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
目前早孕期终止妊娠的方法主要是药物和人工流产,虽然药物和人工流产的技术目前比较安全、可靠,但仍可产生多种副反应和并发症,对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终止妊娠者的调查,分析探讨导致终止妊娠的原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终止妊娠的发生率,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影响集中推荐筛查肺结核病人效果的因素,为今后继续开展此项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方法 以东营市河口区2005年开展集中推荐筛查肺结核病人的171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调查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价.结果 通过筛查发现了大量肺结核病人,特别是在比较大的行政村效果尤为明显.结论 集中推荐筛查适用于结核病疫情较高或发现率较低的地区,可以有效提高肺结核病人的检出率.它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能够大限度地去发现病人,完全在今后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徐文生;杨国华;张立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出生后有窒息的新生儿经过抢救复苏后仍需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做好各种急救的准备,防止再次出现意外而失去抢救的时机.现将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窒息经抢救复苏后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跃芬;才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对比分析持续负压吸引与非持续负压吸引预防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皮瓣积液的结果.方法 1995年01月~2000年01月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非持续负压吸引预防皮瓣积液35例,2000年01月~2005年11月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持续负压预防皮瓣积液33例,比较两种方法的皮瓣积液发生概率.结果 持续负压吸引组与非持续负压吸引组的皮瓣积液发生概率差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负压吸引是预防乳腺癌根治手术后皮瓣积液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雄驹;吉峰;林卫华;王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印江县地处云贵高原,属国家二级贫困县,全县人口40多万.标着急救旗号的有16家医院,共18辆急救车.其中县城4家医院(一家为私营医院)共6辆救护车,其余12个乡镇医院各一辆急救车.真正用于急救且运行良好、规范的为县人民医院及县中医院各2辆急救车,现主要就这两家医院谈谈印江县院前急救现状.
作者:吕胜琴;邹诗倩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压疮又名褥疮,是目前困扰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护理问题,虽然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多数采用抗菌素、生肌收敛的中药,对创面刺激较大,不利于创面的愈合、肉芽组织的生长.笔者根据民间颜方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应用白蛋白、鸡蛋内皮、红外线相结合治疗压疮,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炜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IP)100例,随机分为解磷注射液(简称解磷)治疗组和经典方法治疗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94%,对照组76%,死亡率治疗组6%,对照组24%,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6±2.5d,对照组18±3d,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及反跳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4%和2%;对照组分别为8%和14%,以上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解磷治疗AOIP比经典方法更有效.
作者:张仲秋 刊期: 2007年第20期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工作者研究的问题.为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和防治措施,现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的产后出血122例分析如下.
作者:樊秦娥;赵琴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化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对于一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已经转移扩散的肿瘤,化疗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药物常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伤害了人体正常细胞.在化疗过程中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科学的护理干预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边平;孙立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病人躁动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了2006年度7182例全麻术后病人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均值分析.结果 10%的病人全麻术后发生轻微程度的躁动(经开导、心理护理可配合)2%的病人发生严重躁动(需强行约束).结论 手术结束,麻醉药物停止并不意味着麻醉和手术对病人的生理影响而终止.部分病人会因种种因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而躁动会带来坠床、体内伤口再出血、伤口裂开、各种管腔脱出、血压升高、心律加快等而导致手术失败,意外事故发生,加强全麻术后躁动病人的安全防范管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李素芳;范珂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大多较轻微,但由于其可并发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心肌炎、卵巢炎、肾炎和糖尿病等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子代生育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危害,故对其预防控制工作也不可轻视.2006年4月7~14日,我县某中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此次疫情系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洪双 刊期: 2007年第20期
5-Fu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一种老药,用它保留灌肠,使药物广泛直接作用于肠壁粘膜病变部位,使疗效增强.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用5-Fu保留灌肠的非手术疗法,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李柏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视网膜炎色点作为神经病变疾病中的一种,其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尚未研究清楚.笔者讨论了来自线粒体与来自内质网的两种细胞凋亡途径在rd1模型大鼠视网膜色点发生的病变过程中共同作用.在体内以及体外细胞模型中,AIF和caspase-12都转移到死亡的光感受器细胞的细胞核上,并且这两种凋亡因子的转移都受到胞内钙离子动态平衡以及钙蛋白酶的活性改变的影响.基因表达下调等试验证明了AIF在该凋亡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caspase-12起到加强的效果,从而说明了在发生病变的神经元中的线粒体和内质网中两个caspase依赖性的凋亡途径之间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对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深入认识并促进该疾病治疗研究的发展.
作者:钱艳蓉;陈付学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为常见的肿瘤,发病率为4%~11%,除绝大多数为良性平滑肌瘤外,尚有恶性潜能未定性平滑肌瘤、奇异性平滑肌瘤、血管性平滑肌瘤及上皮样平滑肌瘤等,1995~2006年我科收检手术除子宫平滑肌瘤128例,现对其分析如下.
作者:李冬玲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膀胱冲洗是指利用三通的导管,将溶液灌入到膀胱内,在借用虹吸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的方法.
作者:申琳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感染性休克是严重危害病人健康的综合征,一直是外科危重病治疗中的常见死亡原因,其病死率高达30%~50%,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重要的循环支持手段.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32例感染性休克病人,现将有关药物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杜丽萍;赵淑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化疗科工作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化疗的风险性,发生医疗护理纠纷或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提高化疗科护理质量的同时,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将化疗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产生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陆建荣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本院自2003年11月~2006年7月,采用经腹腔途径结扎双髂内动脉后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40例,取得良好手术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年龄60~78岁,平均67岁.有排尿不畅史3月~15年.服用保列治、舍尼通、高特灵、前列康、酚苄明等药物治疗37例,服药3月~10年.40例残余尿量60~280ml,均并发急性尿潴留.术前膀胱造瘘28例,经尿道置导尿管12例.B超检查、CT检查及直肠指检示前列腺I度增生3例,Ⅱ度增生9例,Ⅲ度增生28例.
作者:周东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在如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式下,随着医疗机构的不断的深化改革,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医院想要持续的生存和发展,首先要以优质、高效、低耗来赢得市场份额,这样医院财务管理的好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建立一个标准化、全面化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新形式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几个要点与大家做一下探讨.
作者:王旭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血清低水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分布状态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6620例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确定浓度在5ng/m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结果 6620例受检者中HBsAg阳性共597例,其中HBsAg在5ng/ml以下者共129例,占受检者总人数1.95%,占HBsAg阳性人群的21.61%.在129例低水平HBsAg病人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中,以HBsAg、HBeAb和HBcAb阳性为主,共99例占76.74%;单纯HBsAg阳性者5例,占3.87%;另外还发现有1例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模式,其HgsAg浓度低于1ng/ml.结论 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HBsAg的含量呈低水平状态,提高HBsAg检测的灵敏度有很重要的意义.结合其相关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对确定上述人群有一定帮助.
作者:张丽花 刊期: 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