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静脉肾盂造影延时摄片的意义

暴美林;田新禹;赵惠芳

关键词:静脉肾盂造影, 延时摄片
摘要:目的 探讨延时摄片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总结2006年8~2007年3月间我院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并延时的病例28例观察延时片的诊断意义.结果 肾及输尿管结石15例(阴性结石10例),输尿管狭窄5例,肾结核2例,肾、输尿管先天畸形4例,膀胱肿瘤2例.结论 静脉肾盂造影延时摄片可以更清楚的观察肾特别是输尿管的显影情况更好的显示病变提高了特别是输尿管的图像质量及病变的检出率,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立普妥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更早获益的研究

    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等作用[1].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的起效时间和作用强度有所不同,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辉瑞公司)与辛伐他汀(默沙东)疗效的差别.

    作者:关若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要注重实效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集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

    作者:梁静;高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与喷雾麻醉行纤支镜检查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用利多卡因氧气雾化吸入与喷雾两种麻醉方法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麻醉效果.方法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应用2%利多卡因喷喉给药麻醉为喷雾组,用氧射流雾化器+2%利多卡因8~10ml氧气为动力雾化吸入局麻为雾化组,两组病人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喷雾组麻醉时间2~4min,显效37例(90.2%),有效3例(7.3%),效差1例(2.4%);雾化组麻醉时间5~8min(嗜酒或吸烟者8min).显效35例(89.7%),有效4例(10.2%),差效1例(2.5%),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喷雾组无诱发哮喘,COPD患者能配合麻醉;雾化组诱发哮喘,COPD患者大部分不能配合麻醉.结论 喷雾组与氧气雾化组麻醉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但喷雾组更省时,更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承琼;钟蔚;邱文燕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前列腺增生手术同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47例报告

    目的 探讨各种前列腺切除术式同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所有47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行疝修补术、Madigan法前列腺切除术后行疝修补术及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行前列腺电切术.结果 所有手术病人中44例切口甲级愈合,3例乙级愈合,随访6~8个月,未见腹股沟疝复发,术后排尿正常.结论 前列腺切除术若要同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以TURP术为安全方便,完全不影响疝手术的切口类别,术后护理方便,恢复快,是理想的术式选择.如无条件行TURP,则以Madigan法较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更为理想.

    作者:曹绍淼;蒋光煦;肖晨峥;姚锦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评述

    分析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表现形式及特点,并阐述与之有关的因素,以达到合理应用.

    作者:李秀银;王月兵;李明川;左晖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治疗色素膜炎

    目的 寻找一种使用较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规则使用能有效治疗非感染性色素膜炎的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方法 非感染性前色素膜炎50例,52眼.重症和急性期者,眼部结膜下给药,然后,眼药水点眼;轻症者,眼药水点眼.结果 非感染性前色素膜炎50例,52眼痊愈,恢复发病前视力,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治疗非感染性前部色素膜炎迅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费用低廉.

    作者:高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

    目的 测量并评价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方法 采用生存质量SF-36量表,对2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进行Qol测量.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的SF-36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机能、机体活力、躯体不适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61±29,23±31,52±21,32±35,51±28,48±25,45±21,51±17,59±18)与对照组(83±25,82±36,76±19,84±30,82±20,62±23,73±26,76±25,76±9)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提示医务人员应注意改善其心理障碍和社会机能,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和治疗.

    作者:张国强;张倩;孔丽悦;陈艳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彩超诊断腹腔异物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突发性上腹部疼痛4天伴发热2天入院.查体上腹压痛.彩超检查:上腹腹腔内见5.2cm×2.8cm低回声包块,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变可见长约2.1cm细条形强回声,后伴声影.超声诊断考虑:异物并腹腔脓肿.

    作者:邹玲华;都淑丽;王金娜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老年患者术后转运过程中的风险与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08例老年患者术后转运途中的风险因素,对可能发生的意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了108例老年患者术后的安全转运及术后康复的顺利进行.结论 老年患者术后转运的时间虽然很短,但由于其生理的特殊性,仍然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和危险因素,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做好预防性护理,是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延东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原发性肠系膜恶性淋巴瘤2例

    1 病例报告例1,男,33岁.因间歇性上腹痛1余年,近1月来右上腹有时自己扪及包块就诊.检查全身浅淋巴结不肿块,右上腹近脐处可扪及4.5cm×2cm之腊肠样包块,质中硬,表面光滑,稍可活动.B超示右上腹实质性肿块.

    作者:康益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导入CS管理促进护理工作发展

    近年来,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如何求生存成为医院经营中大深刻的课题,设法获得患者已成为医院经营管理的焦点.因此,导入CS管理对培养人文型的医护人员,推行员工满意策略,努力向患者提供更多的感动服务,促进护理部门工作,构建诚信医院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程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为了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并发症,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收集1999年3月~2004年6月本院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4例单纯早产儿外,其余病例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死亡12例,病死率为(14.35%).结论 在VLBW的管理上应加强保暖和监护,及时纠正缺氧,注意防治感染和酸中毒,尽早母乳喂养,合理使用静脉营养并注意控制液量和速度,是防治并发症,有效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莫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综合医院精神科抑郁症就诊情况比较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精神科抑郁症患者的就诊情况.方法 对118例抑郁症患者按一开始即来精神科就诊者和由外院及我院其他科室转来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自来组病程较转来组显著为短,两组间精神症状不同,两组间SDS、SCL-90因子分显著不同.结论 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加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务人员的精神专科培训,提高对抑郁症的识别率.

    作者:孙亚林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医源性脾脏损伤

    目的 通过对12例医源性脾脏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研究脾脏损伤的原因、处理要点和预防措施.结论 只要熟悉解剖,仔细操作,配合以良好的麻醉,可减少医源性脾脏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耿兴鸿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 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5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0.2,每日3次,连服一周后改为0.2,每日2次,再用一周之后,每日1次维持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57例患者中,心功能提高1级占52.6%,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73.8%,其中显效16例(28.1%),有效26例(45.7%),心率显著下降(P<0.01),QT间期延长(P<0.05).用药后3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停药后恢复.结论 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谭喜斌;赵秀香;金光浩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以眩晕症为首发表现的小脑出血22例临床分析

    小脑出血后由于其症状无特异性,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尤其是出血量小、症状轻的患者,仅表现为眩晕、呕吐时容易发生误诊、误治[1].自2004年9月~2007年1月我们共收治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以眩晕症为首发表现的小脑出血22例,其中19例于入院前在外院及私人诊所曾误诊为美尼尔综合征、脑供血不足等.分析如下.

    作者:傅爱民;杨书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应用手法复位贴皮石膏外固定治疗双踝关节骨折41例

    我科于2004~2007年共应用手法复位贴皮石膏外固定治疗双踝关节骨折患者41例.均采用手法石膏托固定6~8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啸;徐俊东;张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插秧致腕背伸肌腱断裂36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5~2007年共收治因插秧致腕背伸肌腱断裂患者36例.女性33例,男性3例.采用肌腱直接吻合31例,行肌腱转位5例.术后石膏托固定四周,疗效满意.

    作者:郭啸;徐广新;张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92例髋部骨折护理体会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如治疗护理不当,将加重个人及社会的负担.我院自1995年2月~2005年1月,共收治髋部骨折病人92例,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工作中的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邢荣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报告了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包括术中并发症:肠道损伤、膀胱、输尿管损伤、术中出血、皮肤烫伤的观察及护理;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下肢静脉炎、术后颈、肩痛的观察及护理.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有效地护理,其中有526例手术病人平均住院4.5天,2例出现并发症住院时间分别为15、17天,均痊愈出院.

    作者:苏雪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