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蠕动与止血药物相关影响分析

安文熙

关键词:腹部术后, 止血药物, 肠蠕动
摘要:目的 通过腹部术后应用止血药物观察,对肠蠕动进行评价.方法 腹部术后随机分组,止血药物组:应用安络血、止血敏、PAMBA、凝血酶.对照组:不用止血药物,术后随时观察记录.结果 止血药物组肠蠕动时间滞后,对照组肠蠕动提前,两组对比,P<0.01,有明显差异.结论 腹部术后尽量不用止血药物.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利多卡因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门诊自2006年2月~2006年12月自愿实行无痛人流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用1%利多卡因5ml于宫颈旁4、8点处各注射2.5ml,并用异丙酚1.5~2.5mg/kg静脉注射,术中异丙酚麻醉维持;对照组单用异丙酚1.5~2.5mg/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利多卡因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镇痛效果优于单用异丙酚,且手术时间短,无不良反应,不影响术后苏醒,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利多卡因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书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5例脊柱畸形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脊柱畸形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为该手术的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信息,提高其自我及家庭护理能力.提高母乳喂养率,减少产褥期感染及出血,减轻家庭经济压力.方法 手术前进行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和抢救措施.结果 通过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使5例产妇家属了解相关知识,减轻了恐惧心理,无一例产褥期产妇产后大出血及感染,伤口愈合良好,5例均为母乳喂养.仅一位母乳不足.

    作者:刘照琴;夏凌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

    胎儿先天性畸形系指形态结构发育异常,近年来,随着仪器分析能力的改进和扫描能力的提高,超声诊断先天性畸形敏感性也在逐渐提高,现选择了1500名中、晚期孕妇进行观察与分析.

    作者:王幽幽;郭洪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评价

    无痛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ehemia,SMI)指具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而无心绞痛或其相关症状,SMI患者冠状动脉照影显示心脏已受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它可以突然转变为心绞痛、心梗或猝死.

    作者:张孟荔;张克新;刘彤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胃插管术的经验介绍

    胃插管术是指将胃导管经鼻腔或口腔插入胃内的一项诊疗技术.用于管饲食物或给药,各种目的的洗胃、抽取胃液检查,胃肠减压以及三腔管的使用等.胃插管术在腹外科应用广泛,尤其是胃肠减压是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往往因插入不顺利而遇到很大的困难.

    作者:张爱农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医院文化建设与CI战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医疗卫生体制也在进行相应的改革,各级医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医院之间的竞争更趋于以医院文化为中心的无形资产的竞争.

    作者:龚亚军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浅谈静脉肾盂造影延时摄片的意义

    目的 探讨延时摄片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总结2006年8~2007年3月间我院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并延时的病例28例观察延时片的诊断意义.结果 肾及输尿管结石15例(阴性结石10例),输尿管狭窄5例,肾结核2例,肾、输尿管先天畸形4例,膀胱肿瘤2例.结论 静脉肾盂造影延时摄片可以更清楚的观察肾特别是输尿管的显影情况更好的显示病变提高了特别是输尿管的图像质量及病变的检出率,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作者:暴美林;田新禹;赵惠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天麻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为了保证药品质量,使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特将正品天麻及其伪品的鉴别特征从植物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方面介绍如下:

    作者:缪细兰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

    目的 测量并评价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方法 采用生存质量SF-36量表,对2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进行Qol测量.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的SF-36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机能、机体活力、躯体不适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61±29,23±31,52±21,32±35,51±28,48±25,45±21,51±17,59±18)与对照组(83±25,82±36,76±19,84±30,82±20,62±23,73±26,76±25,76±9)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提示医务人员应注意改善其心理障碍和社会机能,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和治疗.

    作者:张国强;张倩;孔丽悦;陈艳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精神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提高精神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精神科护理工作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对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护士应具备的一些素质进行综述.

    作者:董春玲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环丙沙星与维脑路通及复方丹参存在配伍禁忌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发现输完环丙沙星药液后接输维脑路通或者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制的药液时,输液器莫非氏滴管中出现黄褐色颗粒状沉淀物,摇动后不消散,且越来越多的颗粒状沉淀物在输液管中沉积,导致输液管下端的过滤膜阻塞,使液体滴注不畅或不滴.

    作者:房元凤;王国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肠蠕动与止血药物相关影响分析

    目的 通过腹部术后应用止血药物观察,对肠蠕动进行评价.方法 腹部术后随机分组,止血药物组:应用安络血、止血敏、PAMBA、凝血酶.对照组:不用止血药物,术后随时观察记录.结果 止血药物组肠蠕动时间滞后,对照组肠蠕动提前,两组对比,P<0.01,有明显差异.结论 腹部术后尽量不用止血药物.

    作者:安文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人工晶体植入术

    葡萄膜炎常并发白内障,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广泛开展,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已不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禁忌症[1].但是葡萄膜炎反复发作导致虹膜后粘连及瞳孔膜闭,在小瞳孔下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一定难度,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12例(12眼)均行白内障摘除,Ⅰ期人工晶体植入,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柏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心理干预方法及体会.方法 总结我院60例病毒性脑炎的心理反应,通过疏导、倾听、解释等心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心理干预的患者能消除焦虑及恐惧心理并配合治疗,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 对病人进行准确及时的心理干预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作者:赵清英;邢红霞;李合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基层医院开展微创介入治疗的体会

    目的 评价基层医院微创介入治疗的可适应性及优势.方法 利用X线电视监视系统及B超进行微创介入.结果 创伤小,患者乐于接受,可重复操作性强,临床疗效显著.结论 创伤小,病人康复快,基层医院适用性强.

    作者:安文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切口愈合相关技巧处理分析

    目的 评价切口缝合技巧在愈合过程中的优劣.方法 统计1990年1月~2005年12月4096例患者不同切口处理方法.结果 常规处理,切口液化率64%,技巧处理,一期一次愈合97%.结论 技巧处理在切口愈合过程中一期愈合率高、疤痕小、美观、感染液化率低,住院日期短、费用低,医患乐于接受.

    作者:安文熙;赵玲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实验室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和类型及影响其成份变化的因素

    在临床工作中,生物化学实验主要用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其他体液(胸腹腔积液、精液和各种分泌液)作为标本,其中血液标本使用多,因此根据不同试验项目的需求来正确地收集、运送和保存血液,是保证实验室所出具的试验结果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和前题.

    作者:曾文佼;王芳芬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42例脑卒中患者进食、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在脑卒中的急性期、恢复期,经常遇到进食、吞咽障碍的问题不仅影响了营养的摄入,而且易造成误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甚至窒息死亡.笔者于2001年8月~2002年11月对42例脑卒中合并进食、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基础训练和进食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春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立普妥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更早获益的研究

    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等作用[1].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的起效时间和作用强度有所不同,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辉瑞公司)与辛伐他汀(默沙东)疗效的差别.

    作者:关若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习惯性流产23例临床分析

    习惯性流产(RSA)指连续两次以上在同一妊娠期内发生胎儿停止发育或胎死宫内的现象,属于不育的范畴之一.本文收集我院2001年元月~2007年元月六年间的23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予以浅析.

    作者:王高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