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106例临床研究

别吉华

关键词: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 疝环充填
摘要:目的 总结探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的新术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疝复发,复发率为0.9%;术后切口区疼痛轻微;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1.5%;阴囊血肿1例,发生率为0.9%.结论 新术式手术后疝复发率和切口疼痛发生率低.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鼻炎治疗的新方法

    本文对鼻炎的治疗,采用中药内服+内呼吸的方法,对重症及复杂病例都取得了较好疗效,值得重视.

    作者:杜学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21世纪是微创外科的世界,1989年Reich首次腹腔镜子宫切除及Querlen淋巴清除术成功的报道,使妇科腹腔镜手术在近10年来有了迅速发展.同时,围手术期的护理必须与其相适应、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良好的术后恢复.

    作者:薛秀艳;高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供应室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及防护对策

    目的 全面了解供应室护士面对的工作压力及来源.方法 参照李小妹等编制的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表格对我院186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供应室护士压力源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结论 供应室护士承受着多种工作压力,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消除或减少工作压力,提高工作与生活质量.

    作者:寻凌福;唐素琼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举证意识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医疗纠纷诉讼案件也呈逐年上升之势,存在于其中的有关举证责任的分配和承担问题有探讨和研究的必要.2002年4月1日起实行的《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更将使这一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广泛关注.

    作者:陈宾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之探讨

    目的 总结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经验,探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方法 本组24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根据修复方法分为局部皮瓣、带血管轴形皮瓣、游离皮瓣移植.结果 创面I期愈合,功能恢复满意10例,创周有少许水泡坏死,经换药愈合,能适应正常行走12例;2例皮瓣形成小坏死,经换药修整3月后痊愈.结论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应根据创面及血供情况选择适宜修复方法.

    作者:孙俊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产褥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褥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孕产妇死亡.方法 对1987年7月~2006年7月19年间我院收治的产褥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褥期并发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占孕产妇的0.03%,8例中经治疗7例痊愈,1例死亡,死亡率为1.25%.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早期作出诊断,积极有效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步桂英;杨铭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初步探讨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又称恶性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是发生在软组织内的一种罕见肿瘤.我们对14例ASPS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及病理形态学进行了分析.

    作者:郭占跃;李兴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患儿血清电解质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简称晚K颅内出血)患儿血清电解质钾、钠、氯、钙、镁离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5例确诊为晚K颅内出血患儿(出血组)分为清醒组、浅昏迷组、深昏迷组,在入院后2小时内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钾、钠、氯、钙、镁离子浓度.同时选取32例儿保科正常体检的婴儿作对照组.结果 (1)出血组65例的患儿血清钠、氯、钙下降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组间的清醒组、浅昏迷组及深昏迷组患儿钠、氯、钙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出血组的清醒组患儿血清镁离子下降与对照组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浅昏迷组与清醒组、对照组间血清镁离子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深昏迷组与浅昏迷组、清醒组、对照组间血清镁离子下降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出血组的患儿血清钾离子与晚K颅内出血病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晚K颅内出血病情越重、血清钠、氯、钙、镁离子下降越显著,监测血清钠、氯、钙、镁离子浓度对晚K颅内出血病情判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袁转弟;戴志辉;罗东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LCT+HPV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

    目的 探讨利用LCT及HPV从体检的健康妇女中发现宫颈亚临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SPI)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2005年10月到2006年10月体检LCT检查及HPV DNA检测的900例,结果异常的均取活检.结果 LCT检查异常,HPV DNA检测阳性,活检确诊为CIN与LCT检查异常,HPV DNA检测阴性,活检确诊为CIN,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LCT+HPV用于体检人群可大大增加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弥补现阶段体检中仍在广泛使用的宫颈刮片的不足,减少漏诊,提高普查质量.

    作者:董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42例急性毒鼠强中毒并中毒性心肌病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急性毒鼠强中毒并中毒性心肌病临床特点.方法 对群体性急性毒鼠强中毒的50例患者行心电图、心肌酶学监测.结果 50例患者中42例合并中毒性心肌病,其中心电图异常占74%,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占37.5%)、心肌缺血(占33.37%);心肌酶升高者占54%,主要是CK(占34.75%)和CK-MB的升高(占31.55%);心肌损害较神经系统及消化道症状发生晚,心电图异常发生先于心肌酶改变.

    作者:曾红;曾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2例皮质盲的治疗体会

    1 病例资料例1、患者,麻某,男性,58岁,发现昏迷1小时于2001-12-6 9:00入院,患者昨晚22:00许看完电视后睡觉,自己居住,室内生有煤火取暖,今晨8时许家人吃饭时发现未起床,唤之不醒,有呻吟,考虑中煤气,随将患者抬到院内,半小时后仍不醒,立即送医院抢救.

    作者:张秀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丝裂霉素C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临床观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近研究表明,是由于长期紫外线照射可引起角膜缘干细胞的损害,引起翼状胬肉,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法较多,但复发率均较高,达30%以上,作者自1998开展显微手术以来,采用术中应用2%丝裂霉素C,暴露巩膜的单纯切除术,共治疗50例,54只眼,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国凤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维甲酸加小剂量三尖杉脂碱治疗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为了探讨一种较好缓解RAEB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加小剂量三尖杉脂碱为主的方案治疗11例RAEB:11例病人均口服维甲酸10mg/次,每天3次,三尖杉脂碱1~2mg加于5%~10%葡萄糖液250~500ml缓慢静滴,连续用药直至缓解.平均疗程为23天(21~42天).治疗期间同时给予左旋咪唑50mg/次,每天3次口服.并根据病情酌情少量输血.结果 9例中获显效4例,有效2例,进步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2%.其中2例在使用本治疗前曾用中药及输血治疗均效果不佳而改用本法.治疗过程中病人无明显副反应,与国内一些文献报道比较疗效相近,亦高于其它治疗方法.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加用小剂量三尖杉脂碱疗效好,副作用轻,是一种治疗RAEB的较好方法.

    作者:哈德俊;廖作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儿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医患纠纷不断上升,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326所医院的调查显示,占据医疗纠纷前几位的分别是儿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名列榜首.因此,对儿科医护人员来说,了解医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是当务之急.

    作者:郭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合用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马来酸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抑制RAA系统ACE,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换成血管紧张素Ⅱ;并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从而降低血压;还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

    作者:刘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浅论医院人力资源开发

    随着我国各行业改革的深入,医院赖以生存的外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院作为独立经营的实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建立市场经济的体制.医学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必然引发医疗体制的一场深刻而广泛的革命.医疗机构进入市场,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竟争的压力和冲击,医院竞争说到底就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在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中,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抓好中、青年医师的培养,是实施人才工程的保证.

    作者:徐喜伟;陈蕾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新生儿窒息41例治疗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和主要死亡原因,是由于缺氧引起的呼吸衰竭表现.凡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都可使胎儿或新生儿血氧降低,这种缺氧少数发生在妊娠期,但多数发生在产程开始后.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可减轻或避免后遗症的发生.3年来共收治4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经及时救治,取的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付永茂;冀立琼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美学与临床护理

    追求美是人的共同特点,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身临美的环境中会促进病人康复或痊愈,因此,将美学运用于护理工作中,是新时期衡量和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的具体内容之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就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美的渴求.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一切艺术中精细的艺术.临床护理工作,既繁琐又精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护理管理和护理人员应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潜力,把护理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护理更美更赏心悦目,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刘素芬;柴凤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预测探讨

    国外一些刊物报道,如荷兰Laaksonen等报告,以中年男性为基础人群的队列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CRP)水平可成为心血管死亡和总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马晓茹;张淑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二种镇痛术行人工流产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镇痛术对手术流产的效果,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镇痛术对子宫收缩及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6年6月,900例孕龄38~76d自愿行手术流产、无禁忌症的妇女,分为3组:A组宫颈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加硫酸阿托品;B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C组为对照组;3组均行负压吸引术流产.观察各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子宫腔收缩幅度、手术时间.结果 A、B组镇痛效果满意率为95.0%、100.0%,宫颈扩张满意率为56.3%、96.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组均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子宫腔收缩幅度,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镇痛效果好,宫颈扩张满意,手术时间缩短,不增加术中出血量,不影响术后子宫收缩.

    作者:潘志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