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肤炭疽2例

李淑华;刘桂荣

关键词:食指, 皮肤黏膜, 临床资料, 性坏死, 双下肢, 急性病, 中心, 心音, 心率, 水泡, 疱疹, 牛皮, 男性, 牧场, 节律, 健康, 集成, 巩膜, 肝脾, 腹部
摘要:1 临床资料例1:男性,37岁,因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右手食指浓疱疹三天,于1999年6月21日入院.该患于6月17日在牧场剥病死的牛皮,右手食指碰伤,平素健康.查体:T 38.2℃,P 96次/min,BP 16/8kPa,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巩膜及皮肤黏膜无黄染,双肺无啰音,心音钝,节律整,心率96次/min,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右手食指肿胀,中心呈出血性坏死,四周聚集成群小水泡.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1500例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4h动态心电检测对冠心痛患者预后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1500例应用24h动态心电监测.记录心率变异、心肌缺血改变情况,不同时段平均心率、缺血时间以及心律失常情况,动态心电监测前均作常规心电图对照.结果 冠心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受损,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张力均下降.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时间多出现在清晨,有明显的昼夜规律,而且发现发生心肌缺血与心率无关.各种心律失常中,主要为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结论 冠心病患者多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24h动态心电监测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树龙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11例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5例用甘草酸二铵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106例用复方甘萆酸苷注射液进行治疗,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 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有效率治疗组为90.57%,对照组为71.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万狮;林秀娟;吴黎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手术的几种常见病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的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大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局限性麦氏点压痛,加上辅助检查确诊一般无困难,但少数急腹症患者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加上来院就诊前服用解痉剂或止痛药、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常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造成误诊.

    作者:金哲虎;全文学;金星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3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对35例妊娠合并再障患者孕期常规药物治疗,产前充分准备少量多次输血纠正贫血,集中时间输注血小板,产后及时应用宫缩剂、止血剂及抗生素等.结果 35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分娩期,无一例产后大出血、颅内出血、心衰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再障患者在孕期、产前积极综合治疗,充分准备、严密监护下分娩是能够安全度过妊娠和分娩期的.

    作者:梁海先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氯丙嗪致遗尿2例报告

    氯丙嗪致遗尿的不良反应较少见,现将所观察到的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47岁.因反复少眠、全身不适、心烦意乱4年,加重1月,于2007年6月4日入院,躯体及各项辅助检查正常,诊断为躯体化障碍.

    作者:隋忠庆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化工区化学性眼烧伤76例临床分析及体会

    化工区化学性眼烧伤较多,本组76例中由于安全意识淡漠造成眼烧伤11例,操作方法不当9例,出现意外56例,致使眼组织受损害.伤后立即进行现场冲洗对减少眼组织损害起着重要作用.76例患者中68例(占89.5%)进行现场冲洗,预后视力多数较好.提示: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宣传化学性眼烧伤现场急救常识至关重要.

    作者:黄桂珍;邱红;王秀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支原体肺炎合并川崎病1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女,6岁,因反复发热半月人院.半月前开始发热,体温38.0℃~39.7℃之间,初患儿诉咽喉痛,双颌下淋巴结肿大、疼痛,4~5d后咽喉痛消失,发病第4d躯干部出现散在斑丘疹,3d后消失.病程中患儿曾出现眼结膜充血,第10d又出现手足背硬性水肿,疼痛拒按.入院前咳嗽5~6d.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孙宝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汞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

    汞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接触机会.汞及其化合物有相似的毒性,进入人体过量即可引起中毒.汞中毒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如汞矿的开采、农业生产中除草剂的使用等,如防护不当,均可引起汞中毒.

    作者:史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鼻内镜下鼓膜穿刺40例

    鼻内窥镜系统是耳鼻喉科临床常用的检查及治疗仪器.我科于2007年购入鼻内窥镜系统后,除了应用于鼻科的检查治疗外,在鼻内镜下进行鼓膜穿刺[1],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0例(42耳),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左立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谈高压灭菌的质量与管理

    医院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院的高压灭菌工作,良好的工作质量可直接着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因此,加强高压灭菌的管理是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永真;朱艳;田伟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初探

    胸腔积液为胸膜原发或其他疾病继发引起,主要有炎症及非炎症所致两大类,此外也有变态反应性、心血管性和胸部外伤性引起.由于胸腔积液病因不同,所以对胸腔积液的初步诊断就要根据其机理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白学本;郭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的疗效观察

    从血清学的角度来说,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对自己的红细胞和多数供血者的红细胞在体外或体内都是不相合的.输血可使溶血加速、贫血加重,并可能发生肾衰而造成死亡.

    作者:廉加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一起婚宴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2005年5月2日5时,会东县人民医院接到报告,称大桥区卫生院一职工在眉山饭店办婚宴发生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接到报告后,县人民医院立即派人员会同县疾控中心、县卫生执法监督所赶赴现场调查,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荣;胡吉友;丁培林;刘惠虹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短期饮酒致幼儿酒精性肝炎1例报告

    患儿,女,3岁,患儿烦躁一天,纳差、食欲不振5d入院,患儿入院前1周与其父饮用啤酒每日约60ml,连续4d,总量约240ml(折合纯酒精29ml),饮酒后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给予镇静、导泻治疗一天后,患儿较安静,但近四、五天患儿嗜睡、精神不振、不愿活动、食欲减退、大便稀,在家未予治疗.

    作者:孙宝华;张志清;朱秀丽;范淑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家庭药物中毒如何紧急处理及护理

    家庭中发生的药物中毒,主要原因是误服或不按医嘱(即不按药袋上的说明)超剂量服用,极少数的人是有意识地多服(即轻生).由于家庭中常规或经常服用的药物有数十种之多,限于篇幅,不可能一一述及,因而只能介绍各种药物中毒时所通用的紧急护理措施.

    作者:冯丽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DG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中药汤剂联合吗丁林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吗丁林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DGP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护理人员工作中针刺伤原因及防护

    护理人员每日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处于被病原菌感染的危险之中.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各种污染的针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护士更容易发生针刺伤.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弥可保与参麦注射液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46例

    目的 观察弥可保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合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46例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弥可保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合用静脉滴注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周围神经功能测定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改善率达89.1%左右,周围神经功能测定改变显著(P<0.05).结论 弥可保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合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连彦芬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子宫腺肌病200例临床分析

    对200例术后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症状及B型超声检查进行分析,发病年龄35~45岁占64%,经B超确诊133例,占66.5%,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63例,占31.5%.单纯腺肌病137例中,患者痛经127例,占92.7%,月经紊乱80例,占58.39%.提示患者临床症状、体征、B型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主要依据.

    作者:范奇;高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CT对眼眶爆裂性骨折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目的 通过分析眼眶爆裂性骨折的CT表现,探讨眼眶CT扫描对眼眶爆裂性骨折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48例48眼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的CT表现和治疗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眼眶内壁骨折36例,单纯下壁骨折7例,单纯外壁骨折2例,单纯上壁骨折1例,内、下壁骨折1例,内、下、外壁骨折1例.发现眶壁骨折的CT表现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有眶壁的连续性中断、粉碎、移位、曲度异常和局限性凹陷等;间接征象包括眶内容物嵌顿、脱出,眼外肌增粗和副鼻窦积血等.其中接受眶壁重建、复合人工骨填充术2例.结论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CT表现特征明显;通过CT扫描,可明确眼眶爆裂性骨折的部位、范围、程度,眼眶容积的变化和并发症,对其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昆;周振平;廖洪斐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