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血性腹水52例临床分析

许晓芳;刘谦

关键词:血性腹水, 病因
摘要:目的 探讨血性腹水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我院资料较全,明确诊断的血性腹水病例,通过相关检查寻找血性腹水的发病原因.结果 52例中,男性3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9岁.各种恶性肿瘤引起者43例,占82.7%.原发性肝癌15例,占28.8%.非恶性肿瘤导致者9例,占17.3%.结论 血性腹水病因各异,以恶性肿瘤居多,其中原发性肝癌多见.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院改革的深入进行,医疗服务正在经历着市场化进程.同时,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作者:赵泉葆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不典型心源性猝死的误诊分析1例

    根据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结合心电图等检查,对其诊断并不困难,而不典型病例由于症状表现多样,常会造成误诊或漏诊.院前急救中患者发病时间短,其临床表现更不典型,再加上辅助检查手段缺乏,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时间相对仓促,更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我科在急救中不典型心肌梗死病例误诊1例分析报告.

    作者:杨发科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阿托品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急救中应用的新进展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危症,由于其病势凶猛、进展极快,若不及时救治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阿托品作为抗胆碱能药物是临床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重要药物,早期迅速阿托品化是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病情复杂,各项阿托品化指标变异性和不确定因素影响,从而对阿托品化判断困难,临床抢救中阿托品量的不足或过量都会增加患者抢救的不确定性.笔者结合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经验,参考有关文献,浅谈阿托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几点体会.

    作者:赵海军;卯怀岚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骨科卧床病人受多种因素影响,住院期间常发生便秘,由此导致病人腹胀、腹痛等不适,给病人饮食、睡眠、疾病康复带来不利影响.我科对100例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华;吴雪华;庄雪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的临床疗效.方法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8例,沙利度胺剂量:初始50mg/d,1周后增至100mg/d,根据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脾脏大小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采评定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8例IMF中4例临床血液学完全缓解,4例贫血得到改善.在5例需长期输血的患者中,4例贫血情况得到缓解不再需要输血.3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2例血小板计数增加了50%.5例脾大者均有缩小,3例缩小50%以上.毒副作用小.结论 沙利度胺治疗IMF有明显疗效,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钟亚平;黄晶;张艳丽;刘农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血液透析水平的提高,维持透析生存率明显提高,然而各种并发症亦明显增加,院内感染是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严重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笔者对我院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并院内感染72例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导致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

    作者:周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肥大的影响——附35例报告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肥大的影响.方法 将75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的随机分为缬沙坦组(35例)和赖诺普利组(40例),两组均用药6个月.于用药前及用药后每一个月测量血压,据心脏彩超测量指标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 两组用药后血压、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比用药前有显著性下降(P<0.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缬沙坦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病人的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大.其疗效与已知可逆转左心室肥大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赖诺普利的疗效相当.

    作者:包敏敏;石来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复方丹参联合山茛菪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5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②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给氧、止咳化痰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山莨菪碱静滴治疗,治疗组加用山莨菪碱和复方丹参静滴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呼吸功能的改善、住院天数等.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第1、2、3天后第1秒用力呼气客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丹参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慢性支气管失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俊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80例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

    我院1985年至2008年治疗纵隔肿瘤及囊肿80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王威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将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与临床做对照分析,并动态跟踪随访.结果 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符合率89.8%,其中合并胆结石25例.结论 超声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蒋刚万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卫生服务中的政府职能分析

    卫生服务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不完全的市场,存在着大量的市场失灵.政府在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是政府是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组织者.

    作者:朱兴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128例流行性出血热体会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疗效.方法 在液体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基础上,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40mL/d全程使用.结果 血小板恢复及出血停止集中于7d内,尤以5d内多,总有效率97.6%.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注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疗效明显.

    作者:马清茂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保留自主神经功能的侧方淋巴结清扫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功能保留和侧方淋巴结清扫在晚期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4年6月共145例腹膜返折线以下直肠癌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预后和患者自行排尿时间差异.本组一共145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65例.Dukes A期16例,Dukes B期30例和Dukes C期99例.结果 Dukes A期行直肠全系膜切除.Dukes B期和Dukes C期34例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同时保留自主神经,31例行侧方淋巴结清扫不保留自主神经.49例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15例行姑息性手术.结论 对于晚期直肠癌病人应在根治同时尽可能保护自主神经,可明显减少尿潴留,缩短保留导尿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汪飚;吴华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350例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采用斑马导丝引导下进镜法对3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和取石治疗.结果 350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成功取出结石276例,3例进镜失败,成功率为78.9%;2例患者出现术中输尿管穿孔,术后并发出血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手术并发症为1.1%.结论 输尿管镜取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尤其是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重要手段.采用在斑马导丝引导下进镜.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可提高取石成功率,降低并发症.

    作者:刘大强;王志远;崔建军;郭国响;李文杰;沈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途径

    一般认为,采血、输血是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献血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和因输血而感染血源性疾病国内外文献已多有报道.使献血者存有恐惧心理.

    作者:廉加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80例有肺外并发症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临床表现、肺外并发症和诊治.方法 对80例确诊为MP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多集中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3-10岁42例(52.5%),发热56例(70%),持续性咳嗽72例(90%),多数肺部可闻及干啰音,胸片呈斑点状阴影36例,呈阶段性肺炎22例,呈间质性损害13例,表现肺门影增浓8例,大多患者(84%)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22例,全部病例均有肺外并发症,64例静脉使用红霉素,后改阿奇霉素口服治疗,40例痊愈.结论 MPP好发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其肺外并发症常见,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安全、疗效满意.

    作者:刘燕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刺五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刺五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治疗组使用刺五加注射液250ml静滴,每天1次,弥可保500~1000μ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点,每天1次,共2周;B组30例,弥可保500-1000μ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点,丹参20mi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点,共2周.结果 两组用药后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0%,明显高于B组的63.3%.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和甲钴胺联合治疗DPN效果显著.

    作者:程勇;熊秋香;邬爱莲;郭向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脊椎结核的X线及CT诊断

    目的 观察脊椎结核X线及CT表现,探讨脊椎结核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眷柱结核X线和CT表现,其中男14例,女17例.结果 31例中,颈椎1例,胸椎19例,腰椎11例.主要影像表现为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肿块和脓肿及脊柱生理弧度改变.结论 X线及CT表现对诊断脊椎结核有重要价值,CT优于X线平片.

    作者:刚保江;杨东奇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阿托品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阿托品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副反应.方法 选择要求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12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60例.A组应用异丙酚、芬太尼及阿托品,B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观察其镇痛效果,对呼吸、循环系统及宫缩的影响.结果 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阿托品用于无痛人流镇痛效果好,有效率100%,对循环及呼吸系统及宫缩有轻度抑制作用,但无需特殊处理.结论 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阿托品用于无痛人流术效果满意,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仕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白内障小切口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简称三联手术,以下类同)及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对5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施行三联手术,术后随访6-12月,观察术眼视力,角膜、眼压、滤过泡以及并发症情况,并针对性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观察眼压平均为(18.5+5.27)mmHg,3例眼压高于正常.滤过泡:Ⅰ型滤过泡34眼,Ⅱ型滤过泡14眼,Ⅲ型滤过泡6眼.并发症:16例术后前房内有渗出物,术后眼压高于正常者3例,术后前3d角膜水肿10例,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房渗出吸收,角膜水肿消退,高眼压得到控制,无角膜内皮失代偿,无浅前房发生,无后囊膜破裂及人工晶体移位.结论 三联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且经济实用,并发症少.

    作者:李静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