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静脉穿刺失败的心理反应与方法改进

李莉如;李彩云;吴玉梅

关键词:静脉穿刺失败, 心理反应, 静脉穿刺术, 治疗药物, 静脉输液, 护理人员, 操作技能, 病人, 应用, 信任, 疾病
摘要:静脉输液是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途径,静脉穿刺术是护理人员基本的操作技能,不仅保证了治疗药物的及时有效应用,而且还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病人的信任.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止痛不同时间给止痛药物的临床观察

    剖宫产产妇术后刀口疼痛是极普遍和常见的.由于刀口疼痛可引起机体明显的应激反应,加剧组织的分解代谢,影响刀口的愈合及机体的恢复,影响乳汁的分泌和母乳喂养,影响母子感情的交流,且活动不方便,易出现并发症.术后及时止痛能有效的控制术后应激反应,使致痛物质ACTH及儿茶酚胺和皮质醇下降,从而能减轻产妇的痛苦.因此,剖宫产术后产妇不同时间给止痛药物显得尤为重要.近2年来,我们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在不同的时间应用止痛药物,分为2组,也就是观察组即主动止痛和对照组即被动止痛,并做了细致的观察,详细的记录,对产生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对于促进产后母婴的康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兰;邢佑红;张文文;辛颖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二种镇痛术行人工流产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镇痛术对手术流产的效果,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镇痛术对子宫收缩及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6年6月,900例孕龄38~76d自愿行手术流产、无禁忌症的妇女,分为3组:A组宫颈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加硫酸阿托品;B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C组为对照组;3组均行负压吸引术流产.观察各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子宫腔收缩幅度、手术时间.结果 A、B组镇痛效果满意率为95.0%、100.0%,宫颈扩张满意率为56.3%、96.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组均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子宫腔收缩幅度,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镇痛效果好,宫颈扩张满意,手术时间缩短,不增加术中出血量,不影响术后子宫收缩.

    作者:潘志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美学与临床护理

    追求美是人的共同特点,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身临美的环境中会促进病人康复或痊愈,因此,将美学运用于护理工作中,是新时期衡量和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的具体内容之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就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美的渴求.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一切艺术中精细的艺术.临床护理工作,既繁琐又精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护理管理和护理人员应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潜力,把护理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护理更美更赏心悦目,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刘素芬;柴凤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患儿血清电解质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简称晚K颅内出血)患儿血清电解质钾、钠、氯、钙、镁离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5例确诊为晚K颅内出血患儿(出血组)分为清醒组、浅昏迷组、深昏迷组,在入院后2小时内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钾、钠、氯、钙、镁离子浓度.同时选取32例儿保科正常体检的婴儿作对照组.结果 (1)出血组65例的患儿血清钠、氯、钙下降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组间的清醒组、浅昏迷组及深昏迷组患儿钠、氯、钙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出血组的清醒组患儿血清镁离子下降与对照组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浅昏迷组与清醒组、对照组间血清镁离子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深昏迷组与浅昏迷组、清醒组、对照组间血清镁离子下降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出血组的患儿血清钾离子与晚K颅内出血病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晚K颅内出血病情越重、血清钠、氯、钙、镁离子下降越显著,监测血清钠、氯、钙、镁离子浓度对晚K颅内出血病情判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袁转弟;戴志辉;罗东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原因及护理

    我院妇产科对2005年及2006年各200例剖宫产腹胀病人进行观察,2005年对术后腹胀患者未采取措施,2006年我们对病人进行观察的同时,积极寻找腹胀原因,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宋兰英;那洪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如何早期发现、预防柴杉醇过敏

    柴杉醇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由于它作用机制的独特,现已无可争议地成为抗肿瘤化疗的主力军,但是它的过敏反应一旦发生也是很严重的.为预防严重过敏反应,我科采取以下措施,对326例患者进行观察、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无一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作者:高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60例抢救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起病急,来势凶险,进展快,变化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稍有疏漏就会错失抢救机会.我县地处偏远少数民族山区,人们对有机磷农药的危害认识不够,疏于管理,在使用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防护不当,导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率高.我院1998~2005年共收治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通过积极抢救治疗与耐心细致的护理,52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87%,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3%.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汪茹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变化及处理

    如何处理脑卒中急性期变化的血压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没有规范的方案.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变化、原因及处理方案进行讨论.

    作者:马跃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宫颈插管配伍药物终止10~20周妊娠临床研究

    既往终止10~20周妊娠有多种办法,如钳刮术、雷凡诺等,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已很少用.有些地方用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药物流产,但用药量大,流产时间较长,流产后清宫率较高.本文宫颈插管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10~20周妊娠,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储萍;王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支架植入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同期20例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做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再次住院的发生率及出院后患者左室功能.结果 介入治疗组手术全部成功,未见与手术有关并发症,1年内无死亡、无急性心梗、无接受冠脉搭桥术(CABG)者,其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1年内1例死亡、3例发生急性心梗、1例接受外科搭桥术.结论 支架植入术是目前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蔡振荣;陆铭;王静恩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之探讨

    目的 总结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经验,探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方法 本组24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根据修复方法分为局部皮瓣、带血管轴形皮瓣、游离皮瓣移植.结果 创面I期愈合,功能恢复满意10例,创周有少许水泡坏死,经换药愈合,能适应正常行走12例;2例皮瓣形成小坏死,经换药修整3月后痊愈.结论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应根据创面及血供情况选择适宜修复方法.

    作者:孙俊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106例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探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的新术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疝复发,复发率为0.9%;术后切口区疼痛轻微;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1.5%;阴囊血肿1例,发生率为0.9%.结论 新术式手术后疝复发率和切口疼痛发生率低.

    作者:别吉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循证医学发展与思考

    循证医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成为医学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循证医学的诞生改变了几千年沿袭的医学实践模式.医学工作者通过应用循证医学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必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并能促进卫生决策和医疗决策的更加科学化,提高医疗质量.但是,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社会医学、信息技术、数据库理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对医学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卫生相关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组织架构及医学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徐金耀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迅猛发展,这种变化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经济发展方式带来剧烈而深刻的变革.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系统的会计工作只是静态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被动执行国家的法规政策,其职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卫生机构面临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这就要求卫生事业机构必须从管理体制、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改革.在改革中特别是要加强医院财务管理,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陈蕾;徐喜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输液观察室病人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体会

    总结了健康教育在输液观察时病人中实施的经验和体会,分别从健康教育目标、方法、具体实施的过程及内容和效果评价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胡月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护理行为中的安全防范

    随着我国法律建设的日益发展和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权利意识也逐渐增强.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悉有关规定和条文,了解医务人员和病人的法律权利和义务,才懂得在工作中运用法律条文保护病人和保护自我,护理工作才能安全有序地进行.

    作者:周宏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艾灸神阙治疗帕金森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艾灸神阙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4人.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艾灸神阙治疗和护理.结果 艾灸神阙疗法对帕金森病有较好的疗效,95%的病人配合使用脐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或好转,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艾灸神阙治疗帕金森病,可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牛青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维甲酸加小剂量三尖杉脂碱治疗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为了探讨一种较好缓解RAEB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加小剂量三尖杉脂碱为主的方案治疗11例RAEB:11例病人均口服维甲酸10mg/次,每天3次,三尖杉脂碱1~2mg加于5%~10%葡萄糖液250~500ml缓慢静滴,连续用药直至缓解.平均疗程为23天(21~42天).治疗期间同时给予左旋咪唑50mg/次,每天3次口服.并根据病情酌情少量输血.结果 9例中获显效4例,有效2例,进步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2%.其中2例在使用本治疗前曾用中药及输血治疗均效果不佳而改用本法.治疗过程中病人无明显副反应,与国内一些文献报道比较疗效相近,亦高于其它治疗方法.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加用小剂量三尖杉脂碱疗效好,副作用轻,是一种治疗RAEB的较好方法.

    作者:哈德俊;廖作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术后门静脉微粒化疗对提高肝癌生存率的比较

    目的 将含化疗药的蛋白微粒和白介素Ⅱ自门静脉系置的化疗泵注入,评价其对肝癌术后AFP阴转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自1996年1月~2000年12月间的115例自化疗泵注入化疗药物为A组,2001年1月~2005年10月123例患者术后行化疗药物的蛋白微粒和白介素Ⅱ自化疗泵内注入为B组两组相比较肝癌术后AFP阴转率和生存率.结果 用化疗药物的蛋白微粒和白介素Ⅱ组,肝癌术后生存率较单纯化疗组高.单纯阿霉素组中肿瘤未完全切除组AFP阳性者术后转阴率8.3%(2/24),微粒化疗组中肿瘤未完全切除组AFP阳性者术后转阴率36%(9/25).结论 化疗药物的蛋白微粒和白介素Ⅱ自化疗泵注入,是提高肝癌术后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兰明银;胡玲;狄茂军;付应峰;王学军;周平;周猛;刘瑜;严斌;张敏;江斌;李恒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电焊工职业的危害与防护

    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焊作业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电焊工的数量急剧上升,电焊中的职业危害也日趋突出.

    作者:董淑杰;宋春宵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