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斌;袁广超
目的 通过对102例诊断为乳腺增生症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彩超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彩超诊断为乳腺增生症患者的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表现,并与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彩超诊断乳腺增生症102例,临床及病理证实91例,诊断符合率89.21%(91/102).彩色多普勒检出25例有血流供应,血流检出率27.47%(25/91).乳腺增生症的声像图表现可分为小叶增生、囊性增生、腺病及腺瘤样增生、混合型增生四种类型.结论 彩超对乳腺增生症可做出明确诊断,准确率高,并可对乳腺增生症做出分型诊断,是乳腺增生症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尚宗礼;朱自帮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硫酸链霉素与青霉素相比抗菌谱要较广,主要对布氏杆菌、土拉伦杆菌、鼠疫杆菌、小螺菌、肉芽肿杆菌、结核杆菌等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虽然一些肠道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如沙门菌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等也包括在本品的抗菌谱中,但由于耐药菌株广泛存在而不能应用于这些微生物感染疾病.它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较强的杀菌和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胶原纤维的形成、糖脂的形成及糖蛋白的形成,参与体内胆固醇代谢.笔者通过5年的临床实践应用,发现疗效满意.现向同仁们介绍如下:
作者:吐松江·毛拉麦提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婴幼儿哮喘诊疗的情况.方法 抽检2004年5月至2006年2月在本院门诊和收入院哮喘患儿30例,以询问患儿家属和查阅患儿既往在当地医院就诊的病历,了解既往诊治情况.结果 发现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哮喘的误诊及诊断扩大化;哮喘严重程度分级错误或未分级;哮喘发作时治疗不当;缓解期未吸入激素或吸入不规范;不能正确掌握吸入方法等.结论 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熟悉各种药物、吸药装置和给药方法的特点才能正确诊断和治疗婴幼儿哮喘.
作者:孙玉杰;蔡虹;郭倩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病症与女性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 罗氏-800仪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结果 120例不孕不育患者中多囊卵巢综合征9例,占7.5%;高催乳血症患者14例,占11.6%;黄体机能不全患者29例,占24.2%,其他患者68例,占56.7%.结论 内分泌激素的测定,在女性不孕不育病因的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化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对于一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已经转移扩散的肿瘤,化疗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药物常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伤害了人体正常细胞.在化疗过程中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科学的护理干预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边平;孙立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属门诊病例,男28岁,女16例,年龄12~65岁,病程短半个小时,长1周.其中由于开水直接烫伤37例,热油烫伤10例;Ⅰ度烫伤9例,浅Ⅱ度烫伤18例,Ⅱ度烫伤12例,Ⅲ度烫伤5例.
作者:李彦会;赵洪波;王富德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儿外科急诊中常见的疾病,但由于小儿外环富于弹性,疝囊颈部没有纤维缩窄环,肠系膜血管弹性也较好,同时腹肌也欠发达,故很少发生嵌顿疝引起的肠坏死,我院自2003年6月~2007年2月共进行了嵌顿疝手法复位术198例.
作者:张继堂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为了解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更好的制定其护理措施,在临床实践中,对138例患者根据其病人病情状况,在护理常规的制定,护理操作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和总结.方法 我院自2002年5月~2006年5月,采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38例进行护理总结.结果 恢复119例,死亡16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 脑出血患者起病急,往往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在病程中,易出现其它并发症.对患者必须进行全面精心的观察和护理,可大大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刘小琴;高夫生;罗和平;何昭华;黄玮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医学的人文关怀是指在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以人道的精神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心和关注.当今社会已进入了21世纪,世界更加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在倡导文明服务的今天,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满足病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在细微之处体现对病人生命和健康的关爱,是新形式下整体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边平;孙立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印江县地处云贵高原,属国家二级贫困县,全县人口40多万.标着急救旗号的有16家医院,共18辆急救车.其中县城4家医院(一家为私营医院)共6辆救护车,其余12个乡镇医院各一辆急救车.真正用于急救且运行良好、规范的为县人民医院及县中医院各2辆急救车,现主要就这两家医院谈谈印江县院前急救现状.
作者:吕胜琴;邹诗倩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疗效分析.方法 用德国狼牌鼻内窥镜对275例鼻中隔偏曲行矫正术,其中鼻中隔左偏192例,鼻中隔右偏183例,术中合并切除双侧下鼻甲42例.结果 术后3月随访,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在25.3%~46.3%;好转53.3%;总有效率为92.3%.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疗效好,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并发症少.
作者:容庆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慢性重型肝炎(下简称慢重肝)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治疗办法.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体会到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消除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对提高慢重肝的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为探讨慢重肝预后的影响因素,现将我院近十五年来收治的44例慢重肝临床资料作如下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国维 刊期: 2007年第20期
2006年10月12日10时,会东县卫生局接县教育文化局通报,新马乡中心学校住校学生进食早餐约半小时,发生了一起以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头晕、肢冷、哭闹、情绪紧张等为主要症状的突发群体性疾病,现将调查及处理情况通报如下.
作者:胡吉友;刘惠虹;周元春;丁培林;严从友;陈玲;王文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应用乌药散合防已黄芪汤对12例小儿鞘膜积的临床疗效观察,用内服加外洗的方法.结果 疗效显著,治愈有效率达100%.结论 本方有消肿、行气、利水、止痛、收敛、减少渗出的作用.
作者:张建成;张伟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病人躁动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了2006年度7182例全麻术后病人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均值分析.结果 10%的病人全麻术后发生轻微程度的躁动(经开导、心理护理可配合)2%的病人发生严重躁动(需强行约束).结论 手术结束,麻醉药物停止并不意味着麻醉和手术对病人的生理影响而终止.部分病人会因种种因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而躁动会带来坠床、体内伤口再出血、伤口裂开、各种管腔脱出、血压升高、心律加快等而导致手术失败,意外事故发生,加强全麻术后躁动病人的安全防范管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李素芳;范珂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117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处理方法以及产科结局.结果 117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中,发生胎位异常、流产、早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其发生率高低与肌瘤的数量、部位及大小之间有明显关系.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易发生各种产科并发症,剖宫产率高,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应慎重.
作者:卢孔月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CT在因车祸伤所致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脾损伤CT资料.结果 CT扫描发现:脾撕裂合并脾内血肿28例,脾包膜下血肿7例,脾损伤合并包膜下血肿15例,首次CT表现阴性的延迟性脾损伤6例.56例中同时合并腹腔积血22例;同时合并有肝或肾、胸、腰椎体、肋骨等多发性损伤14例.结论 CT扫描可对脾损伤作出正确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吴寅琦;李长富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单穿刺点(SST)和双穿刺点(DST)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和优缺点.方法 50例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SST组(25例)和DST组(25例)进行麻醉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HR、BP、SPO2和辅助用药相互比较无显著意义.DST组硬膜外追加局麻药量少而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SST组有显著意义.结论 对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DST可以更进一步提高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效果.
作者:余荣根;胡小冬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随着科技进步,新手术的开展以及手术方法的改进,使得器械的种类与数量日趋增多,特别是高新设备的引进,器械的管理成为手术室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必须认真学习维护管理好每件器械,延长寿命,减少资源浪费,正确应用以更好的满足各科手术的需求.
作者:郭瑞芳;刘玉洁;杜震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首次被探视后的病情变化及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观察1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首次被探视后的病情变化,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护理.结果 首次被探视后72例(45%)出现病情反复,针对性地护理能有效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结论 加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首次被探视后的观察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晓辉 刊期: 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