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34例疗效分析

崔云燕;池忠花;黄淑芹;马风霞

关键词:阿昔洛韦, 小儿, 水痘
摘要: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对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阿昔洛韦5mg/(kg·次),每日四次口服;对照组32例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每日静脉滴注一次,疗程5d,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结果 治疗组热退及结痂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周围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昔洛韦对小儿水痘有显著疗效,而且安全可靠.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云浮地区早产儿母乳喂养状况调查及原因探析与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云浮地区早产儿出院后4个月内母乳喂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分析相关因素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06年1月至12月云浮地区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及其母亲进行调查.结果 4个月内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为30.5%,其中纯母乳喂养率仅为8.6%.结论 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低,主要影响因素为母婴早期分离时间较长、产奶量不足、早产儿吸吮力弱、嫌麻烦不愿喂、喂奶姿势不正确等影响早期母乳喂养成功,从而阻碍后期母乳喂养持续性.通过分析,总结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分析相关因素的干预措施,为提高本地区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提供依据.

    作者:赵子英;刘雪萍;王雪萍;莫兰;蓝月仙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治疗体会

    跟骨是易受伤的跗骨,临床常可见到,通常我们将其分为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和关节外骨折,尤其是前者的治疗争议较多.

    作者:恽常军;朱小国;吴俊义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哮喘夜间发作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以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的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动或经治疗而缓解.患者常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哮喘,因此夜间的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肖晓燕;何翠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难治性高血压230例综合治疗与研究

    笔者对230例难治性高血压病人进行为时长达9年的临床观察治疗研究,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占100%.临床观察230例难治性高血压病中,男156例,女74例,年龄40~60岁,其中血压皆波动在160~180/100~130mmHg之间,这组230例病人中,病史长者15年,短者5年,长期服用3种降压药,效果不明显,皆无心、脑、肾器官改变,但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不同程度的高出正常值.在院病人用3种不同机理药物降压,不能取得满意疗效,而改用缬沙坦胶囊80mg,1次/d口服等三种降压药及五种辅助药(八种药一次量),降压效果明显,随访结果 无反跳,血压正常.

    作者:邵桂华;孟晓;尹继云;王倩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化学性浆膜炎7例报告

    有毒有害气体引起中毒性呼吸系统疾患较多,常导致急性肺损伤,危害大的是急性肺水肿[1];由于毒物的理化特性不同,吸入速率不同,可能引起不同部位的病变.

    作者:纪九银;刘明杰;高书会;王艳华;刘艳丛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我们采用自拟益肾汤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改善尿蛋白,并与单用益肾汤、卡托普利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宇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电脑中频药物导入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1 治疗方法1.1 仪器 我院于2005年引进北京华医医疗器械研究所生产的中频药物导入仪.1.2 方法 将两张一次性(肺炎型)贴片贴于肺俞穴处(位于第三胸椎刺突下1.5同身寸).

    作者:丁小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的健康指导.试验组在出院后2~3周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不干预.结果 试验组在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剖宫产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廖文敏;邹卫兵;黎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心律平致血红蛋白尿2例

    心律平属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作用,其主要药物不良反应是负性传导和负性肌力,静脉注射心律平引发血红蛋白尿的病例极罕见,笔者从1999年工作至今共发现2例,现将所见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曲艳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学龄期儿童服毒自杀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

    目的 通过实施心理护理,提高患儿的心理素质,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 针对不同原因的服毒患儿,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使患儿及家属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护患关系更加密切,病人满意度95%以上.结论 和谐的家庭环境、健康的教育方式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降低少年儿童自杀意念的保证.

    作者:王淑芹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浅谈心理护理的体会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作者:邢广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20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监护要点及体会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冠心病的常用外科治疗方法,较内科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时间,尤其是对左主干病变、三支血管以上病变、左室功能不良等病情较重的患者,可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巧燕;王海彦;洪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阿昔洛韦注射液、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应用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贝复舒和阿昔洛韦联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应用.方法 38例52眼,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应用0.1%阿昔洛韦和贝复舒滴眼液,对照组仅给予0.1%阿昔洛韦,每日6~8次滴眼.结果 治疗组26眼,有效率92.5%,平均治疗时间18d,对照组26眼,有效率75%,平均治疗时间38d;两组有效率与治疗时间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贝复舒和阿昔洛韦联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有协同作用,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巍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抗ds-DNA抗体、抗ENA多肽抗体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为探讨抗ds-DNA抗体、抗ENA多肽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抗ds-DN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ENA多肽抗体试剂盒(免疫印迹法IBT)分别检测抗ds-DNA抗体及抗ENA多肽抗体谱.结果 156例SLE患者中共检出抗ds-DNA抗体阳性98例(62.8%),抗ENA多肽抗体阳性112例(71.8%),SLE患者组抗ds-DNA抗体及抗ENA多肽抗体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抗ds-DNA抗体及抗ENA多肽抗体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作用,并能提高对SLE诊断符合率,在观察治疗及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泉;范友谊;赵建斌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健康教育在预防盆腔淋巴囊肿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预防淋巴囊肿形成的作用.方法 对124例妇科恶性肿瘤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术后引流管引流通畅,未发生1例管道脱落.术后1周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有45例,术后2周发生的有48例.结论 及早做好相关健康教育,建立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对预防淋巴囊肿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吴冬冰;郑羽雯;邱琦雯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气囊止血带在上肢佳充气压力的探究

    气囊充气压迫式止血带(简称气压止血带)是四肢骨科手术时常用的止血器械,主要由气囊、压力表及打气筒等组成,采用人工打气法,使用止血带阻断肢体血液达到止血的目的.

    作者:柳晓兰;王晓菊;高宝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3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分析

    临床上,我们将以眩晕、头痛或偏头痛以及耳鸣、视物不清、夜间失眠多梦、后枕疼痛及皮肤感觉麻厚等为主要症状和寰枢椎开口位X线平片显示有寰枢轴线分离、寰齿间距左右宽窄不等,或颈椎侧位片示齿状突与寰椎前弓间距大于3ml,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

    作者:刘成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产科中常见的并发症,是妊娠晚期所特有的高血压疾病,有轻、中、重度之分.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急诊患者多为重度,病情发展急骤,除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外,自觉突然胸闷、头痛剧烈、视物模糊、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为先兆子痫,是由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展而来的,是病情发展的严重阶段.

    作者:曾家凤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老年及老年病相关知识

    1 老年医学的定义及其内容老年医学的外文名称为gehiathies.按其希腊文的原意为gehas老年加iatheia治疗.

    作者:黄金梅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产后大出血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23岁,第一胎,因产后大出血,休克近20h于2001年3月18日下午16时入院.产妇入院前一天在家自然分娩一女婴,胎盘娩出后阴道出血较多,送当地卫生院检查发现阴道右侧壁及宫颈右侧严重裂伤直达穹窿顶端,多次缝合仍然出血不止.

    作者:曾家凤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