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梅秀
目的 观察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20例满足入选标准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使用六味安消胶囊,每次2.0g,每日三次,服用一个月.对照组44例,果导片,每次2片,每日三次,服用一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发生3例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对照组总有效率60%(P<0.05);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老年性便秘有效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靳明伟;张娟;李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通过对产生药物滥用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周梅艳;刘婷凤;田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由于精神科护理的特殊性,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患者随时有自伤、伤人、毁物、逃跑等意外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意外事故,给患者和家属甚至社会都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影响,因此,要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近两年来,我院护理部科学地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志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为常见的肿瘤,发病率为4%~11%,除绝大多数为良性平滑肌瘤外,尚有恶性潜能未定性平滑肌瘤、奇异性平滑肌瘤、血管性平滑肌瘤及上皮样平滑肌瘤等,1995~2006年我科收检手术除子宫平滑肌瘤128例,现对其分析如下.
作者:李冬玲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都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调整血压、血脂、血糖及必要时脱水,减轻脑水肿,生理盐水注射液加胞二磷胆碱0.75g等药物静脉滴注,1次/日,7天为一疗程,未用降纤、抗凝等药物;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用20ml血塞通注射液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7天后,评价各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塞通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楠;袁建喜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复合伤是指在同一机械外力作用下,人体相继或同时遭受两处以上解剖部位的严重损伤.复合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稍一延误即可造成伤员的伤残,甚至死亡.随着交通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严重复合伤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复合伤的早期处理,包括观察、急救、复苏、重要脏器伤的专科处理等一系列问题,无论哪一个步骤处理不当,都将会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而正确、合理的复合伤早期观察和护理对抢救工作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赵淑玲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科研协作是科学发展需求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科技研究工作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寻求广泛的科研协作是各研究单位、乃至研究者个人所不能忽视的问题.仅就我省、市(地)疾控系统科研协作的状况研讨如下.
作者:张秀滨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我院采用阴茎静脉麻醉行激光包皮环切术30例,麻醉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方法常规消毒铺巾,阴茎根部扎橡皮筋止血带,松紧以止住动脉、静脉血流为度.注射器抽取1%普鲁卡因注射液5毫升,用5号针头在阴茎背浅静脉处穿刺,抽有回血将麻药推入共内,4分钟后即可手术,术毕松开橡皮筋,伤口按压5min,查无活动出血,常规无菌包扎.
作者:窦志国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CT在因车祸伤所致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脾损伤CT资料.结果 CT扫描发现:脾撕裂合并脾内血肿28例,脾包膜下血肿7例,脾损伤合并包膜下血肿15例,首次CT表现阴性的延迟性脾损伤6例.56例中同时合并腹腔积血22例;同时合并有肝或肾、胸、腰椎体、肋骨等多发性损伤14例.结论 CT扫描可对脾损伤作出正确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吴寅琦;李长富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感染性休克是严重危害病人健康的综合征,一直是外科危重病治疗中的常见死亡原因,其病死率高达30%~50%,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重要的循环支持手段.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32例感染性休克病人,现将有关药物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杜丽萍;赵淑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氯氮平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之一,该药较易引起脑电图的异常改变,但引起痫样发作的病例并不多见.本文就临床中遇到的5例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起的痫样发作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刘淑欣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996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1例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9/21)、腹部不适(6/21)、腹部肿块(4/21),无症状2例.病变部位为结肠8例,直肠13例.21例均行手术治疗,诊断为良性3例,交界性2例,恶性16例.免疫组化CD117(+)90.5%(19/21),CD34(+)76%(16/21).随访率71%,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为56个月.结论 低位直肠恶性间质瘤病人,宜经骶尾部或会阴部切口行直肠局部切除术.
作者:王大(王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我们知道在临床上每一种药物都有其药物作用特点,但随着药物的质与量的变化,其作用的强度与其持久性都有相应变化,对临床的治疗作用,都有一定的影响.如给药的剂量、次数、途径恰当,大多数均能产生预期的药理效应.但在临床上由于受病人的个体差异,药物本身的质量及给药的方式等不同,临床药物效应差异亦较大,下面就临床影响药物作用的常见因素分述如下.
作者:孙秀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头孢克肟为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菌中的链球菌(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菌中的淋球菌、布兰汉氏球菌、大肠菌、克霉伯氏菌、沙雷氏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我科于2005年9月~2006年2月采用口服头孢克肟胶囊的方法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俊杰;刘晓亚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影响集中推荐筛查肺结核病人效果的因素,为今后继续开展此项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方法 以东营市河口区2005年开展集中推荐筛查肺结核病人的171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调查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价.结果 通过筛查发现了大量肺结核病人,特别是在比较大的行政村效果尤为明显.结论 集中推荐筛查适用于结核病疫情较高或发现率较低的地区,可以有效提高肺结核病人的检出率.它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能够大限度地去发现病人,完全在今后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徐文生;杨国华;张立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3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二组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二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结论 新活素治疗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作者:邹瑞秀;徐正平;丁志坚 刊期: 2007年第20期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属门诊病例,男28岁,女16例,年龄12~65岁,病程短半个小时,长1周.其中由于开水直接烫伤37例,热油烫伤10例;Ⅰ度烫伤9例,浅Ⅱ度烫伤18例,Ⅱ度烫伤12例,Ⅲ度烫伤5例.
作者:李彦会;赵洪波;王富德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基层实验室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佳实验方法.方法 首先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上加装落射荧光装置改装成了荧光显微镜,用改良后的活细胞间接荧光法检测了2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26例再障患者CD3、CD4、CD8的平均百分比和CD4/CD8的平均比值分别是63.5±6、32.5±7.5、37.5±8.5、0.85±0.7;20例正常对照组CD3、CD4、CD8的平均百分比和CD4/CD8的平均比值分别是66.0±8.1、42.5±9、31.5±7、1.5±0.4.经SPSS11.5软件处理,t检验分析,其各组P值<0.0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王升;李新刚;丁现超;孙伟娜;夏玉彬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化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对于一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已经转移扩散的肿瘤,化疗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药物常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伤害了人体正常细胞.在化疗过程中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科学的护理干预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边平;孙立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婴幼儿哮喘诊疗的情况.方法 抽检2004年5月至2006年2月在本院门诊和收入院哮喘患儿30例,以询问患儿家属和查阅患儿既往在当地医院就诊的病历,了解既往诊治情况.结果 发现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哮喘的误诊及诊断扩大化;哮喘严重程度分级错误或未分级;哮喘发作时治疗不当;缓解期未吸入激素或吸入不规范;不能正确掌握吸入方法等.结论 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熟悉各种药物、吸药装置和给药方法的特点才能正确诊断和治疗婴幼儿哮喘.
作者:孙玉杰;蔡虹;郭倩 刊期: 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