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芬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ST段恢复时间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观察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于治疗前后测量ST段,记录ST段下降50%的时间,并于发病后1d、5d、10d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梗死相关室壁运动幅度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ST段下降50%的时间不同,LVEF及梗死相关室壁运动幅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随病程进展该差异变大;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相关室壁运动幅度有相同的特点,但LVEF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ST段恢复时间与LVEF、梗死相关室壁运动幅度有良好的相关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作为预测早期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再华;王静飞;徐泽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常被临床漏诊或误诊,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住院的10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其中合并冠心病25例,笔者作如下分析,探讨.
作者:张士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行经乳管注入抗生素冲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乳头乳管口注入抗生素药物冲洗乳管,局部消炎并清洁乳腺导管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症状均缓解,乳头溢液完全消失19例;14例仍表现乳头溢液,为黄色或清水样液体;13例管径恢复在0.5~2.5mm的正常范围之间,导管走行分支正常柔和;20例仍可见导管扩张迂曲,管径粗细不均.结论 经乳腺导管注入药物治疗乳管扩张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效果肯定等优点,是治疗乳管扩张症的新途径.
作者:贺斌;张克云;盛波;陈东祥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应用降纤酶治疗25例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与传统方法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进行降纤治疗安全可行.
作者:龚安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踝、足跟、足底、足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踝、足跟、足底、足背的创面26例,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随访,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4例皮瓣完全成活,供区伤口愈合良好.仅有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但是其下的深筋膜层成活良好,肉芽生长快速,二期植皮均完全成活.术后3~6个月随访,25例皮瓣色泽正常,血供良好,外形、功能满意,皮瓣感觉逐渐恢复,仅有1例皮瓣稍显臃肿.结论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部创面操作简单方便,术后无特殊护理及用药,成活率极高.此方法较安全、有效,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李劲;李凡;徐翼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多发生在1岁以内的婴儿.除发热、咳嗽、喘憋三大症状外,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患儿出现烦躁不安、紫绀和呼吸困难加重,吸氧后不能改善,伴有心动过速,超过160~180次/min和肝脏急剧增大,[1]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早纠正心衰,常可造成死亡.
作者:刘雅军;张丽娜;张淑文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痰不易咳出来.我科于2005年8月~2006年6月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俊杰;王晓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笔者从治疗结石病的经验中,选用中药组成硝石汤方(自拟方)治疗尿结石100余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廉洁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并放射性脑病患者喉气管分离术的护理技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我科自2002年5月~2006年10月5例鼻咽癌并放射性脑病患者喉气管分离术前后的护理经验.结果 5例患者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误咽问题,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喉气管分离术,是一种比传统治疗手段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基础护理外,做好患者心理、饮食、呼吸道护理以及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叶碧;胡丽茎;魏秋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腰-硬联合麻醉不仅提高了椎管内的阻滞效果,而且减少了麻醉时间,但有时在操作过程中常在硬膜外腔而脊穿无脑脊液流出的现象所困,有时不得以改为硬膜外阻滞.现将我院近年来有关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周秀伟;杨精洁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回顾了3例典型年龄,2例非典型年龄股骨头骨骺滑脱的资料,急性滑脱2例,慢性滑脱1例,慢性基础上急性滑脱2例.滑脱程度Ⅰ度1例、Ⅱ度3例、Ⅲ度1例.治疗方法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1例,牵引复位穿针内固定3例,持续牵引1例.平均三年近期随访结果,切开复位结果差,股骨头缺血坏死与软骨溶解.3例牵引后2例完全复位,1例基本复位.对滑脱机制、分型、分度、症状、诊断及治疗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作者:凌峰;肖善杰;杨建安;姚利兵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近10年来我们共收治经肾癌根治术,病理确诊的15例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例病人术前误诊,13患者术后均随访2~11年,11例存活至今.结论 囊性肾癌是肾癌的一种特殊形态类型,容易误诊,影像学特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正确治疗术后预后较好.
作者:孙雪巍;贾元歆;刘再成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腹部术后应用止血药物观察,对肠蠕动进行评价.方法 腹部术后随机分组,止血药物组:应用安络血、止血敏、PAMBA、凝血酶.对照组:不用止血药物,术后随时观察记录.结果 止血药物组肠蠕动时间滞后,对照组肠蠕动提前,两组对比,P<0.01,有明显差异.结论 腹部术后尽量不用止血药物.
作者:安文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如治疗护理不当,将加重个人及社会的负担.我院自1995年2月~2005年1月,共收治髋部骨折病人92例,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工作中的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邢荣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骨不连接[1]骨折所需愈合时间再三延长后,骨折断端仍没有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断端互相分离,骨痂稀少,两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封闭,骨端硬化,临床上骨折处有假关节活动,称为骨不连接.
作者:刘玺;陈士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门诊自2006年2月~2006年12月自愿实行无痛人流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用1%利多卡因5ml于宫颈旁4、8点处各注射2.5ml,并用异丙酚1.5~2.5mg/kg静脉注射,术中异丙酚麻醉维持;对照组单用异丙酚1.5~2.5mg/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利多卡因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镇痛效果优于单用异丙酚,且手术时间短,无不良反应,不影响术后苏醒,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利多卡因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书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弱视患者的发病年龄比较小,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双眼高度屈光参差(>2.50D),使的一部份患者双眼不能耐受完全矫正的等值眼镜屈光度,没有双眼同时视.
作者:沈玲;候慧芳;郭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我院自1993年以来手术治疗1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报告如下:
作者:谢中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上颌窦囊肿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近几年来我科将鼻窦内窥镜应用于该病的手术之中,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碧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为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软骨软化性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约占老年人数1/10,女性多于男性.
作者:许小丽;周喜梅;陈鹏 刊期: 200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