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清军;丁长青;戴雪艳
目的 探讨综合调护对老年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7例老年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调护,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电话随访,使用成人哮喘生存质量评分表(AQLQ)跟踪调查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入院时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护理等综合调护能够有效提高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孔平凡;贺倩;王忠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和主要死亡原因,是由于缺氧引起的呼吸衰竭表现.凡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都可使胎儿或新生儿血氧降低,这种缺氧少数发生在妊娠期,但多数发生在产程开始后.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可减轻或避免后遗症的发生.3年来共收治4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经及时救治,取的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付永茂;冀立琼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婴儿健脾颗粒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112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以中药婴儿健脾颗粒(由白扁豆、白术、山药、鸡内金、木香、川贝母等组成)治疗;对照组以西药乳酸菌片等常规治疗.2组均以10~15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婴儿健脾颗粒有健脾、消食、止泻功效,用于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优于常规西药.
作者:刘玲;贾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直接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术(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15例AMI患者进行直接PCI术,观察术中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及住院期间心脏并发症.结果 15例患者术中IRA全部成功开通(手术成功率100%).1例术后6小时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死亡,1例术后36小时室颤死亡.直接PCI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13例,无复流现象1例.结论 直接PCI治疗AMI安全有效,积极预防和处理术中术后并发症也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何永斌;陈永洪 刊期: 2007年第08期
1 病例资料例1、患者,麻某,男性,58岁,发现昏迷1小时于2001-12-6 9:00入院,患者昨晚22:00许看完电视后睡觉,自己居住,室内生有煤火取暖,今晨8时许家人吃饭时发现未起床,唤之不醒,有呻吟,考虑中煤气,随将患者抬到院内,半小时后仍不醒,立即送医院抢救.
作者:张秀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过敏性紫癜又称许兰-哼诺血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1],也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血管炎,以臀部及双下肢呈对称性分布的出血性皮疹为特征,有的同时伴有腹痛、关节肿痛、便血、血尿等症状.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以夏、秋季多见,如不及时治疗易导致紫癜性肾炎,给患儿造成终身痛苦.
作者:刘彦春;马丽光;杨雯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对12例Ⅱ型~Ⅳ型混合痔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采用PPH吻合器手术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手术效果良好,术后无复发.结论 PPH手术治疗Ⅱ型~Ⅳ型混合痔效果优良.
作者:吴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支架植入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同期20例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做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再次住院的发生率及出院后患者左室功能.结果 介入治疗组手术全部成功,未见与手术有关并发症,1年内无死亡、无急性心梗、无接受冠脉搭桥术(CABG)者,其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1年内1例死亡、3例发生急性心梗、1例接受外科搭桥术.结论 支架植入术是目前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蔡振荣;陆铭;王静恩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艾灸神阙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4人.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艾灸神阙治疗和护理.结果 艾灸神阙疗法对帕金森病有较好的疗效,95%的病人配合使用脐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或好转,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艾灸神阙治疗帕金森病,可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牛青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处理.方法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年龄分析、孕期管理、饮食控制、必要的胰岛素治疗、适时终止妊娠、高危儿的管理,进行评估.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年龄较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年龄大.孕妇并发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多.但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升高.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经过严格的饮食控制,血糖控制良好.加强母胎孕期管理,可以减少母婴并发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宋淑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彝族,农民.因尿急、尿频、尿痛、血尿1年余,再发伴尿少1天,于2006年11月3日入院.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时有血尿和腰部疼痛,发作时经过治疗,症状能缓解.
作者:陈丽红;陈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进行,医疗机构全面进入市场.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医疗体制改革不确定,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秩序相对混乱,政府对属性为公益性事业的医疗机构政策的不到位等客观存在,使公立医院的的运营举步维艰.
作者:赵泉葆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由于固体培养基保存时间短,致使临床上分离培养鉴定微生物时要经常地、反复地进行固体培养基的制备,这样既增加了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作者经过反复实验研究,探索研究出一种延长固体培养基保存时间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徐纪平;赵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介绍了脑性瘫痪患儿生活护理中的抱位姿势、卧位姿势、进食姿势、饮水姿势及进食困难的护理.
作者:刘梅兰;邹丽云;刘永忠;陈丽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初次肿瘤化疗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采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病人及其家属作入院常规宣教,并着重宣教抗肿瘤化学药物的用药知识、注意事项、饮食生活指导及心理护理.目的是使肿瘤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乐于接受各种治疗和护理工作.
作者:吴永萍;吴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对老年肺癌手术后的护理措施,预防减少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老年肺癌术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通过周密的病情观察,有效的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术后感染的预防.结果 21例老年肺癌术者除2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余19例病人术后恢复均良好,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护理措施是预防老年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汉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颅脑外伤致昏迷发生率高死亡率也很高.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有利于尽快争取手术及抢救时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康复.
作者:李小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谷维素联用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7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稳心颗粒+美托洛尔+谷维素组)36例和对照组(心律平组)36例,疗程均为4周.对两组进行Holter和临床症状观察.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Holter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Holter心肌缺血次数、缺血总负荷均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治疗后则无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改善症状总有效率观察组94.44%,对照组69.44%,两组间比较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 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谷维素联用,对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治疗有显著疗效,并明显改善Holter心肌缺血及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田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报告了5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前术后康复护理.术前护理重点为有针对性地做好体位指导、心肺功能训练、胸肺部护理、运动疗法及正确使用助行器.术后注重体位配合、患肢肌肉萎缩预防、肌力恢复、关节主动活动、患肢负重的训练.强调循序渐进,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同时做好出院指导.患者住院14~21日,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治疗6个月,1个月弃拐行走16例,2个月弃拐行走32例,3个月全部弃拐行走,4个月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齐香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宫颈糜烂微波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将门诊以宫颈糜烂就诊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0例采用微波治疗;对照组150例患者采用波姆光治疗.结果 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观察组一次治愈288例,治愈率9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一次治愈96例,治愈率64%,总有效率9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具有术时短、术后修复快等优点.
作者:聂大芹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