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心理护理的体会

邢广红

关键词:心理护理, 医学模式转变, 现代医学模式, 综合模式, 生物, 社会, 认识, 患者
摘要: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呼吸科病房院内感染的探讨与对策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诊断标准指出,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或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均为医院感染.

    作者:昌雪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宫腔镜下绝经后宫内节育环嵌顿取出的护理

    探讨宫腔镜下宫内节育环嵌顿取出的护理,对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可能嵌顿妇女采用宫腔镜指导下取器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护理观察,术中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操作、手术时间短,极少发生相关并发症如:子宫穿孔、术后出血、感染、稀释性低钠血症、神经损伤等.

    作者:黄瑾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105例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 根据胰腺癌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探讨如何在术前正确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月年本院收治的105例胰腺癌的切除资料.结果 确认胰腺癌后,从CT图像结合三维图像重建,确认肠系膜血管未受侵,提高术前切除率的评估.结论 通过术前的充分评估,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切除术是胰腺癌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辛海荣;高泽锋;董静逊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甲硝唑制剂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目的 了解甲硝唑制剂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我院临床情况,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甲硝唑的剂型多,在临床上应用于治疗妇科、消化道、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口腔厌氧菌感染,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和变态反应等.结论 应合理使用甲硝唑制剂,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郭玉兰;许爱珍;李春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HIV/AIDS合并外科疾病18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合并外科疾病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HIV/AIDS合并外科疾病的临床资料和处理方法.结果 术后伤口一期愈合8例,伤口感染延期愈合6例,伤口感染不愈合4例.3例在35d内死亡.结论 HIV/AIDS不是手术的禁忌证,合理的手术治疗是挽救部分HIV/AIDS病人唯一有效的方法.

    作者:韦永忠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 总结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82例患者行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其中1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对症处理.结果 术后皮下血肿伴皮肤坏死3例,皮下血肿5例,创缘愈合延迟3例,采取相应处理后均愈合.结论 小切口腋臭根治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合理的术后处理可有效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蓉蓉;刘亚玲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中的沟通

    沟通是指遵循一系列的共同规则将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提供有效护理奠定基础;收集病人心理、社会方面的资料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必要依据;提供患者健康知识和相关信息,以减轻其痛苦,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创造佳的身心状态;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永真;李英婷;孟庆凤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治疗与生殖功能的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与生殖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年龄23~25岁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16例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性及根治性手术治疗;MTX全身及局部治疗.结果 对其中随访的96例治疗患者妊娠结局的进行随访观察,其药物保守治疗宫内妊娠率略高于开腹显微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及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三者都优于根治性手术治疗,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药物保守性治疗及开腹显微技术、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适合于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妇女,使再次正常妊娠率增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梅红;陈方焘;孙海英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大学生闲暇教育的探索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将越来越多,如何利用大学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等资源对大学生进行闲暇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提高闲暇生活质量,已成为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紧紧抓住领导重视,为大学生闲暇教育提供栈道;以素质教育为先导,提升闲暇教育理念;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和与家长、社会相结合,构建闲暇教育网络这五个环节,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理论研究,拓展闲暇教育的实践,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与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闲暇生活方式,自主地掌握、合理地利用支配闲暇时间,使学生的闲暇生活逐步健康化、科学化、文明化,充分培养个人兴趣,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成长确有不可估量的科学价值.

    作者:岳培荣;陈晓琦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子宫肌层缺陷致产后子宫收缩乏力16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层原发或继发缺陷易致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或子宫破裂,引起严重并发症[1].如失血性休克、DIC、新生儿窒息、死亡等,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因此,避免继发性子宫肌层损伤极为重要.现就此类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武可心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健康教育在预防盆腔淋巴囊肿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预防淋巴囊肿形成的作用.方法 对124例妇科恶性肿瘤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术后引流管引流通畅,未发生1例管道脱落.术后1周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有45例,术后2周发生的有48例.结论 及早做好相关健康教育,建立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对预防淋巴囊肿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吴冬冰;郑羽雯;邱琦雯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酒精中毒的护理及预防

    节假日休息,人们难免举杯欢庆.然而,若无所顾忌、开怀畅饮,很可能酩酊大醉,发生急性酒精中毒.空腹饮酒时,酒精1h内有60%被吸收,2h吸收量可达95%~100%.

    作者:郝瑞芬;刘春兰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排痰的护理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肿瘤,占全部肿瘤首位.我国食管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食管癌发病男多于女,男女之比2.2~3.6∶ 1,女子发病年龄为41~60岁.

    作者:王红云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22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技巧.方法 对22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不同病变范围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手术技巧对术后转归的影响.结果 22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4~12月,治愈198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结论 术中微创操作及中鼻甲的保留有利于术腔上皮化,提高了慢性鼻窦炎的治愈率.

    作者:宋子龙;张丹梅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法莫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法莫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58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止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法莫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7.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法莫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袁春;王生琴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B超在早孕药物流产前后的临床价值

    目前对于早孕<50d的妇女,除了有药物流产禁忌证及药物流产失败史外,大多数妇女首选药物流产.B超对早孕药流的观察目的 ,在于明确早孕诊断,流产后检验药流效果,指导临床医师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笔者对298例药物流产妇女在药物流产前后的超声观察进行分析,从而探讨B超在药物流产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秀萍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胃肿瘤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6岁.因出现下腹部包块于2006年2月13日11时30分入院.患者于3年前扪及下腹部包块似鹅卵大,无疼痛及不适,近2个月来包块增长较快,如孕4个月大小的肿块,遂到我院就诊.

    作者:王德玲;马树秀;李杰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肝癌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定量评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广泛应用于各种人群心理状况的定量评价,用于肝癌患者心理评估的研究尚少见.为此,2000年12月~2007年2月,我们应用SCL-90对我院45例肝癌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测试并定量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董春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浅谈门诊儿童输液管理与护理

    目的 介绍加强儿童输液管理与护理的方法.方法 通过用药前指导培养儿童输液室护士做好用药护理,减少不良反应.结果 儿童输液不良反应由1%降至0.3%.结论 减少或消除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使儿童用药更安全.

    作者:赵红娟;施爱武;张莹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致过敏性哮喘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因反复气喘于2008年6月17日就诊.2008年2月6日患者因头痛、低烧,服用复方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220mg,咖啡因35mg,非那西丁15mg)2片出现气喘、气急、呼吸困难,急送到区医院急诊科抢救,给予激素和氨茶碱等药物治疗,住院10d痊愈出院,未再用药物治疗.

    作者:种法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