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和分析

张建花

关键词:合理用药, 现状分析
摘要:通过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美学与临床护理

    追求美是人的共同特点,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身临美的环境中会促进病人康复或痊愈,因此,将美学运用于护理工作中,是新时期衡量和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的具体内容之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就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美的渴求.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一切艺术中精细的艺术.临床护理工作,既繁琐又精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护理管理和护理人员应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潜力,把护理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护理更美更赏心悦目,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刘素芬;柴凤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康复

    腰椎间盘是由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三部分组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病理为:人在20岁以后椎间盘即开始退化,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如果腰椎间盘反复承受挤压、屈曲和扭曲等,容易在腰椎间盘受力作用大处,即纤维环的后部由里向外产生裂隙,这种变化不断积累逐步加重,导致此处的纤维环逐渐薄弱.在此基础上,由于一次较重的外伤或反复多次的轻伤,均可使纤维环进一步破裂,髓核从此隙中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引起放射性腰腿痛.

    作者:林伊娜;孙淑芬;傅红景;姚春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护理人员针刺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针刺伤的状况,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我院104名护理人员.结果 被调查护理人员中87人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高达83.65%,累计发生>5次者占15.39%,被调查者年人均刺伤3.29次,其中67.82%被污染针头刺伤,不同护龄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有差别(P=0.001),针刺伤发生的环节主要是分离针头、回套针帽,高达88.46%的护理人员认为在静脉穿刺、抽血时戴手套没必要或不方便,针刺伤后向上级汇报的仅占23.08%.结论 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应规范操作行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使用安全型的护理产品、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

    作者:李燕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5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护理

    报告了5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前术后康复护理.术前护理重点为有针对性地做好体位指导、心肺功能训练、胸肺部护理、运动疗法及正确使用助行器.术后注重体位配合、患肢肌肉萎缩预防、肌力恢复、关节主动活动、患肢负重的训练.强调循序渐进,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同时做好出院指导.患者住院14~21日,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治疗6个月,1个月弃拐行走16例,2个月弃拐行走32例,3个月全部弃拐行走,4个月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齐香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电焊工职业的危害与防护

    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焊作业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电焊工的数量急剧上升,电焊中的职业危害也日趋突出.

    作者:董淑杰;宋春宵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从管理着手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目的 通过加强管理,缓解看病贵的矛盾.方法 利用院内计算机数据库,分析产生看病贵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结论 通过一年来加强管理和督察,使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下降,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

    作者:戎爱平;崔苓;马新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护理行为中的安全防范

    随着我国法律建设的日益发展和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权利意识也逐渐增强.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悉有关规定和条文,了解医务人员和病人的法律权利和义务,才懂得在工作中运用法律条文保护病人和保护自我,护理工作才能安全有序地进行.

    作者:周宏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成本核算的探索

    现今,我院面临着财政补贴大幅度减少的现实,迫使我院必须转变观念,强化经济管理,开展科室成本核算,以实现医疗服务两个效益的大化.成本核算是对费用发生和成本形成的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开展成本核算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是降低医院营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新时期加速医院发展的迫切需要.形势的发展决定经济管理必须以成本核算为主,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上做文章.

    作者:杜敏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难治性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难治性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4例难治性ITP患者、30例一般性ITP患者和20例正常人采用ELISA法作PAIgG、PAIgA、PAIgM联合检测,并对难治性ITP患者作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结果 难治性ITP患者、一般性ITP患者组的PAIg、PAIgA、PAIgM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难治性ITP患者PAIgM含量高于一般性ITP患者组(P<0.05).采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长春新碱+强的松组和环孢素A+强的松组治疗,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采用泼尼松和环孢素A联合治疗则其PAIg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有助于难治性ITP患者选择佳治疗方案并判断疗效.

    作者:吴意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宫颈糜烂微波治疗及护理

    目的 观察宫颈糜烂微波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将门诊以宫颈糜烂就诊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0例采用微波治疗;对照组150例患者采用波姆光治疗.结果 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观察组一次治愈288例,治愈率9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一次治愈96例,治愈率64%,总有效率9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具有术时短、术后修复快等优点.

    作者:聂大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3D)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及大密度投影法(MIP)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病历资料完整的髋臼骨折40例,分析其MPR、SSD、MIP技术获得的多平面和三维图象.结果 MPR、SSD、MIP重建图象清晰显示了40例共46处髋臼骨折.MPR能较好地显示骨折;MIP、SSD在显示骨折位置、范围、移位骨片等方面较佳;几者结合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结论 螺旋CT断层图象(2D)结合MPR、SSD、MIP是诊断髋臼骨折、指导治疗的有意义方法.

    作者:胡清军;丁长青;戴雪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儿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医患纠纷不断上升,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326所医院的调查显示,占据医疗纠纷前几位的分别是儿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名列榜首.因此,对儿科医护人员来说,了解医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是当务之急.

    作者:郭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延长固体培养基保存时间的新方法

    由于固体培养基保存时间短,致使临床上分离培养鉴定微生物时要经常地、反复地进行固体培养基的制备,这样既增加了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作者经过反复实验研究,探索研究出一种延长固体培养基保存时间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徐纪平;赵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干休所老年慢性病人心理分析与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在延长,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根据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性格特征、情绪特征,做好干休所离退休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增进老干部的健康,提高老干部的生活质量,是摆在我们护理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我所现有离退休老干部74人,年龄72~90岁,平均年龄82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老慢支、退行性关节病、老年痴呆症等多种慢性疾病,甚至有的一人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做好他们的心理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作者:马彩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预测探讨

    国外一些刊物报道,如荷兰Laaksonen等报告,以中年男性为基础人群的队列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CRP)水平可成为心血管死亡和总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马晓茹;张淑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婴儿健脾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婴儿健脾颗粒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112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以中药婴儿健脾颗粒(由白扁豆、白术、山药、鸡内金、木香、川贝母等组成)治疗;对照组以西药乳酸菌片等常规治疗.2组均以10~15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婴儿健脾颗粒有健脾、消食、止泻功效,用于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优于常规西药.

    作者:刘玲;贾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子宫膀胱双节育环存留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彝族,农民.因尿急、尿频、尿痛、血尿1年余,再发伴尿少1天,于2006年11月3日入院.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时有血尿和腰部疼痛,发作时经过治疗,症状能缓解.

    作者:陈丽红;陈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 并发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由2000~2002年的31.43%降至2005~2006年的7.55%.结论 彻底吸痰、气道湿化、口腔护理、营养支持、消毒隔离是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关键.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夏季断层解剖标本制作体会

    随着医学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断层影像解剖学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掌握断层解剖学知识,可为临床医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形态学基础,获取这一知识的基础条件是高质量的断层标本[1].我院地处寒冷北方,地理条件较为优越,在断层标本制作中达到了集合理性、准确性、清晰性、完美性于一体.对于炎热夏季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改变尸体防腐处理配方、改进包埋技术等,找到适合高温的断层标本制作方法,并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徐浩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21例临床分析

    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深入,发现儿童慢性咳嗽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经多种抗菌药物和镇咳药、中药等治疗.病情迁延不愈,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表现特殊,常被忽视或误诊为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故需高度警惕本病的存在,现将我院儿科自2003年7月~至于2006年12月门诊治疗的2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分析如下:

    作者:刘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