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凤;商延贞
手术对于0~14岁的儿童来言,主要是生理上的刺激,而对于儿童的家长来说则更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刺激.一旦儿童发病,其父母就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
作者:苏迎春;申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本文对19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就诊时的肝功能、症状、体症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本组DILD治愈或好转91.41%,无好转7.58%,死亡率为1.01%.结论 此类患者除及时停药保肝药物治疗外,同时也提醒临床医生在抗结核及抗肿瘤治疗前应常规检查肝功能,尽量选用对肝脏损害小的药物,减少药物性肝病的发生.
作者:李光;谢玉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新生儿病区自2003年广泛使用了静脉留置针,既减少了患儿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临床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穿刺易失败、留置时间短等,原因是新生儿血管比较细.
作者:杨秀丽;顾学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126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尿激酶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30min内快速静脉滴注.结果 溶栓再通率为63.49%,住院期间再梗死率为16.31%,溶栓出血率为0.79%,病死率为2.38%.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再通率较高,出血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再灌注疗法.但尿激酶溶栓再梗死率较高,影响疗效因素较多,因此有其局限性.
作者:潘金刚;李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探讨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以及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及伤残率.方法 对3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了CT定位下颅骨钻孔,血肿腔内置管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术后积极采用药物治疗、物理降温、康复功能锻炼等措施综合治疗.结果 31例中ADL112例,ADL26例,ADL33例,ADL42例,ADL51例,死亡6例,病死率19.6%,疗效满意.结论 (1)钻孔引流加血肿腔内尿激酶灌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对患者干扰小且治疗费用低等特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2)术后积极给予药物治疗、物理降温等综合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
作者:窦桂忠;刘福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血磁极化疗法是在血液疗法与磁极化疗法有机结合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应用磁光氧的生物效应,作用于血液系统治疗疾病的高新医疗技术.它具有增加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净化血液,改善微循环等功效.
作者:张庆玲;王洪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与误诊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92例儿童过敏紫癜的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与误诊的关系.结果 本组皮肤紫癜是常见的首发症状(77.17%),误诊率5.63%,其次为胃肠道症状首发(17.39%),误诊率81.25%,再次为关节(4.35%)、肾脏(1.09%)症状,误诊率分别为75%、100%.结论 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医务人员要提高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认识,以免误诊.
作者:林麟华;兰富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妊娠虽然是一种很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它是妇女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一个危机时期.妊娠会造成妇女身体各系统的生理改变和心理变化,妊娠的各个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胎儿和孕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远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醋酸氯己定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H检验.结果 0.05%醋酸氯己定溶液对细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回收率达到70%以上,1%醋酸氯己定溶液细菌霉菌计数、酵母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醋酸氯己定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王奇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心血通有舒张冠脉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利纳利水的作用,我们用心血通治疗心力衰竭26例,经观察有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代时莉;马臣楠;郑黔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自2001年~2005年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8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贵辰;朱士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手术应激对机体的影响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手术后机体处于疲劳状态,良好的镇痛可以减少应激对人体的干扰,促进人体正常功能的恢复.本文观察高乌甲素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刘进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护生实习阶段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从一名学生过渡到一个合格护士的转轨阶段,实习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不同,对带教依从性和学习积极性均产生不同的影响.
作者:马湘云;余中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适合我院的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保证结果准确性,以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对15160份血常规标本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和血细胞显微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显微镜复检标准.结果 所制定的标准经临床验证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仪器检测的标本中有16.81%的需要复检.结论 制定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非常重要,可以加强血细胞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秋菊;高娟;阴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结合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人民医院实际,探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做法.
作者:李焰;刘志嵘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落实卫生部发布《2006~2012年全国消防麻疹行动计划》,提出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并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86例成人麻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麻疹发病的季节不明显,部分患者预防接种史不明确,中毒症状重,均出现上呼吸道炎症状,及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皮疹发生率高,科普利克(Koplik)斑多见(89.5%),消化道症状多见(48%),肝功能损害较常见,但预后良好,严重并发症少.86例经抗病毒,抗感染和对症及支持治疗均痊愈.结论 提示应重视对成人进行麻疹强化免疫.
作者:刘千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属异常子宫出血范畴,是指由调节生殖的人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功血可分为无排卵性排卵性两类,其中无排卵性功血约占85%,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血患者48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兰凤;商延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恐惧心理的影响.方法 观察72例重型肝炎病人,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在血浆置换基础上干预组在治疗前24小时及治疗过程中采取心理干预.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者恐惧感均有减轻,但对照组减轻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组病人心理干预后恐惧感减轻与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对血浆置换治疗的顺利开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红霞;席玉红;李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控制的积极作用.方法 采取集体辅导及个人指导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3个月.结果 3个月后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较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糖尿病的疾病转归.
作者:史晓红;肖凌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我院新生儿窒息原因及复苏方法与效果,提高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复苏水平.方法 对35例新生儿窒息与新法复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经新法复苏,成功抢救34例,死亡1例,成功率为97.1%.结论 新法复苏方案即A、B、C、D复苏方案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新生儿窒息的佳方案.
作者:程喜花;刘亚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