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F椎弓根钉治疗腰椎骨折

董涛;邢荣;董伟

关键词:腰椎骨折, AF椎弓根钉, 复位, 内固定
摘要:腰椎骨折在脊柱骨折中较常见,约占脊柱骨折的60%,高能量伤所致的不稳定性及伴有马尾、神经根损伤的腰椎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复位、固定、解除压迫、恢复脊椎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成为治疗的原则.我院2003年4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腰椎骨折15例,其中8例采用国产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武警某部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武警新兵训练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武警某部162名新兵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组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军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躯体化和精神病性症状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同龄组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独生子女在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和敌对四个因子方面的平均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组武警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应掌握新战士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卫生工作.

    作者:朱峰;陈安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106例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探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的新术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疝复发,复发率为0.9%;术后切口区疼痛轻微;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1.5%;阴囊血肿1例,发生率为0.9%.结论 新术式手术后疝复发率和切口疼痛发生率低.

    作者:别吉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供应室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及防护对策

    目的 全面了解供应室护士面对的工作压力及来源.方法 参照李小妹等编制的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表格对我院186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供应室护士压力源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结论 供应室护士承受着多种工作压力,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消除或减少工作压力,提高工作与生活质量.

    作者:寻凌福;唐素琼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维甲酸加小剂量三尖杉脂碱治疗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为了探讨一种较好缓解RAEB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加小剂量三尖杉脂碱为主的方案治疗11例RAEB:11例病人均口服维甲酸10mg/次,每天3次,三尖杉脂碱1~2mg加于5%~10%葡萄糖液250~500ml缓慢静滴,连续用药直至缓解.平均疗程为23天(21~42天).治疗期间同时给予左旋咪唑50mg/次,每天3次口服.并根据病情酌情少量输血.结果 9例中获显效4例,有效2例,进步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2%.其中2例在使用本治疗前曾用中药及输血治疗均效果不佳而改用本法.治疗过程中病人无明显副反应,与国内一些文献报道比较疗效相近,亦高于其它治疗方法.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加用小剂量三尖杉脂碱疗效好,副作用轻,是一种治疗RAEB的较好方法.

    作者:哈德俊;廖作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患儿血清电解质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简称晚K颅内出血)患儿血清电解质钾、钠、氯、钙、镁离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5例确诊为晚K颅内出血患儿(出血组)分为清醒组、浅昏迷组、深昏迷组,在入院后2小时内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钾、钠、氯、钙、镁离子浓度.同时选取32例儿保科正常体检的婴儿作对照组.结果 (1)出血组65例的患儿血清钠、氯、钙下降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组间的清醒组、浅昏迷组及深昏迷组患儿钠、氯、钙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出血组的清醒组患儿血清镁离子下降与对照组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浅昏迷组与清醒组、对照组间血清镁离子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深昏迷组与浅昏迷组、清醒组、对照组间血清镁离子下降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出血组的患儿血清钾离子与晚K颅内出血病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晚K颅内出血病情越重、血清钠、氯、钙、镁离子下降越显著,监测血清钠、氯、钙、镁离子浓度对晚K颅内出血病情判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袁转弟;戴志辉;罗东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艾灸神阙治疗帕金森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艾灸神阙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4人.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艾灸神阙治疗和护理.结果 艾灸神阙疗法对帕金森病有较好的疗效,95%的病人配合使用脐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或好转,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艾灸神阙治疗帕金森病,可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牛青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3D)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及大密度投影法(MIP)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病历资料完整的髋臼骨折40例,分析其MPR、SSD、MIP技术获得的多平面和三维图象.结果 MPR、SSD、MIP重建图象清晰显示了40例共46处髋臼骨折.MPR能较好地显示骨折;MIP、SSD在显示骨折位置、范围、移位骨片等方面较佳;几者结合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结论 螺旋CT断层图象(2D)结合MPR、SSD、MIP是诊断髋臼骨折、指导治疗的有意义方法.

    作者:胡清军;丁长青;戴雪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探索以德依法治院的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以德依法治院的长效管理机制,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德治的保证.良好的正气与法制氛围是职工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道德建设重在对职工道德意识的培养.道德建设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抓紧抓实班组学习,提高整体政治素养;分层次提要求,倡导尽力履行自己的责任,要求职工履行爱岗敬业责任;要求党员、干部履行爱岗敬业、模范表率责任;要求院领导班子成员履行爱岗敬业、模范表率和廉政勤政优政责任.整章建制,依靠法治规范医院秩序.

    作者:管国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之探讨

    目的 总结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经验,探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方法 本组24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根据修复方法分为局部皮瓣、带血管轴形皮瓣、游离皮瓣移植.结果 创面I期愈合,功能恢复满意10例,创周有少许水泡坏死,经换药愈合,能适应正常行走12例;2例皮瓣形成小坏死,经换药修整3月后痊愈.结论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应根据创面及血供情况选择适宜修复方法.

    作者:孙俊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护理中的生活指导

    介绍了脑性瘫痪患儿生活护理中的抱位姿势、卧位姿势、进食姿势、饮水姿势及进食困难的护理.

    作者:刘梅兰;邹丽云;刘永忠;陈丽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成本核算的探索

    现今,我院面临着财政补贴大幅度减少的现实,迫使我院必须转变观念,强化经济管理,开展科室成本核算,以实现医疗服务两个效益的大化.成本核算是对费用发生和成本形成的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开展成本核算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是降低医院营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新时期加速医院发展的迫切需要.形势的发展决定经济管理必须以成本核算为主,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上做文章.

    作者:杜敏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宫颈糜烂微波治疗及护理

    目的 观察宫颈糜烂微波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将门诊以宫颈糜烂就诊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0例采用微波治疗;对照组150例患者采用波姆光治疗.结果 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观察组一次治愈288例,治愈率9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一次治愈96例,治愈率64%,总有效率9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具有术时短、术后修复快等优点.

    作者:聂大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AF椎弓根钉治疗腰椎骨折

    腰椎骨折在脊柱骨折中较常见,约占脊柱骨折的60%,高能量伤所致的不稳定性及伴有马尾、神经根损伤的腰椎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复位、固定、解除压迫、恢复脊椎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成为治疗的原则.我院2003年4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腰椎骨折15例,其中8例采用国产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董涛;邢荣;董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康复

    腰椎间盘是由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三部分组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病理为:人在20岁以后椎间盘即开始退化,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如果腰椎间盘反复承受挤压、屈曲和扭曲等,容易在腰椎间盘受力作用大处,即纤维环的后部由里向外产生裂隙,这种变化不断积累逐步加重,导致此处的纤维环逐渐薄弱.在此基础上,由于一次较重的外伤或反复多次的轻伤,均可使纤维环进一步破裂,髓核从此隙中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引起放射性腰腿痛.

    作者:林伊娜;孙淑芬;傅红景;姚春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子宫膀胱双节育环存留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彝族,农民.因尿急、尿频、尿痛、血尿1年余,再发伴尿少1天,于2006年11月3日入院.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时有血尿和腰部疼痛,发作时经过治疗,症状能缓解.

    作者:陈丽红;陈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迅猛发展,这种变化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经济发展方式带来剧烈而深刻的变革.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系统的会计工作只是静态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被动执行国家的法规政策,其职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卫生机构面临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这就要求卫生事业机构必须从管理体制、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改革.在改革中特别是要加强医院财务管理,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陈蕾;徐喜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浅谈对于初次肿瘤化疗病人的入院宣教

    初次肿瘤化疗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采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病人及其家属作入院常规宣教,并着重宣教抗肿瘤化学药物的用药知识、注意事项、饮食生活指导及心理护理.目的是使肿瘤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乐于接受各种治疗和护理工作.

    作者:吴永萍;吴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心肺脑复苏抢救猝死呼吸心跳骤停25例临床分析

    猝死是自然发生、未预料到的突然呼吸心跳骤停所致死亡,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血管功能障碍都可能发生猝死,临床抢救成功率极低,通过对本祖病例CPCR抢救,得到一些启示,作为临床指导和参考.

    作者:张宽民;辛建勋;任文生;王彩玲;汶永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二种镇痛术行人工流产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镇痛术对手术流产的效果,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镇痛术对子宫收缩及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6年6月,900例孕龄38~76d自愿行手术流产、无禁忌症的妇女,分为3组:A组宫颈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加硫酸阿托品;B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C组为对照组;3组均行负压吸引术流产.观察各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子宫腔收缩幅度、手术时间.结果 A、B组镇痛效果满意率为95.0%、100.0%,宫颈扩张满意率为56.3%、96.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组均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子宫腔收缩幅度,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镇痛效果好,宫颈扩张满意,手术时间缩短,不增加术中出血量,不影响术后子宫收缩.

    作者:潘志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合用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马来酸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抑制RAA系统ACE,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换成血管紧张素Ⅱ;并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从而降低血压;还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

    作者:刘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