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容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减少创伤,降低踝关节粘连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24例严重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本组:24例病例,按AO/ASIF原则分类,胫腓骨远端骨折均为C2型,C3型,采用跟骨结节牵引及T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 24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2.9个月,终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20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83.3%.结论 跟骨结节牵引配合闭合复位T型外固架固定,减少了创伤,简化了手术方式,避免了踝关节僵硬,是治疗踝关节严重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金占;蔡长马;张玉昌 刊期: 2008年第32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妇科疾病逐渐增多,老年性阴道炎患病率达22.73%[1].调查显示,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孤独心理问题高达81%[2],患病时则更为严重.
作者:杨虹;张静;喻宗倩;蔡丽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云浮地区早产儿出院后4个月内母乳喂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分析相关因素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06年1月至12月云浮地区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及其母亲进行调查.结果 4个月内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为30.5%,其中纯母乳喂养率仅为8.6%.结论 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低,主要影响因素为母婴早期分离时间较长、产奶量不足、早产儿吸吮力弱、嫌麻烦不愿喂、喂奶姿势不正确等影响早期母乳喂养成功,从而阻碍后期母乳喂养持续性.通过分析,总结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分析相关因素的干预措施,为提高本地区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提供依据.
作者:赵子英;刘雪萍;王雪萍;莫兰;蓝月仙 刊期: 2008年第32期
我院自2000年以来,在电子胃镜检查的同时测定胃液pH值以了解胃液的酸碱度和临床的应用价值,其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邹国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82例患者行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其中1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对症处理.结果 术后皮下血肿伴皮肤坏死3例,皮下血肿5例,创缘愈合延迟3例,采取相应处理后均愈合.结论 小切口腋臭根治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合理的术后处理可有效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蓉蓉;刘亚玲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一次性分流挂线治疗肛周脓肿的可行性.方法 脓肿一期切开引流术51例,脓肿切开对口引流术10例,脓肿切开挂线术4例.结果 较传统手术缩短病程、减轻痛苦、治愈率高、无复发、无肛管狭窄及肛门畸形.结论 一次行分流挂线是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格铁 刊期: 2008年第32期
近年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在ICU患者中逐年增长,已成为ICU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病症救治中临床效应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1].
作者:钟雪清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眼球突出的病变用CT检查主要对眶内肿瘤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现将我院近3年来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孔鹏;胡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既往接受过化疗或放疗或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每天250mg)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有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时为止.结果 28例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其中CR 1例,PR 10例,SD 6例,PD 11例,有效率(CR+PR)为39.3%,疾病控制率(DCR)(CR+PR+SD)达60.7%.女性治疗有效率高于男性(P<0.05);腺癌患者有效率优于非腺癌(P<0.05);不吸烟患者有效率高于吸烟患者(P<0.01).平均随访12.3个月,MTTP为6.8个月,MST为10.3个月,1年生存率为35.2%.腺癌患者MST长于非腺癌患者(P<0.05).临床受益患者MST明显高于临床进展患者(P<0.01).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Ⅰ~Ⅱ级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91.7%.结论 吉非替尼用于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冯金萍;唐剑英;赵弘卿;李小村 刊期: 2008年第32期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诊断标准指出,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或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均为医院感染.
作者:昌雪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供应室是为医院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以及其他相关科室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无菌医疗器械和无菌物品的科室,它是医院完成医疗、护理操作的重要保障,是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王静;刘小倩 刊期: 2008年第32期
临床上,我们将以眩晕、头痛或偏头痛以及耳鸣、视物不清、夜间失眠多梦、后枕疼痛及皮肤感觉麻厚等为主要症状和寰枢椎开口位X线平片显示有寰枢轴线分离、寰齿间距左右宽窄不等,或颈椎侧位片示齿状突与寰椎前弓间距大于3ml,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
作者:刘成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常选用的径路为股动脉径路,但其外周血管的并发症多、患者需卧床时间长.所以近年来经桡动脉径路行上述治疗的患者迅速增多,因其具有血管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护理量小等特点,更易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接受.我们将在开展此工作的一些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艳霞;丰慧艳;乔丹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合并外科疾病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HIV/AIDS合并外科疾病的临床资料和处理方法.结果 术后伤口一期愈合8例,伤口感染延期愈合6例,伤口感染不愈合4例.3例在35d内死亡.结论 HIV/AIDS不是手术的禁忌证,合理的手术治疗是挽救部分HIV/AIDS病人唯一有效的方法.
作者:韦永忠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预防淋巴囊肿形成的作用.方法 对124例妇科恶性肿瘤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术后引流管引流通畅,未发生1例管道脱落.术后1周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有45例,术后2周发生的有48例.结论 及早做好相关健康教育,建立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对预防淋巴囊肿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吴冬冰;郑羽雯;邱琦雯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对4种静脉用中草药注射液加入输液后所含不同粒径的微粒数量进行检测,探讨中草药注射液对输液微粒的影响.方法 模拟治疗常规的加药方法 ,制备几种常用中草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溶液,采用微粒检测仪检测其中的不溶性微粒.结果 输液中加入中草药注射液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结论 中草药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严重影响输液的质量,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作者:王海霞;杨常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以气流受限为特征,反复咳嗽、咯痰、气促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
作者:武新华;李乐善;李萌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药品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 筛选出2007年共50d处方,按药物类别分别统计,分析疾病走势,并着重于抗菌药物的统计,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疾病走势为心脑血管病首当其冲,其次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等.抗菌药物中使用频率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结论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作者:郎丽凤;祁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以6-羟基多巴胺(6-OHDA)作用于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是目前公认的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近又发现在人体内存在内源性的6-OHDA,且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有关.6-OHDA可致PC12细胞凋亡,在此过程中有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弄清6-OHDA致PC12细胞凋亡中的信号转导通路将有助于弄清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指导临床上帕金森病的治疗.
作者:汪军兵;胡景鑫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前对于早孕<50d的妇女,除了有药物流产禁忌证及药物流产失败史外,大多数妇女首选药物流产.B超对早孕药流的观察目的 ,在于明确早孕诊断,流产后检验药流效果,指导临床医师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笔者对298例药物流产妇女在药物流产前后的超声观察进行分析,从而探讨B超在药物流产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秀萍 刊期: 200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