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人员工作中针刺伤原因及防护

张红霞

关键词:护理人员, 员工, 针刺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医院内传播, 自身防护, 医务人员, 感染管理, 菌感染, 感染性, 分泌物, 污染, 危险, 体液, 护士, 处理, 病原
摘要:护理人员每日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处于被病原菌感染的危险之中.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各种污染的针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护士更容易发生针刺伤.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病房护士长的自身管理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科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护理质量高低与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是完全成正比的.由于护士长平时的工作比较繁忙,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多,主要靠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笔者认为基层医院病房护士长在医院组织系统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者:赵会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在传染科病人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然产物,对传染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掌握有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可改善不良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身体健康水平.

    作者:王丽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匮肾气片中马钱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金匮肾气片中马钱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Kromasil ODS柱(4.6×250mm,5μm);乙腈:水(12:8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0nm.结果 马钱苷在7~112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9.5%,RSD为1.59%.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数据准确、质量可控,可作为该产品的定量控制方法.

    作者:范俊芬;郑云枫;任卫平;张全龙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80例观察报告

    目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需在二氧化碳气腹下完成,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有明显影响,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70例胆囊结石、10例胆囊息肉患者选择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中观察血氧饱和度、血压,分析术毕血氧饱和度和拔气管导管时间.结果 术中1例出现短时间血氧饱和度下降<90%,3例<95%,90%以上维持在97%~100%,术毕有80例(88.9%)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9%~100%,8例(8.9%)维持在97%~98%,仅有2例为85%;术中有4例血压下降至(80~90)/(50~60)mmHg,术后拔管时间长40min,短为4min内,平均19.2min.结论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提高.才能较好地配合胆囊除术的顺利开展.

    作者:孙家富;马殿庭;辛晓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人流术后不同时间开始口服短效避孕药对阴道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流术后不同时间开始口服短效避孕药对术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2月~2008年2月在深圳流花医院门诊行人流术者6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术后再次妊娠及术后不规则阴道点滴状出血发生率.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再次妊娠,试验组术后不规则阴道点滴状出血发生率为5.40%,对照组为10.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人流术后第5d开始服短效避孕药组与术后立即开始服药组在即时避孕方面效果无差异,而术后不规则阴道点滴状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因此建议,人流术后及时避孕,要减少不规则阴道点滴状出血应于术后第5d开始服短效避孕药.

    作者:谢芳;杨靖东;柳超勤;刘云华;邓映辉;佟金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单行性室速的鉴别诊断

    QRS时间≥0.12s的心动过速称宽QRS心动过速.它包含了多种发病机理、起源部位和治疗原则均不相同的心动过速.其中单行性室速与室上速伴室内差异传导或功能性束支阻滞的鉴别为困难,应结合临床资料与心电图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包卫方;陈涛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手术的几种常见病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的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大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局限性麦氏点压痛,加上辅助检查确诊一般无困难,但少数急腹症患者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加上来院就诊前服用解痉剂或止痛药、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常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造成误诊.

    作者:金哲虎;全文学;金星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以及胰管的出血,急性出血的死亡率占1%.2006年2月~2008年2月笔者采用立止血治疗消化道出血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王晓珍;王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207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抗菌类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ADR),探讨其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共207例静脉应用抗菌类药物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ADR的抗菌类药共有6大类31个品种,207例ADR中,头孢类占比率多,其次为喹诺酮类.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系统损害,其次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结论 对抗菌类药物进一步加强监测,规范、合理用药,可有效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梁建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病变引起右心受累的心脏病.急性肺心病多由严重的肺动脉栓塞引起,较少见;慢性肺心病多南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引起,为多见.肺心病在寒冷的北方发病率很高,我科自2000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患者46例,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41~79岁,平均56岁.

    作者:左茹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8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分析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使用常见的一类杀虫剂,该类农药中毒是农村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症,其毒性大、口服吸收作用快.

    作者:马金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自拟温肺化痰止咳汤治疗肺寒咳嗽83例

    目的 观察自拟温肺化痰止咳汤治疗肺寒咳嗽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宣肺散寒、化痰利气、利咽镇咳之温肺化痰止咳汤辨证治疗肺寒咳嗽83例,全部病例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判断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总有效率为86.75%,其中临床控制17例,显效27例,有效28例,无效11例.结论 宣肺散寒、化痰利气、利咽镇咳的温肺化痰止咳汤辨证治疗肺寒咳嗽疗效满意.

    作者:王怀青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的 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同时使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显著提高.方法 对当前护生护理带教存在的问题,从带教老师的因素和实习护生自身因素方面作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予以改进.结果 护生护理操作及理论考核成绩有显著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有所改观,动作能力增强,观察能力提高,与患者沟通交流能力也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也显著提高.结论 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制定得合理、有效,保证了实习效率,提高了护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古红珍;蓝丽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长短期抗生素在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我院自1999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240例,均实行阑尾切除术;我们在1999年1月~2003年12月这一阶段120例病人使用抗生素≥5d,称长程组.

    作者:朱品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93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口服酮替芬;观察组I吸入糖皮质激素和观察组Ⅱ口服顺尔宁,疗程均为3个月.三组均服博利康尼至咳嗽消失.结果 三组治疗临床缓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与观察组Ⅰ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Ⅱ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半年随访复发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口服酮替芬、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顺尔宁控制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均有效.总体上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顺尔宁优于酮替芬,而吸入糖皮质激素与口服顺尔宁疗效相当.

    作者:吴润华;徐吉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动态与治疗对策

    不孕症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形成不孕不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对症治疗外,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应引起广泛的关注.我们不仅要注意不孕症患者就诊前的心理状态,更要注意不孕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帮助患者分析原因、摆脱痛苦、增强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为不孕症的治疗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为提高受孕率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作者:卢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耐药性及抗菌素的选择

    目的 研究革兰氏阴性细菌(G-b)的耐药情况,以探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提取本院1+年的细菌标本检验结果,对G-b的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1048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328株病菌,其中G-b192株,占58.5%.构成前4位的是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普通变形杆菌.该类细菌对17种抗菌素的平均耐药率48.3%.结论 G-b感染在临床占首位,大多为条件致病菌,耐药率较高,应合理用药.

    作者:赵国勇;庞君容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二级医院护理文书中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提高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方法 通过对二级医院护理文书质量的检查,分析护理文书书写中缺乏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性问题,探讨改进护理文书质量的措施.结果 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由2005年的19.05%降到2006年的8.02%.结论 通过对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针对性地举办讲座,提高护理文书书写的科学性,规范医疗护理行为;通过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加强护理文书环节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等.

    作者:陈素文;赵金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初探

    胸腔积液为胸膜原发或其他疾病继发引起,主要有炎症及非炎症所致两大类,此外也有变态反应性、心血管性和胸部外伤性引起.由于胸腔积液病因不同,所以对胸腔积液的初步诊断就要根据其机理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白学本;郭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雷尼替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1例

    目的 观察雷尼替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子雷尼替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4周;对照组则单用莫沙必利治疗4周,观察两组症状积分以及疗效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疗效也明显占优势(P<0.01).结论 采用雷尼替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

    作者:李前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