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贵;张宁男楠;李德欣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抗感染治疗是CAP治疗的主要环节,正确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我们应用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CAP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景春;毕见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患者、医护人员对药师作用的认可程度与评价,促进药学服务的开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5分制评估被调查者的肯定程度,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 患者对药师的职责了解程度不高,护士和医师对药师的技能评价较高,但对药师参与临床工作的方式与效果有很大分歧.结论 药师还需扩大提供服务的层面和领域,使其更受信任.
作者:温保堂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石蜡包埋肾组织做免疫荧光是对冰冻切片肾组织做免疫组化的一个补充手段.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进行脱蜡,修复抗原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将染色结果与冰冻切片染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石蜡包埋肾组织与冰冻切片染色的诊断符合率达100%,而石蜡切片具有组织结构保存好,免疫沉积物清晰、易于判断结果及免疫荧光淬灭时间长等优点.结论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可做为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的补充手段.
作者:陈桂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临床输血是治疗与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输血不当或输血时未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则将危害受血者身体健康并导致一系列法律纠纷.血液安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世界卫生工作七项重点之一.目前我国非常重视输血安全工作,为保证血液质量,从采供血机构源头抓起,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忽略了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的规范化管理,医疗机构的临床输血已成为输血安全的薄弱环节.为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等法律法规,2005-2007年,在市卫生局的组织下,连续三年对我市的临床用血医疗机构进行拉网式检查,发现存在较多的问题及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就当前全市临床输血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进我市临床输血管理走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文净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小儿急腹症是儿科常见急症.小儿急腹症能否急时确诊及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关系到患儿生命.护理观察在该症的诊断治疗中尤为重要.护士应熟悉常见小儿急腹症的特点,发病原因、症状等.认真仔细的对患儿进行观察、查体,为临床诊断处置提供依据.
作者:张志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母乳喂养是原始的喂养方法,也是科学、有效的喂养方法,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品.
作者:董立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科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71个血清型等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该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多发,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我院儿科通过静点莪术油注射液(山东鲁抗辰欣药业生产)治疗该病,经临床观察疗效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群英;王继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使用外周浅静脉充盈度增强的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采用同体双侧手背同部位静脉血管穿刺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在热敷前后用测量手背静脉的直径(3次测量的平均数).男性常温下手背静脉的直径为3.4mm,一般热敷后直径为4.8mm,经硝酸甘油热敷后直径为5.9mm,女性常温下手背静脉的直径为2.9mm,一般热敷后直径为3.8mm,经硝酸甘油热敷后直径为5.4mm.结论 局部用硝酸甘油热敷后,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扩张效果明显,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潘承琼;潘唐远;杨小玲;苏忠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技术操作,在儿科几乎所有住院患儿都需要进行静脉输液,但在操作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的情况,尤以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多见.2007年6月~2008年6月,我科住院患儿486例近5700次静脉输液中,有112例发生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现象,其中同一患儿出现此种现象2次或2次以上者有10例.其操作者都是具有5年以上护龄的护士,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霍丽春;王玉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脐尿管结核临床极为少见,与脐尿管肿瘤不易鉴别,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作者:邢书凯;王玉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提高新生儿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总结新生儿麻醉的经验.方法 9例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2例在基础麻醉加用局麻下完成手术.结果 除1例术后19h死亡外,其余患婴均康复出院.结论 严格做好围术期工作、准确评估病情及选择恰当麻醉方法是新生儿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维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我院自2006年9月-2008年5月对98例各类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塑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脐静脉插管输注量子血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成功率.方法 选取了120例苍白窒息新生儿,且同时伴有低血容量的表现,但无出血倾向.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2人,对照组58人.对于低血容量的处理,治疗组给予与患儿交叉配血阴性的同型量子血10ml/kg,经脐静脉插管输注,速度缓慢(>10min).对照组给予与患儿交叉配血阴性的同型血或O型血红细胞悬液10ml/kg,经外周静脉缓慢(>10min)推入.结果 通过脐静脉插管输注量子血抢救新生儿窒息,成功率95.1%,治疗组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且治疗组存活新生儿患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脐静脉插管输注量子血抢救新生儿窒息,为新生儿窒息时抢救用药可赢得宝贵时间,提高对窒息新生儿复苏的成功率,同时存活新生儿患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几率也得到降低.
作者:段明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 sphorus pesti-cide,AOPP)在基层医院比较常见,某些重度AOPP可并发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IMS),机械通气是治疗IMS的主要方法,我院白2003~2008年共治疗IMS 28例,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肖贻泰;李守英;王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将舒适护理运用于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46例患儿在手术前后给予心理、生理、社会舒适护理.结果 46例患儿生理、心理方面的不适明显改善,减轻了身心痛苦,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及治疗.结论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中,患儿获得了生理、心理方面的极大满足感和安全感,为治疗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赵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我科2005年1月-2008年5月收治的20例右室心肌梗死患者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20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8例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分析,正确判断病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成功的关键.
作者:马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低分子右旋糖酐是一种葡萄糖聚合物溶液,具有一定的胶体渗透压,输入后能够吸收血管外的水分,而起到扩充血容量的作用.医疗所用右旋糖酐依照分子量的不同分为中分子、低分子、小分子三种溶液.其中低分子右旋糖酐除扩充血容量外还具有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黏稠性、改善微循环及减轻组织水肿的作用.本药一般比较安全,少数人可出现皮肤瘙痒、红色皮疹等过敏,极少数发生过敏性休克.我院成功抢救1例由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病人,现将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黎黎;梅立娟;张红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湖州市中心医院综合档案室成立于1998年,于1999年通过档案管理市级认定,2003年通过档案管理省级认定.从2000~2007年,我院共有52项省、市级医学科研课题立项,其中41项课题顺利通过省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11项课题终止研究.共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20项,获湖州市科技进步奖21项.课题内容涉及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放射科、感染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医院综合档案室本着档案信息为医学科研服务的宗旨,在医学科研项目整个研究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了科研项目有序、顺利地进行.现谈一下档案工作配合科研活动的一些体会.
作者:潘帼湘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肝包虫病是新疆畜牧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寄生在肝脏内的寄生虫病.
作者:梁玉珍;王莹;李新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分析心理干预对单人间与多人间居住的乳癌患者情绪影响的差异,研究合理住院环境在护理干预中的合理性、必要性.方法 入组单间居住患者23例,多人问居住患者78例,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干预第2周、干预第4周以汉密顿(HAMD)抑郁量表评定抑郁发生情况与程度.结果 两组初入院时不良情绪发生率及程度无明显差异(P均>0.05),四周末多人间居住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多人间环境中更有利于疾病应对中的支持和生存质量的改善,不同居住方式对情绪存在明显影响.
作者:董春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