的15例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例病人术前误诊,13患者术后均随访2~11年,11例存活至今.结论 囊性肾癌是肾癌的一种特殊形态类型,容易误诊,影像学特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正确治疗术后预后较好.

    作者:孙雪巍;贾元歆;刘再成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浅谈脂肪肝的病因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

    作者:赵静;高天霁;戴胜燕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辨证施治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慢性支气管炎及一切慢性肺部疾患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凡能引起细支气管的炎性变化,使通气阻塞的疾病均可引起.

    作者:宋发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中药热敷配合TDP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为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软骨软化性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约占老年人数1/10,女性多于男性.

    作者:许小丽;周喜梅;陈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分层次、分阶段的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适应当前分层次护理发展的需要,我院对护理人员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方法,对责任护士、执行护士、辅助护士不同层次的护士分别进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综合知识与技能等相配套的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

    作者:王思琛;成守珍;胡丽茎;杜合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谈对女性精神病人不同时期所出现的临床症状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女性精神病人的护理是繁重的,因女性病人比男性病人在临床过程中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将对女性精神病人的护理要点作以阐述.

    作者:常立萍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腹部手术后镇痛泵使用的观察及护理

    一次性持续微量镇痛泵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新型镇痛方法,在临床上很受患者的欢迎.镇痛泵的使用与传统肌肉注射麻醉镇痛药相比,具有用药效果好、起效快、药物浓度维持恒定的优点.

    作者:徐爱莲;申秀君;王月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评述

    分析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表现形式及特点,并阐述与之有关的因素,以达到合理应用.

    作者:李秀银;王月兵;李明川;左晖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宫内外同时妊娠误诊2例

    1 病例报告例1:32岁,停经45d,出现恶心、厌食等早孕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于2003年04月17日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术,见绒毛组织与妊娠月份相符.术后3d出现腹痛、呕吐、晕厥1次,于2003年04月20日入本院普外科就诊.既往月经规律,孕3产1,人流2次,无外伤史.

    作者:周艳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NP方案结合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 评价NP方案结合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33例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接受长春瑞滨25mg/m2,dl、d8,顺铂70mg/m2,d1~d3疗.至少2个周期.化疗后接受常规分割放疗(2Cy/次,5次/周).照射野包括肺部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引流区,总剂量50~60Cy.结果 总有效率(CR+PR)78.78%(25/32),完全缓解率9.09%(3/32),中位生存期12.4个月,1年生存率60.6%(20/32).毒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静脉炎以及放射性肺炎.结论 NP方案结合放射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经相应处理后可耐受.

    作者:丁琳;吴传旺;徐国荣;牛晓艳;王学香;姜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为了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并发症,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收集1999年3月~2004年6月本院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4例单纯早产儿外,其余病例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死亡12例,病死率为(14.35%).结论 在VLBW的管理上应加强保暖和监护,及时纠正缺氧,注意防治感染和酸中毒,尽早母乳喂养,合理使用静脉营养并注意控制液量和速度,是防治并发症,有效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莫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升结肠转位在长段型巨结肠中的应用

    目的 解决长段型或继发病变较重的普通巨结肠,因结肠切除过多,无法拖入盆腔与直肠吻合.方法 采用升结肠转位术治疗长段型巨结肠26例,并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26例患儿,男19例,女7例,长段型巨结肠17例,普通型7例,巨结肠横结肠造瘘术后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效果满意,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升结肠转位术解决了长段型或普通型巨结肠继发病变较重,须切除横结肠、乙状结肠,升结肠无法经左侧腹拖入盆腔与直肠吻合这一难题,避免了全结肠切除.同时保证了患儿营养吸收及水电解质平衡,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红仁;张根岭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腰-硬联合麻醉时无脑脊液流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不仅提高了椎管内的阻滞效果,而且减少了麻醉时间,但有时在操作过程中常在硬膜外腔而脊穿无脑脊液流出的现象所困,有时不得以改为硬膜外阻滞.现将我院近年来有关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周秀伟;杨精洁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综合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中常见、多发病之一,社区经常遇见这样的病人,虽然其病的严重程度不大,但是由于它的症状特别是打喷嚏、流涕,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法疗效显著,用西医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迅速控制、消除炎性介质,控制急性症状.用中医治疗主要目的是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使过敏性鼻炎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周卉;杜成;周蜀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后尿道损伤早期端端吻合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新鲜后尿道损伤早期端端吻合术的处理.方法 11例后尿道损伤病人,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采取急诊尿道端端吻合术、膀胱造瘘和插入双腔气囊导尿管方法,平均置管八周.结果 好7例;较好3例,经尿道扩张2次排尿通畅;差1例,经二次手术治愈.11例病人随诊1~5年,排尿通畅,未发现阳萎和尿失禁现象.结论 早期行尿道重建术,断端吻合准确,术后尿道狭窄机会少,即使发生狭窄其长度也较短,且不增加术后阳萎和尿失禁的发生率.

    作者:黄建民;黄晓礼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糖尿病对脑梗塞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从发病年龄、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方面,研究糖尿病对脑梗塞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6月~2006年6月,初次患脑梗塞住院的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别在入院第1天、14天和90天时,对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从发病年龄、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方面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脑梗塞患者,发病年龄早,在发病第一天、治疗第14天及90天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脑梗塞面积大,治疗效果差,和非糖尿病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是脑梗塞重要的危险因素,影响着脑梗塞的发病年龄、症状、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认真防治糖尿病是降低脑梗塞致残率、致死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马炳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插秧致腕背伸肌腱断裂36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5~2007年共收治因插秧致腕背伸肌腱断裂患者36例.女性33例,男性3例.采用肌腱直接吻合31例,行肌腱转位5例.术后石膏托固定四周,疗效满意.

    作者:郭啸;徐广新;张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浅谈精神康复期病人对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及满足方式

    精神科的康复期病人在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后,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恢复,渴望回归社会,渴望得到家人的关爱、朋友的友谊,满足其社交的需要.但又害怕受到社会的歧视,担心出院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而产生孤独感、失落感,常常在精神症状得到控制后产生焦虑、恐惧、多疑等症状,惧怕出院后面对社会,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150例胎儿脐带绕颈的超声分析

    脐带绕颈(UCAN)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症的主要原因之一,2005年10月~2007年4月对150例胎儿脐带绕颈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线敬泽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