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凤芹
目的 总结对老年肺癌手术后的护理措施,预防减少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老年肺癌术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通过周密的病情观察,有效的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术后感染的预防.结果 21例老年肺癌术者除2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余19例病人术后恢复均良好,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护理措施是预防老年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汉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加强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是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医疗卫生行业是与千家万户联系为密切,市民为关注的行业,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们的卫生工作必须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业的作风天天与群众见面: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服务行为、技术水平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使得社会对卫生行业的要求比其他行业更高,对卫生行业不正之风的反映也更为强烈,卫生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和人民群众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冯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3D)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及大密度投影法(MIP)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病历资料完整的髋臼骨折40例,分析其MPR、SSD、MIP技术获得的多平面和三维图象.结果 MPR、SSD、MIP重建图象清晰显示了40例共46处髋臼骨折.MPR能较好地显示骨折;MIP、SSD在显示骨折位置、范围、移位骨片等方面较佳;几者结合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结论 螺旋CT断层图象(2D)结合MPR、SSD、MIP是诊断髋臼骨折、指导治疗的有意义方法.
作者:胡清军;丁长青;戴雪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加强管理,缓解看病贵的矛盾.方法 利用院内计算机数据库,分析产生看病贵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结论 通过一年来加强管理和督察,使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下降,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
作者:戎爱平;崔苓;马新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彝族,农民.因尿急、尿频、尿痛、血尿1年余,再发伴尿少1天,于2006年11月3日入院.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时有血尿和腰部疼痛,发作时经过治疗,症状能缓解.
作者:陈丽红;陈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剖宫产产妇术后刀口疼痛是极普遍和常见的.由于刀口疼痛可引起机体明显的应激反应,加剧组织的分解代谢,影响刀口的愈合及机体的恢复,影响乳汁的分泌和母乳喂养,影响母子感情的交流,且活动不方便,易出现并发症.术后及时止痛能有效的控制术后应激反应,使致痛物质ACTH及儿茶酚胺和皮质醇下降,从而能减轻产妇的痛苦.因此,剖宫产术后产妇不同时间给止痛药物显得尤为重要.近2年来,我们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在不同的时间应用止痛药物,分为2组,也就是观察组即主动止痛和对照组即被动止痛,并做了细致的观察,详细的记录,对产生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对于促进产后母婴的康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兰;邢佑红;张文文;辛颖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血管细小、隐匿,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治疗过程中常会发生静脉药物或静脉液体外渗现象,新生儿表皮组织薄弱,一旦发生液体外渗现象,较成人的外渗程度更快、更严重[1].如果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皮肤用药护理,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刘海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肺性脑病(简称肺脑)是中度或重度呼吸衰竭引起的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终合征,是肺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常因呼吸道感染,严重电解质紊乱,使用镇静剂以及氧治疗不当等而诱发.
作者:殷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支架植入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同期20例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做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再次住院的发生率及出院后患者左室功能.结果 介入治疗组手术全部成功,未见与手术有关并发症,1年内无死亡、无急性心梗、无接受冠脉搭桥术(CABG)者,其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1年内1例死亡、3例发生急性心梗、1例接受外科搭桥术.结论 支架植入术是目前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蔡振荣;陆铭;王静恩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高频电刀自1920年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要求的不断提高,以高频手术器为主的复合型电外科设备也有了相应的发展:高频氩气刀、高频超声手术系统、高频电切内窥镜治疗系统、高频旋切去脂机等设备,在临床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随之派生出来的各种高频手术器专用附件(如:双极电切剪、双极电切镜、电切镜汽化滚轮电极等)也为临床手术开拓了更广泛的使用范围.但是高频电刀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作者:王伟伟;姜彩花;陶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本科教育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而实习的过程是护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1],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又是强化心理素质树立临床理念的关键时期,那么为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现代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多元化的高素质要求,这也对带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对我科连续4年本科带教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马来酸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抑制RAA系统ACE,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换成血管紧张素Ⅱ;并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从而降低血压;还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
作者:刘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近年来,医患纠纷不断上升,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326所医院的调查显示,占据医疗纠纷前几位的分别是儿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名列榜首.因此,对儿科医护人员来说,了解医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是当务之急.
作者:郭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又称恶性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是发生在软组织内的一种罕见肿瘤.我们对14例ASPS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及病理形态学进行了分析.
作者:郭占跃;李兴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宫颈糜烂微波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将门诊以宫颈糜烂就诊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0例采用微波治疗;对照组150例患者采用波姆光治疗.结果 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观察组一次治愈288例,治愈率9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一次治愈96例,治愈率64%,总有效率9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具有术时短、术后修复快等优点.
作者:聂大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工业技术革命推动了新技术的发展,新机器的相继问世,与新机器共舞的工人遭遇的新型创伤也相继出现.例如:工业机械电动切割锯给操作者造成的右伸拇长肌止点的破坏,导致伸拇长肌背伸功能丧失的新型固定型损伤,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刘佩骅;刘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结核性胸膜炎常伴有胸腔积液,少量积液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可以自行吸收,而中到大量积液则需抽取胸水.自2001年11月至今,我科治疗100例结核渗出性胸膜炎伴中到大量胸腔积液,采用一次性抽胸水方法,疗效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业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腰椎骨折在脊柱骨折中较常见,约占脊柱骨折的60%,高能量伤所致的不稳定性及伴有马尾、神经根损伤的腰椎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复位、固定、解除压迫、恢复脊椎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成为治疗的原则.我院2003年4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腰椎骨折15例,其中8例采用国产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董涛;邢荣;董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柴杉醇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由于它作用机制的独特,现已无可争议地成为抗肿瘤化疗的主力军,但是它的过敏反应一旦发生也是很严重的.为预防严重过敏反应,我科采取以下措施,对326例患者进行观察、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无一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作者:高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监测麻醉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并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来指导异丙酚用量.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患者60例分成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Ⅰ组(实验组n=30)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控制异丙酚用量;Ⅱ组(对照组n=30)无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只根据临床体征控制异丙酚用量,两者同时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 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Ⅰ组和Ⅱ组异丙酚用量分别为(456±38.3)mg和(689.3±56)mg,Ⅰ组明显少于Ⅱ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血流动力学比Ⅱ组更为平稳(P<0.05).结论 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指导下,可以明显减少异丙酚用量,同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作者:唐卫青;陆晓英;宋颖;段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