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
颅脑外伤致昏迷发生率高死亡率也很高.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有利于尽快争取手术及抢救时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康复.
作者:李小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下,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得我们的身体正遭遇在一场革命,亚健康等问题困扰着广大人群.而物质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对于医疗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人性化护理应运而生,成为了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这一理念对于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靳青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化疗是治疗晚期肺癌的重要手段,其给药途径多采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但大多数化疗药物对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及血管都有明显的刺激,给患者带来痛苦,特别是当化疗药物从注射部位外渗时,对皮下组织的刺激作用更加明显,且严重时甚至可以造成皮下组织坏死.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遇有病人使用化疗药物时应注意做好注射部位血管外渗的防护工作和健康宣教.
作者:毛凤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柴杉醇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由于它作用机制的独特,现已无可争议地成为抗肿瘤化疗的主力军,但是它的过敏反应一旦发生也是很严重的.为预防严重过敏反应,我科采取以下措施,对326例患者进行观察、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无一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作者:高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循证医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成为医学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循证医学的诞生改变了几千年沿袭的医学实践模式.医学工作者通过应用循证医学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必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并能促进卫生决策和医疗决策的更加科学化,提高医疗质量.但是,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社会医学、信息技术、数据库理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对医学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卫生相关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组织架构及医学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徐金耀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综合调护对老年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7例老年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调护,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电话随访,使用成人哮喘生存质量评分表(AQLQ)跟踪调查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入院时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护理等综合调护能够有效提高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孔平凡;贺倩;王忠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随着我国各行业改革的深入,医院赖以生存的外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院作为独立经营的实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建立市场经济的体制.医学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必然引发医疗体制的一场深刻而广泛的革命.医疗机构进入市场,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竟争的压力和冲击,医院竞争说到底就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在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中,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抓好中、青年医师的培养,是实施人才工程的保证.
作者:徐喜伟;陈蕾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和发展与血脂代谢异常有密切的关系,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的脂类危险因素.寻找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探讨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选择理想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是研究脂质代谢紊乱的关键.因此,提供大量易得廉价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就显得特别重要.由于家兔繁殖力强、易获得,在此我们用家兔进行高脂模型的建立,报导如下.
作者:杨燕;安翠平;李清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血管细小、隐匿,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治疗过程中常会发生静脉药物或静脉液体外渗现象,新生儿表皮组织薄弱,一旦发生液体外渗现象,较成人的外渗程度更快、更严重[1].如果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皮肤用药护理,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刘海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肺性脑病(简称肺脑)是中度或重度呼吸衰竭引起的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终合征,是肺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常因呼吸道感染,严重电解质紊乱,使用镇静剂以及氧治疗不当等而诱发.
作者:殷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简称晚K颅内出血)患儿血清电解质钾、钠、氯、钙、镁离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5例确诊为晚K颅内出血患儿(出血组)分为清醒组、浅昏迷组、深昏迷组,在入院后2小时内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钾、钠、氯、钙、镁离子浓度.同时选取32例儿保科正常体检的婴儿作对照组.结果 (1)出血组65例的患儿血清钠、氯、钙下降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组间的清醒组、浅昏迷组及深昏迷组患儿钠、氯、钙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出血组的清醒组患儿血清镁离子下降与对照组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浅昏迷组与清醒组、对照组间血清镁离子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深昏迷组与浅昏迷组、清醒组、对照组间血清镁离子下降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出血组的患儿血清钾离子与晚K颅内出血病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晚K颅内出血病情越重、血清钠、氯、钙、镁离子下降越显著,监测血清钠、氯、钙、镁离子浓度对晚K颅内出血病情判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袁转弟;戴志辉;罗东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监测麻醉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并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来指导异丙酚用量.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患者60例分成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Ⅰ组(实验组n=30)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控制异丙酚用量;Ⅱ组(对照组n=30)无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只根据临床体征控制异丙酚用量,两者同时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 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Ⅰ组和Ⅱ组异丙酚用量分别为(456±38.3)mg和(689.3±56)mg,Ⅰ组明显少于Ⅱ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血流动力学比Ⅱ组更为平稳(P<0.05).结论 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指导下,可以明显减少异丙酚用量,同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作者:唐卫青;陆晓英;宋颖;段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宫颈糜烂微波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将门诊以宫颈糜烂就诊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0例采用微波治疗;对照组150例患者采用波姆光治疗.结果 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观察组一次治愈288例,治愈率9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一次治愈96例,治愈率64%,总有效率9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具有术时短、术后修复快等优点.
作者:聂大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加强管理,缓解看病贵的矛盾.方法 利用院内计算机数据库,分析产生看病贵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结论 通过一年来加强管理和督察,使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下降,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
作者:戎爱平;崔苓;马新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艾灸神阙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4人.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艾灸神阙治疗和护理.结果 艾灸神阙疗法对帕金森病有较好的疗效,95%的病人配合使用脐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或好转,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艾灸神阙治疗帕金森病,可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牛青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白癜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及其对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74例首诊患者进行心理评定,并对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结果 在174例患者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其结果与常模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强迫症状、敌对、恐怖等因子其结果与常模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白癜风患者在心理状态方面,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敌对、恐怖、偏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影响其的因素与年龄、久治不愈、周围关爱有关;白癜风患者在进行生理治疗的同时,应辅以心理治疗.
作者:廖烈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探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的新术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疝复发,复发率为0.9%;术后切口区疼痛轻微;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1.5%;阴囊血肿1例,发生率为0.9%.结论 新术式手术后疝复发率和切口疼痛发生率低.
作者:别吉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加强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是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医疗卫生行业是与千家万户联系为密切,市民为关注的行业,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们的卫生工作必须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业的作风天天与群众见面: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服务行为、技术水平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使得社会对卫生行业的要求比其他行业更高,对卫生行业不正之风的反映也更为强烈,卫生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和人民群众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冯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21世纪是微创外科的世界,1989年Reich首次腹腔镜子宫切除及Querlen淋巴清除术成功的报道,使妇科腹腔镜手术在近10年来有了迅速发展.同时,围手术期的护理必须与其相适应、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良好的术后恢复.
作者:薛秀艳;高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通过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张建花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